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小星星 8小时前 129次点击
哈喽,各位铁友,大家好啊!今天呢,我要抛出来一个严肃的话题,想问问在座的各位:00后、10后和20后,你们现在新接触手机、使用读屏软件的时候,还会不会去收听这里准备的课程入门讲座呢?
我先来说一下近期我在社区里观察到的现象。我发现有些朋友分享他与天坛的故事时,有个朋友说他是从家长那里知道天坛这个软件的,后面有手机的时候就直接用上了这款软件。其实我心里有一个疑问,那就是:难道你们这些小朋友刚接触软件的时候,不用去收听百宝箱里准备的入门课程讲座吗?毕竟这里的百宝箱里,准备有软件使用音频入门讲座、安卓手机使用入门讲座,还有电脑读屏使用入门讲座,这些课程通通都在这里。
于是我思来想去,猜测了以下几种他们懒得去听入门讲座的原因。
第一种原因:他们平常经常看身边的朋友使用软件操作,有时候朋友偶尔借给他用一下,或者借给他玩几天,甚至朋友会手把手教他怎么用手机。那么自然而然地,当他正式有了一台属于自己的手机时,操作软件或进行社交操作,就再也不用麻烦地重新去收听百宝箱里准备的入门课程讲座了。
可能有些网友忍不住会批判我说:“那照你这么一说,有些盲人朋友使用电脑的时候,是不是也再也不用麻烦去学习使用入门课程讲座了?”那可不一定,这就要说到第二种原因了。
第二种原因:手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管男女老少,几乎每个人手里都有一台,可谓“一机在手,无法分离”。大家试想一下,现在我们每天出行,日常拍照、打卡、旅游拍照,还有谁会那么麻烦背着照相机呢?你们说是吧?再问问大家,平常出去到重要场合需要录像、录音时,谁还会那么无聊,特意用单独的录音机和照相机去操作呢?对吧?所以这些繁琐的需求,通通都被我们手里这小小盒子般的手机替代了。手机时时刻刻陪伴在我们身边,不管是吃饭、上厕所、睡觉,我们都时时刻刻拿在手里。那么自然而然地,当我们接触盲人读屏软件时,对软件的社交操作就会特别得心应手。
而电脑的使用场景更多是日常办公,或者针对那些对游戏需求高的人群,不是所有人群都能用得上电脑的。
最后一种原因:手机的操作快捷键比较少,很容易懂;而电脑就有点麻烦了,各种各样的快捷键,估计操作快捷键起码都超过两三百个。特别是我们全盲的朋友,不像看得见的正常人或者低视力的朋友,可以借助鼠标去操作各种各样的功能。所以手机只要一在手,不到几个星期,一玩就会了。
这就是我觉得导致如今这个时代有些朋友接触手机后能直接上手、不愿意去听入门讲座课程的三种原因。至于电脑嘛,那当然得乖乖去听课程入门讲座了,因为电脑的快捷键、热键和组合键特别多,又繁琐又复杂,特别是记忆打开某个窗口、启用某个应用时,都要死记硬背记住用什么快捷键去启用。
其实说到这里,有时候有些用其他软件的朋友会私信我说:“为什么有些人对其他公司的软件带着一种敌意的眼神去看待呢?说什么那个软件慢得像拖拉机一样,一卡一卡的,甚至有些人说话特别难听,说什么干脆这家公司倒闭算了。”
我理解这位朋友的心情,但我要说的是,也许他们不是用敌意的眼神看待,只是觉得这个手势不适合自己操作,所以就在其他社区论坛里到处吐槽。当时有些人在吐槽的时候,我也在下面带着中立的思想评论说:“虽然它的手势做得很简单,像傻瓜似的操作,速度又特别慢,但这些设计都是要考虑老年人群体的。”正如有些老年人也可以玩触屏手机,不是所有人都觉得100%的老人都要强制去玩老人手机,对吧?有些老人也会玩触屏手机,所以软件自然而然就做得像傻瓜似的,手势简单又易懂。这是第一方面。
另一方面,现在的年轻人正如我上面所说的那样,他们体验软件时追求一步到位,速度要快,懒得听学习入门讲座。如果光去听入门讲座里的手机操作、手势操作,那不得浪费时间?我们用每款第三方软件时,每家软件公司都会提供课程入门讲座,不仅天坛有,点名也有,包括帮忙社区的宝义也有,甚至解说、心之无上的助手等,他们也有专门的课程入门讲座。在现在年轻人的思想中,谁那么傻,还会去每家软件听那个所谓的课程入门讲座呢?对吧?所以自然而然地,当他们用自己的体验去试用每家软件时,就会得出哪家软件好用、哪家软件难用的结论。
所以呀,这位私信我的朋友,你别把这些事放在心上,正常看待就行了。
这就是今天我要给大家说的,为什么如今的年轻人没有去听软件提供的入门讲座课程的事情。
心智无障碍手机助手,好像没有教学视频,或者教学音频的吧,我在他们那个*里面没找到。
我没有听什么课程,直接自己一点点摸会了
我都是自己琢磨会的,没去听过那些。
我是因为动手能力,对,我就是有这个自信,至少手机上摸索完所有的设置和功能都没问题,但是电脑软件是一定会听讲座和课程的,因为太多隐藏的快捷键等着你了,记也记不全,超难吸收的那种
其实大多数功能自己点着点着就会了,实在不懂得问别人一句就行了。
百宝箱准备的那些课程我都听了,包括保益悦听的那个教学视频,我都听完了,点名那边的那个太多了,我没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