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一年冬至夜偏长

5 远洋 1年前 109次点击

冬至,一年冬至夜偏长

冬至,一年冬至夜偏长

2022-12-21

已订阅

作者:韩可胜

视频

0:00

/

05:22

冬至,冬季的第四个节气,全年第二十二个节气,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发现因而也是最重要的节气。与冬至相对应的节气是夏至,两者都可以称为“至日”。冬至、夏至,不是冬天、夏天到来的意思,是“最冬天”“最夏天”的意思。这个“最”不是气温,是太阳高度。古人测量太阳和大地的关系,把太阳高度最低、影子最长的那天,定为冬至;把太阳高度最高、影子最短的那天,定为夏至。“至”,“最”“到了极点”的意思,与“至亲至爱”“至善至美”的“至”同义。

冬至最阴,夏至最阳。现在,我们都知道了,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或最南,或最北,都是“至”(最)。物极必反。《国语》说:“阳至而阴,阴至而阳。”阴阳辩证统一、阴阳相互转化,在不停地运动中。古人写冬至,多有“一宵天上报阳回”“阳气今从地底回”“阴伏阳升淑气回”这样的诗句,一个“回”字道出了大自然的此消彼长、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杜甫说:“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是转折,是起点,是阳的新生,春的开始,最让人感悟永恒的时间交替。

每个节气都分三候。冬至第一候“蚯蚓结”,地底下僵死般的蚯蚓感受到阳气的滋生,抬头向上,互相缠绕。“人生负俊健,天意与光华。莫学蚯蚓辈,食泥近土涯。”我小时候常常去挖蚯蚓喂鸡鸭,没有想到古人这么立志的哲理。第二候“麋角解”。麋属阴性,在阳气滋生的冬至,麋角脱落。这与夏至落角的鹿正好相反。“渔樵不到处,麋鹿自成群。”古人麋鹿连用,但老早就认识到麋与鹿是两种动物。麋俗称“四不像”,江苏大丰的麋鹿沿海岸线南下,有的已经到达崇明,率先获得了上海户籍。第三候,“水泉动”,来自地下的泉水开始些微地流动。“吾家在何许,水泉修竹林。”水泉是古代隐士的标配,当官的归隐林泉,一直被人当作佳话。

时间是连绵不断的。古人“立竿见影”,从影子的长与短,最早发现了冬至和夏至,为连绵不断的时间找到了两个“节”。“节”本义是竹节。随之发现从夏至到冬至的中间点秋分,从冬至到次年夏至的中间点春分。继而发现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直到二十四个“节”全部发现并归纳出来。每个“节”有它特有的气候、气象、气质、气韵,这就是“节气”。中国人终于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建立起覆盖天文、气候、动物、植物、农事、人体、命相、民俗等在内的宏大的二十四节气知识体系,构成了对天、地、人关系的哲学思考,成为自己特有的“文化时间”。

冬至因为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黑夜最长,白天最短。白居易说“一年冬至夜偏长”。谚语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后面白天就慢慢变长了。太阳是温暖的终极提供者。冬至,太阳最少,阳气最弱,阴气最重,所以最宜于祭祖,父母也总是告诉孩子要早点回家。在汉代、唐代,冬至是放假的,没有要紧的事,尽量不要出门、出差、出游或者出去应酬。如果谁这天还在外面为生计奔波,那就显得特别无奈了。年轻的白居易,冬至住在邯郸驿馆里,写下了“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怀乡之情、思亲之意,一千多年后依然感动着我们。

冬至,兼具最强的科学意义和文化意义,所以说“冬至大如年”。我们吃“饺子”,谐音“交子”,有时光轮回之意。但冬至并不是气温最低,太阳开始返回,北半球的热量仍然入不敷出,气温还在下降。冬至是一年之中严寒的开始。人们常说的“进九”和“数九寒天”,严格来说,是从冬至后第一个壬日算起。如果简化点,也有人直接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九九”八十一天,春回大地,桃花盛开。诗人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在最冷的时节,心存温暖;在最黑的夜晚,向往光明。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出品:“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新民晚报·夜光杯、上海江东书院

总策划:周智强 阎小娴

策划监制:周文菁 刘芳

统筹:刘运杰 朱霖 吴南瑶 韩力

来源:“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新民晚报·夜光杯、上海江东书院

责任编辑:朱霖 刘彦纬

提醒

本文为地方平台发布的内容。

阅读

34,029

点赞

1,310

目前还没有评论
添加一条新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表评论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