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叶力森 1年前 221次点击
奴隶社会取代了原始社会,又经历了漫长的春秋战国时期。在这段时期,各国纷争不断。最终由“千古一帝”秦始皇一统四海,御驾八荒。从此,中央集权制度开始了,皇权也在这时被推向了顶峰。
从第一个皇帝嬴政到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皇权御下近两千年之久。皇权一直站在顶峰俯视群臣,而漫长的历史总能制造惊喜。在惊喜面前,皇帝能握稳手中的权力嘛?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标题 1
看见这句话,第一位人物的身份不言而喻。
他就是“东汉末年分三国”的霸主——曹操。也是本次三位人物中,唯一一位子孙后代成功称帝的人。
曹操比肩皇帝绝不是说说而已,历史已给出很好的答案。
公元196年至208年,汉献帝成为傀儡,曹操已是东汉的实际掌权者。可以“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获此殊荣离不开他自身的治世之才。
军事上,曹操运筹帷幄,唯才是举。在天下大乱时稳住国家,趁势统一中国北部,奠定“三国鼎立”的局面。
艺术上,曹操可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文学家。课文里,我们就遇见了慷慨激昂,高喊“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曹操;求贤若渴,呼出“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曹操;痛心哀民,低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曹操。
而“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曹操的另一标签,这句话蕴含之意呼之欲出。除了体现他拥有的权力之大以外,我们更应关注到其中他与权力的间接性关系。
那就是曹操只能通过皇帝这个人来间接使用令人畏惧的权力,无法将其收归所有。那么地位终究也只是人臣的顶峰。
皇权至高无上,这也恰恰体现了它的私人性。而正是这种私人性让曹操终其一生只是人臣,不是帝王。
他可以功高震主,但绝不是随心所欲。
称帝,应该是他最想的。但当时社会讲究汉室正统,讲究名正言顺。他人臣的身份是众所周知的,他逃不掉也跑不开。
当然,他的心愿由他的儿子曹丕完成了。
北齐战神 标题 1
第二位是骁勇善战,被誉为将军中的美男子的北齐战神——兰陵王高长恭。
提到他,第一想到的肯定是那传说中的美丽容貌。毕竟这是为何兰陵王作战时戴恐怖面具的回答之一。
书上说他温良敦厚,貌柔心美且音容兼得,还是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
不知道容貌的可信度如何,但能打仗,能打胜仗这肯定是真的。不然民心何来?
高长恭会死,根本原因是人性的嫉妒和君主害怕失去权力的恐慌。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老百姓对高长恭的爱戴最终化为统治者御赐给高长恭的穿肠毒药。
邙山之战的胜利为高长恭声名远播打下基础,加之他本人照顾军中士兵,关心百姓。军民对他的赞扬都十分高。
例如著名的《兰陵王入阵曲》就是士兵和百姓为了纪念他而特意所作。
反观当时北齐的统治者,也就是兰陵王的弟弟高纬。昏庸无道,治国无方,这和兰陵王形成巨大的反差。
猜忌和不甘已在高纬的心中落地生根,很快长成参天大树。兰陵王不得善终的悲剧结局已是注定。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深得民心,又有军中将士追随,为何不反呢?
答案也是很简单的。一是高纬与高长恭是兄弟,虽是同父异母,可毕竟血脉相连。
二是高长恭也许真没想到自己会死于弟弟的手里,他对统治者很忠心,这也是他为人臣子的本分。
三是奸臣当道,兰陵王虽然问心无愧,可也架不住他人对君王的挑拨和联合设计。最终还是落得被赐死的下场。
北齐功高震主的还有和兰陵王、段韶并称为北齐三大将领的斛律光。斛律光作战未尝挫败,且治军严明,得封咸阳王。
但因功勋太过卓著,加之奸臣陷害,为高纬所猜忌,终被谋杀。
居功自傲年羹尧 标题 1
我们来说说今天这最后一位——年羹尧。
十年前有一部清宫剧到现在还火,那就是《甄嬛传》。在这部剧中,年羹尧的结局想必大家都知道。
他的骄横跋扈使雍正无法忍耐,最终被赐死。
历史上的年羹尧本是汉人,因自身才能,为清朝巩固政权立下奇功,后成为汉军镶黄旗,加入贵族行列。
年羹尧经历康熙和雍正两代皇帝,可以说军功卓著,屡立奇功,为边疆稳固立下汗马功劳。尤其在雍正帝时期。
他的妹妹年氏嫁与雍正帝为侧福晋,恩爱非常,后被追封为敦肃皇贵妃。
宫内有妹妹的恩宠加持,自身能力又强,子嗣在他的影响下也颇有建树,本该得善一生,最后却落得那般下场。
这里不得不提,皇权在清朝雍正在位时期达到顶峰。年羹尧自认为理所应当的恩典在雍正眼里无疑是挑衅。
所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年羹尧应该比谁都清楚,他手握重兵,久镇边陲。
皇帝不可能不忌惮他,在军事斗争上如此聪明灵活的人为何不懂得约束自己呢?
也许是过于相信皇帝,毕竟自己功劳够高,妹妹又是宠妃,子嗣又得力,官场混迹的时间也久。可能在被赐自尽的那一刻,都不是很相信吧。
还有就是,如果雍正帝不杀年羹尧,他会造反吗?答案是不一定。
他不死和被自尽在一些原因上相同的,但唯独不会造反。
要知道,宋朝对武将的预防格外严格,重文轻武是一大特征。而后期的统治者们对此也颇有借鉴。反过来说,客观条件不会让年羹尧造反成功,造反也难逃一死。
结语 标题 1
观如此种种,仿佛功劳够大的将士都逃不开不得善终的历史漩涡。但多数是君王的猜忌造成的,这不禁让人感叹“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所以人要懂得满足,知进退,这也许就是历史的真实写照之一。
#历史开讲#
狡兔死 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