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回来啦,海纳百川的上海方言是如何形成的?丨声音里的中国

4 博主爱看央视新闻夜读 2年前 549次点击

点此收听上海话

沪剧《敦煌女儿》:我生于百年繁华上海城,浦江水滋养我心身,应当说,我是个江南女子,而今却成了地道的大漠敦煌人……

2022年8月30日,大型沪剧《敦煌女儿》登上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的舞台。抑扬顿挫的乡音和轻柔婉转的曲调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沪剧之美。剧中,樊锦诗的扮演者、上海沪剧院原院长茅善玉说,沪剧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总能推陈出新。

△沪剧《敦煌女儿》剧照 图为樊锦诗的扮演者茅善玉

茅善玉:沪剧跟上海这座城市的命运始终连接在一起。200年的经历起起落落,在上海市民的心中永远有一份分量。

△川沙戏曲艺术展示中心:川沙是沪剧东乡调的发源地。

沪剧发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东乡调,在流传中受到弹词及其他民间说唱的影响,逐渐演变成说唱形式的滩簧。上海大学语言学教授、沪语专家丁迪蒙说,沪剧舞台唱念语言保留了一些上海郊区方言的味道,与如今日常交流中广泛使用的沪语——也就是上海市区话略有差异。

△丁迪蒙著《学会上海话》

丁迪蒙:上海人说“侬晓得伐”,像本地浦东川沙那边就说“侬晓(hao)得伐 ”。浦东音更接近古代语音, 郊区语音与市区语音主要的不同就是它更古一点。

△川沙戏曲艺术展示中心

人听吴音歌一曲,杳然如在诸天宿。丁迪蒙说,有些声音上的美感必须通过古音才能体会出来,上海话的音调保留了入声,一些字发音很短促,因此,在节奏上就有了“舒声促声”的语音变化,让清切婉转的吴语在诗词雅韵中悠然回响。

丁迪蒙沪语朗诵唐诗《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黄浦江上轮船往来不绝

十九世纪中叶,上海开埠后移民大量涌入,各路移民的语言对上海话也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以松江府本地语言为基础的上海话,在融合了多种吴语尤其是苏州话和宁波话之后,一跃成为太湖片吴语区发展最快并且最强势的方言。丁迪蒙说,老上海话与目前上海郊区的方言基本一致,而新上海话是从上海开埠后随上海城区快速发展以及人口迁移逐渐形成的,二者有明显的区别。

△上海市黄浦区步高里:弄堂构成了老上海人最常见的生活空间。

丁迪蒙:上海市区的方言跟上海郊区的方言最大的不同,就是上海市区方言除了有老派语音的传承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地方移民到上海来的外来文化。这些文化逐渐融合,形成了上海市区话。

△夕阳下的上海陆家嘴

悠悠浦江水,浓浓上海情。上海的声音,是精致唯美的小桥流水,也是浩浩荡荡的八面来风;上海的声音,是吴侬软语中的江南古韵,更是敢为天下先的壮志豪情,如同百川归海,生生不息。

△苏州河

沪语歌曲《苏州河上一座桥》:苏州河上一座桥,你像繁花一样妙,你像外婆一样老,你像从前一样好;苏州河上一座桥,你像梧桐一样高,你像爱人一样笑,你像真情一样牢……

▌本文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ID:zgzs001)

记者丨李谦 杨静 刘子仪

新媒体编辑丨陈宇

共 2 条评论
远洋 2年前
0 

阿拉不晓得了

说普通话,中国人都能听懂。

添加一条新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表评论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