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小玉米 2年前 128次点击
原创
王辰
博物 链接
2018-08-02 11:03
中国人民打小就拥有一样特殊技能,那就是嗑瓜子。这项技能流传了上千年,到今天依然流行不衰,从国家元首,到三岁小孩,没人不会嗑瓜子。
毛爷爷爱嗑瓜子
黛玉妹妹也要嗑瓜子
康熙爷夜里神伤,要嗑会儿瓜子
聊八卦岂能没有瓜子?
图片来自:《太子妃升职记》
大家口味都不一样,爱嗑的瓜子当然也不同。虽然我不知道毛爷爷、黛玉他们都喜欢嗑哪种瓜子,但除了最常见的西瓜子、葵花籽和南瓜子以外,我知道还有一种瓜子很好吃!
它就是:吊瓜子。
咸味吊瓜子
在过去,吊瓜子可是大家公认的黄瓜种子。咦?是我们今天吃的那种黄瓜吗?如果不是,那它俩的名字为啥一样?继续往下读你就知道了。
朝纲败坏,关王瓜什么事?
话说当年,已过不惑之年的刘伯温,终于第三次又回到了蒙元朝廷当官。其实他自己心里清楚——要不是当时乱象四起,怕是不会有人提议再度任用他。
刘伯温是个大才子,不光精通诗文,而且在兵法和天文学方面也都颇有建树。
但是他本人性格刚正不阿,一直拒绝跟同事们同流合污,所以之前两次当官时,屡屡遭小人诬陷。
就连这第三次当官,其实都是当时任浙江宣慰副使的石抹宜孙帮他争取来的。石抹宜孙十分爱惜刘伯温的才华,于是屡次举荐,最终才帮他谋到了元帅府都事的职位。
石抹宜孙为人清廉正直,爱读书作诗,跟刘伯温特别合得来,二人经常作诗唱和。刘伯温屡出奇谋,帮石抹宜孙平定战乱。这段时光,是刘伯温最开心的日子。
然而万万没想到,刘伯温又双叒叕一次被小人算计了,还被扣了个“有伤朝廷之仁,擅作威福”的罪名。所以他给石抹宜孙写了首诗,诗里说:
中文左双引号
“叹息笙歌旧亭馆,
坏垣丛棘老王瓜。”
中文右双引号
意思是说现在朝纲已经破败不堪,但大多数人仍然迷恋于莺歌燕舞之间,根本不知庙堂都已经遍布荆棘,爬满了王瓜的蔓藤。
王瓜自先秦时即用来描绘破败萧然
图片来自:新浪博客
王瓜才是真“黄瓜”
刘伯温诗里提到的“王瓜”,并不是“王婆卖的瓜”,而其实是栝(guā)楼。
栝楼在先秦时名叫“果蠃(luǒ)”。《诗经》里述说远征士兵对家乡的思念,是这么说的:果蠃已经结出了果实,藤蔓爬满屋檐;土鳖在屋里爬来爬去,蜘蛛网挂上了门框。
栝楼的果实
摄影:王辰
李时珍是这样解释“果蠃”这个名字的:“木上曰果,地下曰蓏。此物蔓生附木,故得兼名。”是说“蠃”和“蓏”都念“裸”,这种植物既可在地上蔓生,又可攀附树木,无论在树上还是地面都能结果,由此得名。
后来念着念着,“果蠃”被慢慢念成了读音相似的“栝楼”、“瓜蒌”。
栝楼植株
绘图:张瑜
栝楼的果实差不多有两个拳头大,熟了之后是黄色。因为“王”“黄”俩字读音有点像,所以古时候大家基本都把栝楼叫做“黄瓜”。
哎?原来栝楼才是最早的黄瓜,那现在我们整天吃的黄瓜是怎么回事?
图片 图形
原来的“黄瓜”
图片来自:新浪博客
现在的黄瓜
图片来自:全景网
全能栝楼,种子好吃花好看
还没完全熟的栝楼果实
图片来自:新浪博客
栝楼果实还没成熟时是青色的,熟透了就会变成黄色,旧时民间都有吃栝楼果实的习惯,而且果实入药,还有清热止咳的作用。
栝楼的根也可入药,叫做“天花粉”,除了能解毒消肿外,还是古人经常用的引产药物。
天花粉
相传燕赵之地的姑娘们,在冬天又干又冷的时候,会把栝楼的果实种子捣烂成浆,涂在脸上,称为“佛妆”,涂好后一直不洗去,一直等到春天来了才洗掉。面部因此得到保护,变得洁白如玉。
听着就不靠谱,你别瞎尝试啊。
现如今没什么人吃栝楼的果实了,倒是里边的种子,成了八卦娱乐的标配好零食。
切开的栝楼果实
等到栝楼种子成熟,摊开晒干,备好八卦零食小板凳,然后就可以正式开始嗑瓜子了。
栝楼的种子,比常见的西瓜子、南瓜子要小一点,我们一般叫它“蒌瓜子”或者“吊瓜子”。
虽然嗑起来有点辛苦,但是,特别香
除了瓜子好吃,栝楼的花还特别好看——五枚白色的花瓣,居然都有细长飘逸的流苏!
栝楼花在傍晚开放,第二天就会被太阳晒得打蔫儿。不过栝楼是非常易栽易活的植物、喜欢的话可以栽种试试,这样夏秋时节的夜晚,你就可以赏花啦。
栝楼的花,仙气飘飘
图片来自:新浪博客
随堂考
博物自然市集 , , , 拼图,买。 小程序, 轻点两下打开
撰文 | 王辰
微信编辑 | 高兴
很多瓜子都可以吃的,南瓜子西瓜子 葫芦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