为什么茉莉花是外国人最熟悉的中国传统音乐,这个帖子我来聊一聊普气尼的经典歌剧图兰朵。

5 decca 2天前 64次点击

上次我介绍了威尔第的歌剧纳布科的经典唱段飞吧,展开思念的金色翅膀。这次继续推广意大利歌剧作品。

下面介绍的是普气尼的作品图兰朵。

普气尼是一位擅长写作它国背景歌剧作品的意大利作曲家。除了以中国作为背景的图兰朵,他还创作了日本背景的歌剧蝴蝶夫人。

作为意大利人,普气尼要怎样让自己的作品听起来有中国或是日本味道呢。

答案很简单,使用这些国家的传统音乐作为素材。

日本最著名的传统歌曲是什么呢。那当然是樱花了。普气尼在蝴蝶夫人中,就使用了樱花的旋律作为素材。

对于以我们中国作为背景的歌剧,普气尼对它集齐重视。为了得到中国旋律以作为素材,普气尼专门找到一位在中国做外交官的朋友,从他那里,借到了一个能播放中国音乐的发音盒。

普气尼精挑细选,从这些歌曲中选出了茉莉花,作为歌剧中最主要的一个中国音乐素材。

茉莉花的旋律贯穿整部歌剧,在图兰朵公主第一次出场时,茉莉花得到了比较完整的呈现。

除了茉莉花,发音盒中的其它歌曲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呈现。

正式因为有这些中国旋律作为素材,图兰朵这不歌剧才能带有中国味道。

普气尼原本是准备写一部四目歌剧,但不幸的是,普气尼在创作第三幕时被确诊了喉癌晚期。得到次噩耗,普气尼加快了创作速度,完成了歌剧第三幕柳儿之死。

当普气尼正准备写第四目时,疾病迫使他不得不做手术。

手术是成功的,但术后一个星期,因为创口大出血,这位伟大的意大利作曲家与世长辞。

该歌剧的第四目由普气尼的学生依据普气尼遗留下的24页手稿创作出来。

在该歌剧于1924年手眼时,观众被歌剧中扣人心弦的剧情,和气势恢宏的音乐所深深震撼。当第三幕结束后,担任歌剧指挥的托斯卡尼尼放下指挥棒,悲痛的说到,大师在此停笔。歌剧的第四目在第二天演出。

这不歌剧无疑是成功的,但我们也必须指出其缺陷。

因为普气尼对中国不够了解,他的歌剧中有着不少与现实不服的地方。例如,中国皇帝拿权杖。

除此之外,歌剧对中国旋律的应用经常显得不够自然。出现这种情况,是非常正常的。

普气尼的我写中国,和我国作曲家的我写我的中国,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

最后,插入YouTube链接。

点此播放
共 3 条评论
decca [楼主] 2天前
0 
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在哔哩哔哩找到该歌剧的完整演出视频
decca [楼主] 2天前
0 
b站有很多博主经常搬运YouTube的视频,所以这些经典作品在哔哩哔哩大几率都是找得到的

菊次郎的夏天,我敢说在场各位都听过

添加一条新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表评论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