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青山常在 2年前 151次点击
前段时间,热播剧《知否》火遍了大江南北,女主盛明兰的一些话,更是被奉为经典。其中有一次,面临要谈婚论嫁,明兰说:“与人相处,还是要看品性的最低处。”这句话,也被当成了“名言”,一时广为流传。 品性的最低处,可以是一个人的缺点,可以是一个人的局限,也可以是这个人在面临最差的绝境时,所表现出的方方面面。一般来说,这堪称一个人“最差的一面。”能不能去容忍和接受对方最差的一面,才决定了这一段情谊能否长久,不论友情还是爱情。
看到这句话,不由得想到苏轼,那个吟诵“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诗人,那个高歌“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老夫子,那个仕途屡遭贬谪却依旧守护心中净土的可爱的人。
提起苏轼的官场仕途,就不得不提及有名的“乌台诗案”。 当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身边众多好友唯恐连累到自己,纷纷作鸟兽散。
俗话说人走茶凉,这人还没走,茶早就凉了。纵然人情凉薄,但豁达通透如苏轼,他表示完全可以理解,于是善解人意地主动和他们切断一切往来。 那段时间,苏轼完全陷入了“自闭”的状态。到什么程度呢?据史料。
苏轼那时候几乎是这样的——“虽骨肉至亲,未肯有一字往来”。 可以想象,那时候“乌台诗案”东窗事发,原本与苏轼称兄道弟的那些好友,都躲得远远的,冷眼旁观这位“名声臭了”的前同僚;也有人心怀恻隐,对苏轼表示同情,却为了自保,也不得不保持沉默。 但,让苏轼都始料未及的是,有一位朋友,却仍旧“不离不弃”,并没有因为这件事和他疏远,反而给予自己安慰。他就是章惇。 在所有人都在唯恐祸及自己而纷纷躲远,只有章惇仍旧与苏轼保持着联系,一切照常,在苏轼“庭前冷落寂寥”时,他多次写信给苏轼安慰,并多次试图给予帮助,帮苏轼应急,这让苏轼在孤寂之余,感到异常的温暖。
除了私底下给予苏轼安慰,在朝堂上,章惇也听不得其他大臣说苏轼的“坏话”。比如,当朝宰相王珪经常拿苏轼的诗来挑衅,其中“蛰龙”二字屡次提及,认为这对皇帝尤其不尊不敬,让宋神宗治苏轼的罪。这时候,朝堂上没有人敢替苏轼说话,只有章惇敢站出来,据理力争,帮苏轼争辩几分清白。 这样的事迹传出去,苏轼都感动得不行。
如果故事从这里落幕,那么这样一段可歌可泣的友情,恐怕真的会感动无数人。 可是,谁也没有料到,这样一对好友,却在后来的党政之争中逐渐奸恶,形同陌路,视如仇敌。 甚至后来,章惇官拜宰相,他明明有机会和苏轼修复关系、重归于好,却没有选择这条路。反而利用自己的权势,更加变本加厉地针对苏轼,将其一再贬谪。
时光像一把杀猪刀,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也改变了人。或许,在宦海浮浮沉沉多年,章惇被党政之争的局势裹挟,也改变了立场,遗忘了初心。 又或许,有的人本就适合并肩走一段路,缘分尽了就会离散;而有的人,则适合携手扶持,共同走过漫长一生。
苏轼的另外一个好友,王巩,则是后者。 王巩其实家庭条件很显赫,不仅自己出身名门,而且还是苏轼恩师张方平的乘龙快婿。如果依靠背景和自身条件,估计在官场上也能混个不错的名声。可实际上,官场上的王巩,总是过得不尽如人意。 为什么呢?其实和苏轼的“乌台诗案”息息相关。 前面讲到“乌台诗案”事发后,苏轼身边很多人都害怕连累到自己,实际上他们却没有。因“乌台诗案”而受到处罚的,据史料记载,总共24人,而其中最惨的就是王巩。 当事人苏轼被贬到了黄州,而王巩,则一口气被贬到了宾州(今天的广西宾阳)。 或许出于对王巩的愧疚,一开始,苏轼还有点害怕给王巩写信。还是王巩到了宾州后,安顿下来,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给苏轼写信,对贬谪一事绝口不提,反而讲自己目前一切都好。即便是他在流放的这一路上,惨遭巨大变故,经历两次丧子之痛,自己也大病一场,对苏轼仍无半分怨恨。 因为在他心中,苏轼是永远的朋友。
此后的数余年里,不管他们身在何方,被贬谪到何处,始终保持着书信联系,王巩好女色,苏轼则唠唠叨叨劝诫他;苏轼喜好做美食,王巩也不厌其烦听他分享。在文学上,他们惺惺相惜彼此欣赏;在生活中,他们言语投机互相扶持。 对于苏轼而言,得好友如王巩,夫复何求? 作者:我方团队月落星沉
这段故事分享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