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玫瑰公主 1年前 161次点击
泰山东面的吉村住着一个姓花的老妇人,膝下有一对未出阁的姐妹,姐姐名叫阿珍,妹妹名叫小爱,两人性格迥异。
有一日,花氏收到邻县大姑的信,七月初十乃是自己的生辰,邀请她母子三人来家中饮宴,在信中注明千万别从西门入城,具体原因未曾言明。
花氏患有腿疾出远门多有不便,便委托阿珍去姑母家代其拜寿,转告自己无法亲到的原因,阿珍离开后多日未归,花氏觉得事有蹊跷,为何这多日还未归来,便派小爱去姑母家问明原因。
小爱即刻出门按照信中所说,绕开离家最近的西门从南门入城,来到姑母家后得知阿珍并未来过家中。
小爱赶紧返程准备沿路调查姐姐的下落,表妹莲儿负责送小爱出城,小爱心急如焚直奔西门而去,莲儿赶紧阻拦让她还是由南门出城,小爱有些不解,问道:“为何不能西门?姐姐很可能就在这条路上失踪。”
莲儿面有难色,看到小爱执意要从西门出城,将其拉到一边,小声说道:“西门外有一处酒家,邪乎得很,只要吃上店里的食物便会中毒而死变成孤魂留在店里,要想去阴司投胎必须将有毒的食物送给另一个活人食用,待活人成为替身后才能下去投胎。此事县里人都知道,酒家只是害过路的行人,此事不能言明,否则会有灾祸降临,我素来与你亲近,不忍你着了那小鬼的伎俩,故才告知于你。阿珍姐姐必是着了这处酒家的道,此刻正在酒家揽客,如若找到替死鬼便可下去投胎。”
小爱听完莲儿的话越发坚持去酒家看看,莲儿苦劝不住,只能提醒小爱多加小心。小爱从西门而出,走了约八里地,果然看到一个小酒肆。
酒肆的掌柜看到小爱忙招呼店里的小鬼出去揽客,只要客人吃了小鬼手中的食物,小鬼便能重新投胎为人,没想到这小鬼就是失踪多日的阿珍,阿珍看到小爱对掌柜说:“那是我妹妹,我怎能害她?”
“你是鬼她是人何来姐妹一说,你与她今生缘灭,何况你马上便会重新投胎忘了她,哪还有什么情,不如早点投胎。”
阿珍觉得掌柜说得有理便拿着馒头迎了上去,小爱看到姐姐从酒家出来不知是高兴还是伤心,她搂着阿珍道:“姐姐为何这些日都不回家来,母亲很是挂念。”
阿珍面露难色吞吞吐吐地说:“我有事耽搁了,你快吃了我手里的馒头,我们一同回家。”
此时,小爱知道阿珍已经死去亦知道她手中的馒头有毒,如果吃了她手中的馒头就会代替她成为小鬼,阿珍则可以重新做人。
小爱意味深长地看着阿珍,阿珍刻意回避小爱炽烈的眼神,小爱伸手接过阿珍手中的馒头,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将馒头吃进肚里,没多久小爱便腹痛不止。
掌柜走出来对阿珍说:“行了,她已经必死无疑,我这就送你下去投胎。”
“有劳了!”阿珍眼神复杂地看了眼小爱,然后跟着掌柜走了。
须臾,掌柜再次从酒家出来对已成为小鬼的小爱说道:“你已经死了,你若想……”
“我知道!”掌柜还没说完,小爱便哭了起来。
掌柜诧异地问道:“你知道为何还要吃这毒馒头,又因何事哭泣?”
“我吃毒馒头是为了我姐姐,哭泣是因为如今我姐妹都已经离开无人赡养老母。”
“今生之事今生了,你与母亲已经阴阳两隔,今生缘分已尽,还是争取早日找到替身下去投胎吧。”掌柜劝道。
小爱破涕为笑说道:“我绝不会害人,如若此地一定要有一个小鬼,那就让我来做吧。”
掌柜大笑道:“刚来的人都这么说,没有一个能坚持过十五日。”
从那以后,小爱便待在酒家,对过路的行人不闻不问,掌柜很是奇怪,没想到看起来文弱不堪的小爱如此执着,对其好言相劝,让她赶紧找一个替身,不要坏了规矩,小爱执意不肯,坚决不害人。
眼看就到半年之期,掌柜数次来劝小爱,小爱始终不为所动。
小爱死后半年,掌柜找到小爱说道:“你是第一个通过半年考验的人,你此生将大富大贵,这酒家也将因你心中的善念而消失,从此这里不会再有行人遇害,一日之后你便可还阳。”
一日之后,小爱活了过来,赶紧赶回家中探望母亲花氏,花氏看到小爱归来大喜,忙问她为何这么久才回来,小爱只说为了打探姐姐的下落才耽搁了这么久。
小爱担心花氏知道阿珍的事后会伤心,便打了一个阿珍嫁人的幌子。
花氏将信将疑什么也没有说,小爱能回来她已经非常高兴,哪里还能奢求阿珍也能一同回来。
几日之后,村里的阿旺考中了举人,回村后第一件事就是向花氏提亲,希望能娶小爱为妻,两人向来交好,花氏同意了这门亲事,没多久两人完婚。
三年后,阿旺又考中进士要去京城做官,欲带小爱一同前往,小爱替花氏收拾东西打算带她一起上京,没想到花氏死活不愿意离开,小爱没办法只能留在家中照顾花氏。
花氏不去京城是不想拖累女儿、女婿,没想到弄巧成拙,后来还是决定跟着女儿去京城居住。
花氏来到京城后,阿旺找了一个名医替花氏治疗腿疾,数月之后花氏的腿疾痊愈。
阿旺心性纯良看不惯朝中黑暗,打算辞官回家种田,小爱坚决支持相公的决定,她提议还是住在京城,开一家小酒肆度日,顺便接济一下附近的穷人。
夫妻俩用所有身家盘下一家小酒肆,在小爱的打理下,小酒肆变成大酒楼,十年间还在京城开了多家连号,成为京城富甲一方的大善人。
小爱凭借自己的善良收获了自己的幸福,只要怀着善良的心境,终有一天会得到回报,种善因得善果,与人为善就是善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