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启明星辰 3天前 123次点击
近期有媒体与国家安全机关警示,共享充电宝存在被改造为数据窃取工具的风险,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个人隐私甚至国家秘密泄露 。主要风险包括:
- 硬件改造:不法分子在充电宝内部加装恶意芯片,连接后可在数秒内窃取通讯录、照片、视频、社交账号、支付信息等 。
- 权限诱导:利用“是否信任此设备”“是否允许USB调试”等弹窗,诱使用户点击授权,从而绕过安全限制,获取系统控制权 。
- 恶意软件植入:预先植入木马或间谍软件,连接后自动感染手机,即使断开连接仍可在后台持续窃密并远程控制 。
安全建议
- 选正规设备:优先使用信誉良好的主流品牌官方投放设备,避免来源不明、有拆卸痕迹或接口异常的充电宝 。
- 拒绝非必要授权:连接时果断拒绝“信任设备”“允许USB调试”等弹窗,仅启用“仅充电”模式,避免数据传输 。
- 留意异常:充电后若手机异常发热、耗电剧增、卡顿或弹出异常广告,立即停止使用,并用安全软件查杀,必要时恢复出厂设置 。
- 涉密信息不上网:不在联网设备中存储涉密信息,不将工作终端连接公共充电设备 。
如发现可疑情况,可拨打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12339或通过官方平台举报,共同维护信息安全。
所以这是共享充电宝的问题,跟个人买充电宝有半毛钱关系?正规销售渠道干这种事情就是找死
这年头电池5000以上的应该不太需要
除了通讯录,其他的好像也没什么啊隐私。因为图片啊之类的全被我删了,对了我不用共享充电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