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博主爱看央视新闻夜读 2年前 445次点击
原创
雨仔
IT之家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雨仔。
就在今天,研究机构“CINNO Research”发布了中国市场折叠屏手机销量的最新统计数据。
数据显示 —— 中国折叠屏手机销量正在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2022 年第二季度,折叠屏手机销量高达 58.7 万部,同比大增 132.4%。
虽说销量数据放在手机整体出货量中,占比很少,但只聚焦于折叠屏市场,增幅肉眼可见。
从具体的品牌来看,第二季度华为的折叠屏销量达到了 31.5 万部,同比增长 70%,一举拿下销量冠军的头衔。
华为自从 2019 年开始被美国制裁后,就逐步跌下了手机市场销量冠军的宝座,没想到三年之后,竟然能在细分领域再次崛起。
华为之所以能取得这样出色的成绩,要得益于 P50 Pocket、Mate X2 和 Mate Xs2 这三板斧。
尤其是 P50 Pocket,自 2021 年 12 月开售以来,蝉联了 2022 年前两个季度国内折叠屏手机单季销量冠军。
这个小巧精致的宝盒,颜值确实不错,想必俘获了不少小姐姐的芳心。
从市场份额来看,华为份额达到了 53.7% ,超过五成,但同比下降了 19.5%。
即便如此,华为还是领跑国内折叠屏手机市场,足以证明其强大的品牌力和吸引力。
除了华为一骑绝尘外,还有多家厂商在折叠屏领域也纷纷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比如三星,虽然其整体销量早已沦为 others,但在国内折叠屏赛道中,仅次于华为。
第二季度中,三星折叠屏销量为 9.7 万部,同比增长 222%;并且市场份额也上升了 4.6%,来到 16.6%。
作为最先入局折叠屏的厂商之一,再加上拥有 Flip 和 Fold 两种形态的折叠屏,三星能取得这种成绩,是意料之外亦是理所当然。
再比如 vivo、OPPO 和荣耀这三家,由于在去年相继发布了折叠屏产品,市场份额都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蜕变。
分别占据 10%、7.7% 和 6.8%。
vivo X Fold、OPPO Find N、荣耀 Magic V,这三款机器确实各具亮点。
CINNO:上半年中国折叠手机销量超去年全年,Q2 华为夺冠 图形
几个大厂里,唯独小米折叠屏的份额下滑了。
毕竟小米 Mix Fold 发布时间较早,在去年 3 月就发布了;其他家都是新品,很多人的购买习惯是“买新不买旧”。
不过,小米新一代折叠屏 Mix Fold 2 发布在即,从目前的爆料来看,配置给力,没准就能实现份额的逆袭。
虽说国内折叠屏市场在第二季度红红火火,但 CINNO Research 也表示,下半年的行情会发生转变。
碍于手机终端整体需求减弱,预计各大厂商会适度进行库存调整。
特别是会对中高端级别的折叠手机采取相对保守的策略,或是新品延期或是减少备货。
距离第一款市售折叠屏手机问世,已经过去了 4 年。
在这 4 年里,对于折叠屏的质疑声不曾消散过。
每次谈及折叠屏的话题,不少人都会评价一声:方向错了。
他们觉得方向错了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三点:
首先,折叠屏在提供更大屏幕的同时,机身变得很厚重,既不方便,手感又差。
其次,受限于制作工艺,身板相对较脆,尤其是屏幕,经不起重摔。
最后,诚然价格已经下探了不少,但仍高于一般旗舰,对于许多消费者来说,依然是可远观不可亵玩。
对于这些观点,雨仔深以为然。
雨仔曾在去年入手华为 Mate X2,起初确实是爱不释手,直呼“Awesome”。
但在后来的日常使用中,由于重量和质量的问题,变得忧愁万分。
那感觉,就像是捧了个小婴儿在手中,整天小心翼翼的,如同负担一般。
最后,为了放过自己,只能忍痛卖了。
然而在亲身感受过弊端的情况下,雨仔依然觉得折叠屏不能称之为方向错了。
它是有显而易见的缺点,但优点同样突出。
一方面,由于可以在手机和平板尺寸之间自由切换,便突破尺寸的限制,不仅能满足多任务处理的需求,还拥有更宽的视野面积。
相对于常规形态的手机,可以在工作和视频方面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另一方面,智能手机发展至今,在形态方面的创新早已陷入了瓶颈,终归就是一块屏幕,很难设计出花样来。
而折叠形态,无疑是一条带有突破性质的出路。
此外,抛开上述这两方面原因,折叠屏本就各花入各眼,像一些体制内的人和企业的高管,就钟情于笨重的华为折叠屏。
无它,体面。
再者,纵观各大厂商这两年发布的折叠屏,能感觉到随着时间的沉淀和技术的成熟,配置和功能变得日益完善。
比如三星 Galaxy Z Fold 3,内屏采用了 UTG 超薄柔性玻璃。
虽说比不上康宁大猩猩 Victus 玻璃,但要强于 CPI 材质玻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折叠屏脆弱的痛点。
比如 vivo X Fold,无论是 66W 有线 + 50W 无线 + 10W 反向的充电组合,还是内外屏均搭载 3D 超声屏幕指纹。
都让折叠屏的使用体验,进一步看齐常规形态手机。
再比如华为 Mate Xs 2,裸机重量控制在 255g。
这个重量虽然不能用轻来定义,但姑且能接受,至少没比 iPhone 13 Pro Max 重多少了。
由此可见,甭管外界有多少唱反调的声音,各大厂商都在不断精进折叠屏产品。
他们都试图推出更强大的产品,争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分一杯羹。
此外有消息称,包括真我、iQOO、魅族等品牌,也已经有了折叠屏的规划。
所以方向究竟是对还是错,厂商的策略或许足够证明。
当然了,方向对与错是一回事,能否成为主流又是另一回事了。
就当下的情况来看,折叠屏想要真正成为主流,任重而道远。
除非有哪个捣乱的,在保证配置的同时,把价格直接打到 3000 元以下的区间。
如果不到3000元,就能买到旗舰的折叠屏手机,你会心动入手吗?留言区告诉雨仔呗~
华为能够自己制造出麒麟芯片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