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小玉米 2年前 251次点击
IT之家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雨仔。
前不久,在共享单车宣布涨价后,无数网友发出了怨言:连共享单车都骑不起了!
转眼间,共享阵营的另外半壁江山“充电宝”也加入涨价热潮。
几天前,一则“共享充电宝涨至 4 元每小时”的话题冲上了热搜。
起因是一名南京市民发现,部分共享充电宝的租借价格已达 4 元 / 小时。
实际上,这不是共享充电宝第一次涨价了。
去年,共享消费品牌经营企业因为无节制地涨价,被国家监管部门要求限期整改,明确定价规则。
在铁拳的震慑下,当时共享充电宝的价格出现过小幅回落。
然而仅仅过了一年,就杀了个回马枪,又双叒叕默默涨价了。
在热搜的评论区中,雨仔再一次看到了网友们的哀嚎:连共享充电宝都用不起了!
是啊,按照 4 元每小时的费用来算,一般使用共享充电宝的时间为 3 个小时,使用一次大概需要花费 12 元。
目前的收费规则,也没有缓冲期的说法,哪怕多用 1 分钟,也会以 1 小时来收费。
一次 12 元,两次 24 元,三次就要 36 元,这个钱去买个充电宝不香吗?
而且,从网友们的反馈来看,共享充电宝的收费标准,讲究的是“因地制宜”。
在一些一二线城市或特殊场景,4 元每小时的价格已经算低的了。
像北京、上海等地的商圈,价格普遍在 6 元每小时;再像景区、音乐节等需求量较大的场景,更是能达到 10 元每小时。
苍了个天,前有“雪糕刺客”,今有“充电宝刺客”,万物皆可刺。
这价格,实属是武则天守寡、失去李治,未免太离谱了!
鉴于网友们的吐槽声过于激烈,有媒体向部分共享充电宝企业进行了求证。
其中,多家声称并不存在涨价的情况,只是收费标准在不同的租借地点有所不同,没有进行统一定价或者调价。
但也有头铁的客服表示,共享充电是一种刚需,现在年轻人对 4 元、8 元、10 来元的消费没有太在意。
看到这个回应,雨仔的血压顿时上来了:请问是哪个年轻人说的?年轻人又被代表了是吧?!
就算不在意,也不代表着可以随便涨价,真没见过涨价还如此理直气壮的。
遥想在 2016、2017 两年,随着共享经济概念的火爆,共享充电宝被推上风口。
初期厂商为了抢占市场,价格真心可以用“白菜价”来形容,两块钱就足够。
在便宜、便捷性、充电需求等多种因素的加持下,可谓是风光无限,大有成为大众依赖品的趋势。
然而后来,由于资本固有的“抢完市场就涨价”的手段,价格如温水煮青蛙般逐渐上涨,越发让用户望而却步。
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从薅羊毛到被割韭菜。
最终,在这两端反转的情况下,共享充电宝短短 5 年,就从人见人爱沦为人人喊打。
彼时火爆、此时没落,导致共享充电宝高开低走最重要的因素,毫无疑问是价格。
但雨仔觉得,除了价格,还有五个“帮凶”,其中三个是内因,两个是外因。
先说说三个内因:
首先,充电速度太慢。
共享充电宝的功率,基本上都是“五福两安”,也就是卢伟冰最熟悉的 10W。
在完全不使用手机的前提下,这种功率充满电,少说要 3、4 个小时。
如果在充电期间,频繁使用手机,充满时间就会进一步延长。
更别说玩游戏了,那压根谈不上充电,充其量是减缓手机掉电的速度。
其次,乱扣费现象层出不穷。
很多人在使用共享充电宝的过程中,都遭遇过被莫名扣费的情况,只用了两三个小时,却被扣了大几十块钱。
甚至有时在归还充电宝后,订单却不结束,仍然继续计费。
向客服反映,也得不到妥善的处理,到头来,要么多花冤枉钱,要么要 99 元买断。
最后,归还纯属碰运气。
由于各个厂商的充电宝规格不一,在归还时,只能选择相对应的机器。
所以在充完电归还时,很容易遇到机器仓位已满的状况。
倘若附近只此一台机器,或是该品牌的其他机器恰巧都满了,既无奈又气人。
说完内因,再说说两个外因:
其一,充电需求明显下降。
与前几年相比,如今市面上手机的续航能力大大提高。
厂商在不断增大电池容量的同时,也为延长续航做出了各种优化,只要不是一直重度使用,撑一天没有问题。
如此一来,大家外出时对于充电的需求,会相应降低。
其二,充电宝产品百花齐放。
除了常规的充电宝厂商,各大手机厂商也在不断推出充电宝产品。
不仅在容量大的基础上保证了小巧的体积,价格也很亲民,更重要的是支持快充。
在这几重特质面前,共享充电宝毫无优势。
由此可见,共享充电宝陷入消沉,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本就存在不足,又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一旦再失去价格的优势,势必会被抛弃。
想必一定有人会疑惑:明知道处于下滑的状态,厂商为什么还要涨价呢?
这就凸显了共享充电宝行业两难的处境:涨价,没人用;不涨价,活不下去。
看看知名度颇高的怪兽充电,现在的股价是每股 0.922 美元(约合人民币 6.33 元),相较于 8.5 美元一股的发行价,已跌近九成。
根据金融媒体的报道,怪兽充电近两年始终处于亏损状态,每季度净亏损额逼近 1 亿元。
上游厂商不景气,中游代理商的日子自然不好过。
去某二手平台随便一搜,就能看到大量转让共享充电宝机器的卖家。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涨价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需要摆脱成本高、盈利难的困境。
还记得在共享充电宝大火之际,某王姓富二代曾放话:能成我吃翔,立贴为证。
如今来看,颇有些一语成谶的意味。
共享充电宝究竟算不算成功,这个不太好判定,虽然现状很不堪,但它曾经确实改变过人们的生活习惯。
至于它未来何去何从,也没有人能预料到,反正雨仔觉得,短期内尚且还有一口气。
一方面,体量摆在那里,没那么容易彻底消失;另一方面,中国人那么多,总有人要用。
但即便如此,属于共享充电宝的前路,注定充满荆棘。
对于共享充电宝来说,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涨价的时代,除了工资不涨什么都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