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小毛毛和猴拥抱 14小时前 144次点击
如题。之前遇到一个,好像是问关于解说插件的,他遇到的问题是说进行爱说笑自动签到的插件以后就直接返回桌面了,然后还没有运行。看到这个问题,我心想应该很简单吧,看看插件的代码就可以了,说不定是哪一步出问题了呢。于是我便在他的帖子下评论,说“你不晓得仔细看看插件里写了什么?”可能当时我的说话方式是有问题的,但意思很明确,就是让他去看看插件的源代码,看不懂也没关系,至少可以拿给我看。等我刷完其他帖子回来看消息,我一脸懵逼,他竟然回了一个“什么意思”——不是吧,我说的是中文耶,你中文没学好?这么明显的都不能理解吗?我当时的想法就是“现在的人理解能力真差”。后来我重新评论了一条,说“看看插件里写了什么?”这回他终于明白了,回了一个“多谢”。
后来,这个人还发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帖子,我都有评论,但是每次都要说两次,像这个例子中一样,我说出了解决方案,但对方就是听不懂,得再发一次才能听懂。而且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两次的内容完全一致,那就奇怪了,这究竟是什么问题呢?
再后来,我逐渐总结出了规律——对于这类问题,回复的内容一定要长,必须得超过100字,最好要有清晰的流程,比如先点这个,再点那个,这样才不会出现上述的情况。在我的这个例子中,虽然只是重复了一次,但不推荐这样做,因为有些人就是得听长文本才能听懂。
那这个规律从哪儿来呢?具体的可以去找一些参考事例,比如回答一个问题,如果你只是笼统的说一句“去插件里看看写了什么”,那对方肯定是不理解的——、是看源代码呢还是重命名呢?所以这里得扩展一下,说“去看看插件的源代码写了什么”,虽然对方可能不懂,但至少指出了问题——插件的原代码。
通过以上事例,可以总结出以下规律:第一,遇到问问题的,绝对要说清楚解决的流程,不要简单的说一句如“开启某项权限”,万一对方不会开呢;第二是回复的内容尽量详细,包含清晰的操作流程,以便让对方知道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对于很多新手而言,遇到的每个问题都是很难解决的,因为他们才刚使用手机不久,对很多概念也知之甚少。
好了,就到这儿再见。
我第一反应,为啥不是两个都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