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叶力森 2年前 241次点击
在中国历史上,勤劳善良的中华民族在东亚地区建立了庞大的帝国,一直是这块土地无可争议的主人。
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帝国曾遇到过无数的挑战者,但这些妄图侵占这片土地的国家和民族,最终都没能得逞。
在8世纪中叶,和中华帝国隔着辽阔西域的遥远西方,有一个政教合一的强盛帝国崛起了,它就是阿拉伯帝国的阿拔斯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它也被称为黑衣大食。
阿拔斯王朝是阿拉伯民族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之一,任何帝国在强盛时期都不会轻易停下对外扩张的步伐,阿拔斯王朝也不例外,在建立后不久就走上了扩张的道路。
黑衣大食挥舞着阿拉伯人特有的弯刀,向西进攻宗教世仇的拜占庭帝国和欧洲国家,向南则侵入埃及和北非,向东开始进入中亚,并准备以中亚为跳板,通过西域最终侵入东亚。
当时在中华大地上,正是唐朝时期,唐朝有过辉煌鼎盛的天可汗时期,疆域辽阔,经济文化繁荣,以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促进了各民族的进一步融合。
唐朝前期,在击败了突厥势力后,西域一直被唐朝所牢牢掌控,但在唐朝的国力开始由胜转衰时,对西域的控制力也开始走下坡路。
就这样,想要把势力版图扩张到东亚,吞并中华地区的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和对西域控制力下降的唐朝,在中亚地区的怛罗斯河两岸展开了一场激战,这就是被载入史册,对中亚地缘政治格局有着深远影响的怛罗斯之战。
怛罗斯之战中,倾全国之力的阿拔斯帝国击败了远道而来的唐朝军队,但这场来之不易的胜仗也让阿拉伯人清醒的认识到了中华帝国的强盛。
自此之后,唐王朝势力逐渐退出中亚,阿拔斯王朝也停止了东扩,双方在中亚地区形成了均势,中华文明和阿拉伯文明之间的贸易往来颇为频繁,促进了两大文明的交流和互动。
被称为黑衣大食的阿拔斯王朝 标题 1
阿拉伯部落从古代开始就发展了独具风格的文明,各个分散的部落逐渐结为联盟,最终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国家。
从7世纪初,阿拉伯文明产生了新的宗教体系:伊斯兰教,政教合一的阿拉伯伊斯兰帝国也由此诞生。
伊斯兰教创始者穆罕默德是这个政教合一的帝国无可争议的第一任统治者,在他之后的帝国统治者被称为哈里发,哈里发的意思就是穆罕默德的继承人和伊斯兰教的领袖。
在经过了四任哈里发的统治后,伊斯兰帝国进入了第一个世袭王朝伍麦叶王朝,但当时间进入八世纪初,伍麦叶王朝的反对者开始积蓄力量。
大约从718年开始,伊斯兰帝国中一支有着穆罕默德血脉的家族开始密谋反对伍麦叶王朝,这个家族就是由穆罕默德的叔父传承下来的阿拔斯家族。
穆罕默德作为伊斯兰教的创立者,在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民族中有着崇高的威望,被称为先知,阿拔斯家族因此宣称阿拉伯伊斯兰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应该属于拥有先知血脉的家族,利用穆罕默德的威望进行反对伍麦叶王朝统治的宣传。
进入八世纪中叶,伍麦叶王朝的统治者是公元744年到750年在位的麦尔旺二世,此时,在阿拉伯世界中,对伍麦叶王朝的不满开始变得尤为普遍和严重,还发生了哈里发宫廷近卫军的哗变。
阿拔斯家族则趁机宣布,从伊斯兰教出现之日的100年来穆斯林所遭受的灾难,都是由伍麦叶王朝的哈里发所造成。
他们答应人民,如果推翻伍麦叶王朝的统治,将减少土地税和其它捐税,停止强迫农民参加建筑工程,给予地方居民以政治权利和允许他们参政。
河中地区和呼罗珊地区的地方贵族们积极响应反对伍麦叶王朝的斗争,他们希望在阿拔斯家族改革成功的情况下能够参与对本地区的统治。
在8世纪40年代后半期,呼罗珊的艾布·穆斯林掌握了同伍麦叶王朝斗争的领导权,艾布·穆斯林精明强干,他被阿拔斯家族授予“先知家族代理人”的身份,在呼罗珊地区展开对伍麦叶王朝不满人士的秘密召募。
当积蓄了足够的力量后,艾布·穆斯林号召人民进行公开的斗争,举起黑色的旗帜,黑色是阿拔斯家族选定的颜色。
艾布·穆斯林的军队给予了伍麦叶王朝的军队几次毁灭性的打击,并占领了伍麦叶王朝最大的中心—大马士革,最终在750年,他击溃了伍麦叶王朝最后的军事力量,阿拔斯家族取得了政权,建立起新王朝。
因其尚黑,汉文史书称之为“黑衣大食”,艾布·穆斯林则被阿拔斯王朝任命为呼罗珊总督。
怛罗斯之战的导火索 标题 1
阿拉伯伊斯兰帝国自从崛起以来,对于向外扩张领土和势力范围就有着强烈的兴趣,阿拉伯半岛向东不远就是中亚地区,然后就是遥远的东方。
阿拉伯伊斯兰帝国凭借其国力和宗教影响,开始对中亚小国逐步蚕食,使阿拉伯在中亚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在中亚地区扩张的同时,阿拉伯帝国也将目光投向了东方的中国。
为了侵入遥远富庶的中国,阿拉伯帝国在历史上还曾对军队的将领们做出这样的承诺:谁先踏上中国的领土,就任命谁做中国的长官,但阿拉伯帝国历史上的的扩张,虽然占领了中亚大部分地区和印度的边境地区,却始终没有能跨进中国的国境。
在阿拔斯王朝时期的怛罗斯之战,是奠定阿拉伯帝国对中亚地区统治地位的一战,也是阿拉伯帝国放弃侵略中国妄想的重要原因之一。
阿拔斯王朝在取代伍麦叶王朝,成为阿拉伯帝国统治者后,同样继承了阿拉伯人的对外扩张政策,加强了对中亚的争夺。
此时的中国,正值唐朝时期,自从唐朝逐渐灭亡东西突厥之后,西域就被纳入唐朝的势力范围,而阿拉伯帝国觊觎的中亚地区,就处于唐朝控制下的西域。
唐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之一,国力之强盛令周边的四夷臣服,因而唐朝的疆域相比以往的中原王朝也有了较大扩展。
以往中原王朝难以有效控制的西域地区,在唐朝灭亡东西突厥之后,都臣服于强大的唐朝,众多西域小国纷纷向唐朝称臣效忠,愿意成为唐朝的边疆属国。
唐朝为了经营西域,建立起了以安西四镇为核心的西域治理体系,当时的安西四镇为碎叶、龟兹、于阗、疏勒,安西都护府坐落在鱼兹镇,有效控制和影响西域诸国。
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势力向中亚开始扩张,阿拉伯帝国和中华帝国这两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中亚展开了交锋。
公元750年,当时担任唐朝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的高仙芝,击破了西域小国石国,成为了怛罗斯之战的导火索。
高仙芝虽是唐朝镇守西域的将军,但他却是高丽人,他出身将门世家,二十多岁时就成为统帅一方军队的将军。
高仙芝在安西都护府任职时功勋卓著,他曾率领部下取得了远征小勃律国和吐蕃的胜利,这让他在中亚地区有着很高的威望和声誉,因为远征小勃律国和吐蕃是在山地中作战,高仙芝也被吐蕃人和阿拉伯人敬畏地称为“山地之王”。
关于高仙芝攻破石国,根据《新唐书》中的记载,高仙芝以石国国王不遵守藩臣之礼为由,将石国国王俘虏后送往长安,石国国王在长安被问斩。
中国南北朝及隋唐时期,将中亚粟特人或其后裔建立十余个中亚小国称为昭武九姓,其王均以昭武为姓,石国就是昭武九姓之一。
石国的国界东北至怛罗斯城,西南至阿姆河界东北至怛罗斯城,西南至阿姆河,都城设在拓折城,原是西突厥汗国的属国。
唐高宗平定西突厥后,石国就改为依附唐朝,和唐朝的关系十分密切,唐朝一直对其采取宽厚的政策,对其统治者进行册封,定期遣使慰问和赏赐,在互市时给予各种优惠政策。
阿拉伯帝国势力开始东侵中亚后,石国作为唐朝西域属国之一,为唐朝守护边疆,尽心尽力,多有战功。
但在阿拉伯帝国势力东侵的压力下,高仙芝始终不信任这些西域属国,他为了打击阿拉伯在中亚的影响,提高自己的控制力,讨伐了石国,逃脱了的石国王子就向被称为黑衣大食的阿拉伯阿拔斯王朝乞兵求助,由此引发了怛罗斯之战。
怛罗斯之战 标题 1
得知石国王子向黑衣大食求助的消息后,高仙芝决定先发制人。
在公元751年四月,他带领着部队从安西出发,翻过当时被称为葱岭的帕米尔高原,又越过沙漠,在长达三个月的跋涉之后,高仙芝终于带着自己的部队抵达了怛罗斯,并且马上部署了对于怛罗斯的围攻计划。
中华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因为彼此帝国中心相隔万里而从来没有正面交锋过,但这两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随着势力范围的扩张,终于在中亚的怛罗斯河两岸附近展开了正面对决。
阿拉伯阿拔斯王朝本就在准备对中亚地区唐军的攻击,因此在高仙芝进攻的消息后,立马做出了应对。
黑衣大食负责这场战场的统领是呼罗珊总督艾布•穆斯林,这位呼罗珊总督为阿拔斯王朝取代伍麦叶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又马上成为了黑衣大食东侵的急先锋。
艾布•穆斯林命令手下的大将齐雅德·伊本·萨里,组织了一只规模庞大的军队应战,这些兵力加上阿拉伯控制的阿姆河与锡尔河流域的属国兵力,一共有十五万到二十万人左右。
高仙芝所率领军队的数量根据《旧唐书》和《新唐书》记载为2万人,在《资治通鉴》中的记载则为3万人。
可是无论是2万和3万,都和阿拉伯大军有着巨大的差距,其中的核心战力是大唐安西都护府的精兵,另外还有从葛逻禄军和拔汉那军,这是从两个依附唐朝的部族所带来的兵力。
就算人数相差极大,但一开始,唐朝军队是有很大优势的,但在人数的碾压之下,这种优势,并没有存在太久。
双方对峙到第五天,形势突变,葛逻禄军突然叛变,他们从背后包围了唐朝步兵并且断绝了他们与骑兵的联系。
接着,阿拉伯联军是趁着唐朝军队内部出现叛变,导致军内暂时行混乱的机会,才突袭成功了高仙芝的部队,而对于这样的局面,高仙芝无奈之下只能退兵而去。
如此一番操作下来,安西都护府的精锐,也只剩下数千人,可谓是折损严重。
虽然怛罗斯之战最终由黑衣大食取得了胜利,但这场胜利却让阿拔斯王朝倒抽了一口冷气,由此更认清了唐朝军队的实力。
高仙芝带领军队翻越了帕米尔高原,一路长途跋涉,其实已经在阿拉伯的地盘上作战,阿拉伯在补给、情报等方面占了绝对的优势,而且高仙芝的军队在兵力数量上还占据了绝对的劣势。
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唐军队还能和阿拉伯联军对峙五天,最后因为葛逻禄军的临阵倒戈才败北,由此也能看出唐朝军队的强悍战力。
呼罗珊是是阿拉伯历代经营的军事重镇,又是阿拔斯王朝起家的地方,因此呼罗珊骑兵的素质在阿拉伯帝国中当属翘楚,皆为精锐,但在战斗中,呼罗珊骑兵面对唐朝骑兵不但没有优势,还隐隐处于下风,这一切都让阿拉伯人咂舌不已。
阿拔斯王朝虽然赢得了怛罗斯之战的胜利,但对唐朝的军事战斗力颇为忌惮,阿拉伯人打消了染指中华土地的妄想,逐渐收缩了对东部势力范围的扩张。
恰好在八世纪的中叶,唐王朝内部政局动荡,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的局面使其无力经营西域,开始退出对中亚霸权的争夺,唐朝和阿拉伯帝国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均势之中,双方再无实质性的武装冲突。
这种均势使两国的关系日趋稳定,中华文明和阿拉伯文明之间的贸易往来颇为频繁,促进了两大文明的交流和互动。
《论怛罗斯战争及影响》,《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2月
中华民族战无不胜 ,宋朝末年出现过危机,出现了元朝,明朝末年出现过危机,出现了清朝,但是都被灿烂优秀的中华文化 战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