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叶力森 1年前 239次点击
在历史上,中国虽然创造出许多灿若明珠的成就,但是也摆脱不了封建帝制所带来的残忍制度和恶劣习俗。在这些恶俗中,让活人殉葬尤为残酷可怕。过去有学者认为人殉一般只发生在原始奴隶制社会,但是根据考古资料研究,人殉制度从原始社会一直延续到中国封建社会的末尾清朝才结束。那么这些活人被送入墓穴后还能活多久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一看!
活人殉葬这种残忍的习俗是从何时开始? 标题 1
人殉, 是用活人为死者殉葬。这种殉葬制在原始社会时期已经出现,奴隶社会时已经非常盛行,到封建社会时仍然遗存。从考古资料来看,人殉是在人祭之
后主要以女子为男子殉葬开始的。
随着阶级社会的出现,人殉主要在贵族、奴隶主、帝王之间盛行,而且由妻
妾为夫殉葬演变为大规模拟现世生活化的殉葬,殉葬扩及妻妾、侍从、奴隶等人,
殉葬规模也不断扩大。奴隶、仆人在原始社会不过是主人的所有物,他们的待遇和猪、羊这种牲畜也没什么区别,所以奴隶主让他们殉葬心中也不会有什么愧疚不安。
到了殷商时期,因为“率民以事身,先鬼后礼”这种思想的影响,活人殉葬在商代达到顶峰,但庆幸的是随着周代提出“敬天保民”口号,人殉这一习俗逐渐衰落。
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因为礼崩乐坏导致人殉的数量上升,但是得益于孔子孟子等伟大的思想家,他们进步的言论逐渐提高了人的地位,在葬礼中逐渐出现了人俑代替活人的现象。
清代袁枚的《子不语》中就记载了一具秦朝的陪葬墓:刘刺史的邻居,一位姓孙的人挖沟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石门,打开之后发现居然有完整的道路,他沿着道路走,路边摆放的有酒樽等用具,道路尽头悬挂着两个棺材,有很多男女被钉在旁边的墙上,作为殉葬的人。这个姓孙的就猜测这些人应该是墓主人的仆人。这些陪葬的仆人的衣服穿戴还有相貌都能看清楚,这个人就想凑近看看,但是这个时候墓室里有风吹进来,这些尸体一下子全都变成灰了。
秦始皇死后,秦二世曾经勒令始皇帝没有子嗣的妃子全部殉葬,这就是高度集权的封建君主对普通人的迫害。虽然如此,但始皇帝陵墓中仍挖出三万多件人俑,如果是三万活人殉葬,这将是难以想象的浩劫。
因为人俑的产生和儒家思想的影响,人殉很快便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人殉的消逝本来是历史的进步,可是到了明代,从开国皇帝朱元璋开始大规模的嫔妃宫女为主的宫人殉葬开始成为“祖制”。此后经历了一百余年,这项残忍的制度才被朱祁镇禁止。
随着清军入关,女真人将先祖用鞍马女人为死者殉葬这一恶俗又带回中原。在这群“蛮夷”的倡导下,清朝百姓“殉母”“殉父”“殉节”外,或以妻妾殉夫,或以奴仆殉主,或以臣殉君,残忍至极!
那么殉葬的人可以在墓穴里存活多久? 标题 1
想到在墓穴中活下去的方法,大家首先肯定会想到憋气逃跑,但是憋气又能憋多久呢?空空的洞穴里根本没有可以逃出去的工具,陪葬品也大部分也都是金银瓷器、布帛礼器,一点都用不上。
而思考在墓穴里能活多久这个问题不可避免到要聊到殉葬者的身份与殉葬目的了。
原始社会或者奴隶社会那些奴隶、仆人都是被视为主人的所有物,在封建统治者眼里,他们和普通的牲畜并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一般的奴隶或者仆人都是直接被送进殉葬坑里,甚至连棺木都没有。他们只能看着墓室门被一点一点关闭,空气一点一点流逝,最后的结局也不外乎饿死、渴死、或者窒息而死。如果有敢于反抗的就会被立即杀死,之后尸体被扔在殉葬坑里。
再往后,墓穴逐渐发展,大部分人殉都是直接被绑着送入墓道,在墓室大门关闭之后,墓道内特有的机关就会被触发然后杀掉这些殉葬者;或者直接在殉葬者寻找完毕之后将他们杀死。这也就不难理解我们现代考古发现的殉葬者骸骨上有伤痕的原因了。
而明清那些宫人、宫女大部分也是在被送去殉葬,但是相比起那些在墓穴中饿死或窒息而死的奴隶,明清殉葬者大部分都是自尽殉葬。
景泰帝朱祁钰在经历夺权后被软禁在南宫,降位成为郕王。后来他死了之后也是按照郕王的规格举办的丧事。他的妃子嫔妾等都被赏赐了一根红帛,让她们自杀给郕王陪葬。
可是说是自尽,美其名曰:“兹委身而蹈义,随龙驭以上宾。”,可是真的心甘情愿的又有几人呢?怕不是最后都被别人用赐下的红帛勒死。
可是哪怕是被人勒死也会比在墓穴中等死的感觉要好得多吧?按照现代考古研究发现商代大概每座墓穴有四个左右的殉葬者,而商代的殉葬墓大概有二三十平左右,这种墓穴大小也就足够一个人呼吸三天。
一般墓穴都在地下十几米几十米深得地方,黄土一盖根本不会有多少空气流入,这些被活埋的可怜的殉葬奴隶只能在三四天的时间里看着空气一点一点的流失,最后活活窒息死亡。
哪怕他们当中谁踩了殉屎运,墓室并未关紧,他们也会因为被困而感到饥饿口渴。这种情况下能用来充饥解渴的只有一起被殉葬的人了
除了生理上的压力之外,这些活殉的人也摆脱不了心理上的恐惧,一边是封闭幽暗的环境中活活等死的恐惧,另一边是同伴不断哀哭或则逐渐死亡带来的心理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是不死也会被活活逼疯的,
根据民间传说,墓主人为了死后可以继续享受活着时的荣华富贵,会将殉葬的人摆成跪着的姿态放在自己的尸体下方,一方面是为了显示墓主人的地位,另一方面也是迷信思想,认为这样摆放后,在极乐世界也会继续享受这些仆人的侍奉。
在现代考古时,我们会发现一些尸体上有被捆绑过的痕迹,根据这些我们不难推测,有些殉葬者可能是被捆绑麻醉后摆成固定姿势然后被活埋掉的。
野史的记载中一些墓室里甚至还有被灌满水银保持固定姿态的殉葬者,比如以酷爱盗墓闻名的广川王刘去。根据《太平广记》记载,刘去在盗取魏襄王的陵墓的时候,因为一间墓室的棺椁是用大漆杂以犀牛皮制成,过于坚硬难以打开,所以他不得不去另外一间,在这间墓室里他见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墓室中走过石屏风后有一个六尺左右的石床,石床上除了石枕衣物之外,还有完整的帐子,只可惜因为时间太长,衣物布帛全部坏掉变成灰了。在石床的旁边站着20多个侍女,她们有的端着镜子,有的拿着面巾,有的拿着梳子,有的则是端着盘子做出送饭的样子。
这些站立着的仆人就是为了保证尸体的完整性以及可以在死后保持这些动作而在生前被迫灌满水银。
据说朱元璋在应天皇宫驾崩时,为了保证妃嫔们的美貌让他们肉身不腐,就有妃子被灌以水银。
为什么殉葬在封建社会频繁发生? 标题 1
大部分强迫性的殉葬多是出于墓主人的一己私利,一方面是为了提现自身作为父系氏族掌权者的权力而用妻妾、仆人、奴隶陪葬;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封建迷信观念的影响,希望自己在死后也可以继续享受陪葬者的侍奉。
比如《礼记》所记载的陈乾昔,他在临死之时将自己儿子叫到身边,嘱咐说:“在我死了以后替我准备一个很大的棺材,要放两个婢女在我的左右两边。”他的儿子认为人殉本来就过于残忍不和礼仪,更何况还是把两个婢女放在死者尸体左右,所以最后他没有照着他父亲所说的做。
除了强迫性的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是处于自愿心理。其中最为主要的两种原因就是殉情和殉道,
先看殉情,就是男女之间为了表达情感而甘愿一起自杀或在一方死后另一方为其寻死的情况。最早的殉情故事甚至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舜在苍梧死去后,他的妻子娥皇、女英极为背上,在湘江边不断哭泣,留下的眼泪给湘江边的竹子留下斑斑印记,这也就是湘妃竹的由来。之后不久,娥皇女英也殉死追随舜而去了。
再看殉道。顾名思义,殉道就是为某种追求的道义而死,它也是一种自愿的,而最大的特点是所追随的对象不是人,而是一种精神信仰。古往今来殉道者不计其数,其中颇为有名的就是崇祯死后大批儒家学者为大明慷慨赴死,其中户部尚书倪元璐甚至携全家十三口人全部殉国。
结语 标题 1
无论自愿与否,殉葬从根本来说还是封建社会不平等的观念对普通群众的迫害,
无数年轻鲜活的生命因为所谓的“忠君守节”而消失在黑暗的墓道里,封建帝王的尊荣之下却是无数的累累白骨。
在这种畸形的思想的影响下,活人殉葬这一恶俗才会在封建社会延续上千年,甚至屡禁不止,值得庆幸的是随着封建帝制的消失,这种惨无人道的制度也一起湮灭在历史的长河里。
在看到这样的封建社会后,笔者十分庆幸自己活在当代社会,各位是怎么想的呢?
惨绝人寰的罪恶的封建殉葬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