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cat 1年前 208次点击
多年以前,漳浦县有一个龙岗村,村长叫殷福已经有六十多岁了,为人仗义深受村民的爱戴,年龄关系他已经有退休的打算,村民都很不舍得他离开,可由于年纪太大很多事殷福都心有余而力不足。
殷福承诺新村长上任后,他还会坚持一段时间,等新村长完全熟悉,自己才会离开,这样村民才同意选举新村长。
由于殷福做的太好,导致后继之人很难选,参选之人都各有各的缺点。
有人提议,既然都有瑕疵,那不如就选老村长的儿子殷贵吧,希望他能继承父亲的衣钵,做一个好村长。
殷贵自幼在县里读书,读了十多年只是个秀才,大家觉得殷贵自小接受殷福的教育,又饱读诗书肯定能做好村长的工作。
殷福好久没见到儿子了,见村民这么相信自己他很感动,马上修书一封到县里让儿子回来接替村长之位。
殷贵收到父亲的信,即日便启程回到了龙岗村。
殷贵顺利地接替了父亲的位置,起初确实为村里做了很多事,修桥铺路,赢得了村民一片叫好,都说殷福虎父无犬子,殷福对儿子也非常满意,他觉得儿子比自己做的更好。
殷贵还斥巨资帮村里修了一条去后山的路。
龙岗村的后面是一座大山,属于龙岗村的财产,自古龙岗村吃喝就都来源于山上,所以龙岗村有祖训,凡是打猎都要适可而止,砍伐一棵树木至少要种两棵,不管是谁都不能私自在山上开田种地挪为私用。
违反任何一条都要受到严厉的处罚,严重的还会被逐出村子。
上山的路都是泥路,村民每次上山都很不方便,殷贵修路的举动感动了村里每一个人,就连殷福也为儿子感到自豪。
他终于可以放下身上的担子,好好享福了。
重要的是修路的钱都是殷贵找县里的朋友资助的,村里没有花一两银子。
有银子好办事,很快通往山上的路就修好了,村民上山再也不用走泥路,大家都称赞殷贵比殷福更适合做村长,只恨早没有发现殷贵这个人才。
半年过后,殷贵时常会带着县里的富户来看修好的路,偶尔也带他们去山上转一转,时常会带他们来村里吃吃喝喝。
大家想到这些人出了钱帮村里修路,招待他们也很合理,重要的是这些富家子弟也让山野之人大开眼界,大家都很爱听这些富家子弟讲“他们的世界”。
没过多久,村民发现上山的主路上修了一条支路。
又过了几天,支路尽头附近的一大片树林都被人连夜砍伐了,还被圈了起来。
次日一早就有村民找到殷贵,告诉他山上树林被伐的事,殷贵告诉村民说他早就知道这件事,这是县里的李公子干的,而且他也按规定在山上种了相应的树苗。
还告诉村民,李公子能来这里居住,一定会带动村子的发展,让龙岗村成为县里最有钱的村子,让村民一定不要打扰到李公子,只要李公子说好,以后王公子、陈公子可能都会来,到时候村里就发财了。
村民被殷贵的话哄得很满意,只有一个叫黄源的村民无法理解,他想不出这些县里的公子哥为什么要来山上居住,他们明明占了村里的地方,为什么还能使村子富裕。
他带着疑惑找到了前任村长殷福,殷福听说了此事,觉得这样做违背了祖训。他和黄源一起上山去看了因砍伐而新种下的树苗,二人上山后惊呆了。
李公子种的树远远不够被砍伐树木的两倍,至多只有砍伐树木的一半。而且这些树苗太小了,根本就种不活。
殷福非常气愤,亲自找到儿子殷贵询问,殷贵告诉父亲,这块地是自己卖给李公子的,之前修路的时候就说好了,要不这些公子哥怎么会愿意出钱给村里修路,殷贵还告诉父亲自己赚了不少,这么大的山放着不利用太可惜了。
殷福大怒,没想到儿子一直在做这样的打算,他警告儿子路可以不修,但山一定不能卖,让殷贵把钱还给李公子,还要按规定把该种的树按规格补种,不然就要将他和李公子的勾当公之于众。
殷贵笑了笑看着怒不可遏的殷福道:父亲,你觉得现在村民还会听你的么。我告诉你,现在我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没有人还记得你的好,你早就被村子遗忘了。
殷福看着儿子冥顽不灵,决定大义灭亲揭发儿子的阴谋。
殷福召集了村里所有的村民,告诉他们殷贵和县里那些公子哥的勾当,令他意外的事,半年前还把他奉若神明的村民,现在没有一个人相信他,他们对殷贵的话深信不疑。
黄源站出来帮殷福解释,可招来了其他村民的鄙夷,有人甚至说他在诋毁村长,想出手教训他。
殷福很失望,近古稀之年的他决定誓死阻止儿子对大山的破坏。黄源是唯一一个追随殷福的人。
李公子开始在山上建房子,殷福和黄源上前阻止,可根本无法阻止李家家丁。
殷福在推搡中倒地,黄源扶着殷福坐在地上给他顺气。
不久,一个李家家丁在建房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狐狸窝,抓了一窝狐狸,准备晚上拿狐狸下酒。
殷福挣扎起来,去抢他们手里的狐狸,警告对方:狐狸是有灵性的动物,不能残害他们,可换来的却是对方的嘲笑。
殷福想动手去抢对方手里的狐狸,却被推倒在地,黄源趁机一把夺过了其中一人手里的狐狸,黄源的举动惹怒了李家家丁,他们几一起对黄源拳打脚踢,黄源则把狐狸藏在身下,不让他们抢走。
黄源将小狐狸放生告诉她:你快跑吧,再不要被他们抓住了,我救不了你的家人了,对不起。
说完黄源便背着受伤的殷福下山去了。
图片 图形
到了夜里,黄源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吵醒,他打开门看见门外有一位素未谋面的女子,女子告诉他自己叫青儿,让黄源赶紧收拾东西跟自己走,殷福刚刚伤重不治去世,明天一早就会有官差来捉他。自己就是白天放生的狐狸,黄源很固执,坚决不离开。
女子没有办法,只好自行离开。次日清晨,果然有官差来到黄源家,将他带走。说他是杀害殷福的凶手。
黄源被抓到县衙,发现指控他杀人的竟然是现任村长殷贵,他明明看到是自己把殷福背回去的,既然指控自己杀害老村长,就因为自己曾反对过殷贵。
令人痛心的是,村民们全部都相信殷贵的话,指责他是杀人凶手。
“人证物证”俱在,黄源被判处秋后问斩。
青儿在远处看到这一切,轻声说:人类就是这样麻木,当盲目崇拜一个人的时候,连如何思考都忘记了。
青儿转身离开,她到处打听救黄源的办法,终于让她找到了一个机会,当朝吏部侍郎文大人是漳浦县人氏,不久将要回乡省亲,青儿每日在文大人回乡的必经之路上等待。
一等就是八日,终于等到文大人回乡的队伍,青儿拦轿伸冤,将黄源的冤情告诉了文大人。没想到殷福和文大人还有一些渊源,年轻时殷福曾教过文大人,算是文大人的启蒙恩师,他同样也知道龙岗村的祖训。
文大人听完青儿所述,暗派心腹之人调查案件的始末,果然如青儿所说,殷福是被李公子的家丁所伤,回到家里儿子殷贵也没有请郎中及时救治,导致殷福不治身亡,跟黄源一点关系也没有。
文大人了解了案件的始末,决定重审此案,他来到县衙重新提审了黄源等人,殷贵和李公子也被请到了现场,龙岗村的村民听说重审黄源,纷纷赶到县里听审,来为村长殷贵助威。
文大人念出青儿的讼书后,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县官额头上的冷汗直冒,后悔当初没有详加审理,听信了龙岗村民的一面之词。
判罚结果是县老爷被停职等候发落。
李公子纵容家丁打人闹事,加上在龙岗村后山私自砍伐,共罚银600两,100两赔给黄源做医药费,500两赔给龙岗村,具体分配由下一任村长执行。
殷贵不守孝道,见老父将死而不救,又违背祖训,被罚50大板,另将卖山得来的银子还于龙岗村。
黄源无罪释放。
龙岗村的村民听了文大人所述,才知道殷贵为村子做这些事都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村子,一心为村子的是殷福,可是他再也回不来了。
村民们如梦初醒,邀请文大人去龙岗村一叙,也算是故地重游。
文大人也想去给昔日的恩师上柱香,便相约去龙岗村一游。
殷福去世了,殷贵也没脸再回龙岗村了,可是村子却没了村长,村民提议请文大人作主,替他们选出一村之长。
文大人提议,让黄源来做村长。没有黄源龙岗村可能会失去所有的土地,也正是黄源的坚持才能揭穿殷贵的阴谋。
村民们日梦初醒,当初所有人都信奉殷贵,只有他看出了问题。
可是黄源拒绝了村民的好意,这次事件让他寒了心,他只想过自己的小日子。
文大人觉得很可惜,他邀请黄源单独聊了一阵,讲诉了老村长年轻时的事迹。老村长何尝没有寒过心,但是直到他离开的时候,他都在为村子释放着自己的能量。
黄源很感动,他向所有人表态,让他做村长不是不行,但有一个条件。
他说:我能活下来,是文大人明辨是非,但最重要的是青儿不顾生死拦轿伸冤,自从自己被放出来后,青儿就一直下落不明,如果能找到青儿,我就答应做这个村长。
话刚说完,只见青儿从人群中走出来对黄源说:你又何苦找我呢,我救你只是为了报恩。
文大人见状赶紧支开了所有村民,只留下青儿和黄源两人。
黄源对青儿说:多谢青儿的救命之恩。
青儿回了一礼道:我出现了,你就安心在村里做村长吧,我要回山上了。
黄源拉住青儿道:你救我是为了报恩,我找你是因为爱慕。
青儿转过头红着脸说:我们在一起对你没有好结果的,会折损你的阳寿。
黄源坚定地说:能和你在一起,哪怕折损阳寿又如何,求青儿姑娘成全。
说完黄源单膝跪了下去,青儿扶起黄源表示默许,看见二人抱在一起,远处的村民欢呼雀跃,一是因为他们见证了一份良缘,二是因为他们为自己争取了一位好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