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cat 1年前 211次点击
安远县的北面有一座连绵数百里的大山,山脚下有一个小村子叫六里村。
六里村的村民祖居于此,每年的七月十五村里都会在山上祭祀狐仙,以保村子来年风调雨顺,山中狐仙收到祭品便会保佑村子不受天灾侵袭,所以六里村很少遭受天灾。
六里村一直有一个传说,说是山的正中间有一处大宅邸,正是狐妖的住所,由于村子信奉狐妖所以没人见过这所大宅,平时砍柴狩猎也只在山的外围活动,从不深入以免打扰狐仙清修。
狐仙也从不扰民,甚至还流传着狐仙救人的事迹。
安远县的老知县高升后调来了一位年轻的新知县,此人姓秦。
秦大人二十多岁,来到安远县很想作一番功绩,好早日高升。
他巡游了县里各个村子,七月十日来到六里村,六里村地处偏远,平时差役都很少看到,何况是知县老爷。
村长带着村民到村口迎接,秦知县来到村口,看到村民列队欢迎,心里很是高兴。
进村一瞧,六里村虽地处偏远,但却不算太穷,秦大人来到村里,看到村里好不热闹,村民们正在杀猪宰牛。
秦大人本以为六里村偏远,村民不受教化,但没想到村民挺懂礼节。
其他村子最多也就杀一头猪款待自己,这六里村村民看到自己前来竟然又是杀牛又是宰羊的,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秦大人来到村里四处逛了逛,顿觉得亲切了好多。询问了村长很多问题,村长都不知所云,显然是没读过书、没什么文化。
师爷之前就提醒秦大人六里村民都类似蛮夷之人,村里连个秀才都没有出过。
秦大人看到村里为了迎接自己如此下功夫便跟身边的师爷说:六里村民风淳朴,以后要多关注才行。
师爷陪笑道:大人言之有理。
逛了一会儿,村长便请秦大人一行人用饭,秦大人高兴地带着人向广场走去,上桌一看没有牛肉,没有羊肉只有零星几块猪肉。
村长邀秦大人落座说道:穷乡僻壤没啥好吃的招待大人,请大人不要介意。
秦大人的脸马上黑了下来,师爷看出了秦大人的变化,便问村长道:刚才看到村里正杀牛宰羊,近日村里可有庆典?
村长回答道:师爷真是好眼力,本村几日后确实有祭祀。
“祭拜何物?”
村长说道:祭拜那山中狐仙。
“狐仙?本官读书多年,从未听过世间有什么狐仙。难道本官还比不上一个狐狸吗,山野之人果然无见识。” 秦大人说完愤然离席。
秦大人异常愤怒,决定就先拿六里村开刀,第一步就要破除六里村狐仙的传说。
当日便下令要进山清剿狐妖,六里村知道秦大人要进山清剿狐妖的消息,赶紧向狐妖祷告,乞求狐仙不要怪罪六里村,也希望他们可以化解险情。
秦大人回到县里非常气愤,责怪六里村不懂规矩。
当夜,有一个老者来到衙门要见秦大人,称有办法解决六里村的问题,秦大人接见了老者。
老者见到秦大人开门见山介绍了自己,老者自称是山中狐仙,得知秦大人要进山清剿狐仙特来相劝。
老者说:我族在山中修炼多年,从不曾害人,请大人放我族人一马。如果实在不容我等,我族愿意离开大人境内,去别处清修。
秦大人答应了老者的请求,将老者送走之后,秦大人下了命令,在七月十五当日进山围剿狐妖。
秦大人调来了士兵,准备将狐妖一举歼灭,破除狐仙的传说。
七月十五这日,六里村准备好三牲之礼准备进山祭祀狐仙。结果大批的官兵涌入六里村欲上山围剿狐仙。
六里村村长带着村民试图阻止官兵进山,官兵得到上级的命令后,将村长和几个村民打伤后进山。
经过几个时辰的搜索,果然在山中找到一座大宅。秦大人下令将大宅用柴草围起来后又将门堵住,然后命令官兵点火。
大火冲天而起,只听大宅内一片哀嚎之声,过了一个多时辰大火才熄灭,秦大人亲自进到大宅内,看到院子里横七竖八躺着几具狐狸的尸体,只见其中一只狐狸突然跳起夺门而出,很快就消失在山林之内。
虽然跑了一只,但其他的狐妖也算都交代在这里了,秦大人摸着胡子大笑道:什么狐仙,分明就是几只成了精的狐狸,今日大破狐妖旗开得胜,本官一定会在这安远县大展拳脚。
看到一堆狐狸尸体,六里村很多年轻人不再信奉狐仙,只有一些年纪偏长的人还保留着祖上传下来的信仰。
村里有个叫杨佑的年轻人,他是少数年轻人中还保有祖辈信仰的人,有天晚上他从山上砍柴下来,看到草丛里有动静走进一看是一只受伤的狐狸。
杨佑听说了在官兵的围剿之下,有一只小狐狸成功逃脱了,莫非这就是那只逃脱的狐仙?
杨佑抱起小狐狸,发现它的后背伤的比较重有一块碗口那么大的疤。
杨佑决定将小狐狸带回家先为它治伤,杨佑对小狐狸说:我带你回村,不过今时不同往日,村里很多人不再信奉狐仙,要是被人知道我带了只狐狸回来, 非将你打死不可,我知道你身上很痛,但待会进村你一定要忍住不要发出声音。
杨佑说完将小狐狸放在衣服里,向村里走去。小狐狸果然一点声音也没有发出。
杨佑将小狐狸带到家里,为它上了药,又找了些吃的给它。
小狐狸呆在杨佑家中,很快便痊愈了,只是背上的疤痕却永远消不掉了。有一晚杨佑睡着了,小狐狸趴到他的床边小声对他说:感谢你!我还有事未做,等我了却心愿一定回来报答你的救命之恩。
次日清晨,杨佑起来没看到小狐狸,估计它离开了也没在意,毕竟这种时候在家里养一只狐狸实非明智之举,只要小狐狸平安杨佑也就放心了。
秦大人果然如他所说,在安远县干了很多事,捞了不少政绩,随着信心的日益膨胀,其野心也越来越大,秦大人总觉得自己官微言轻,要想大展拳脚就必须拥有更高的官位。
秦大人越来越目空一切,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秦大人四处敛财,想用不义之财来贿赂京官,从而达到平步青云的目的。
秦大人听说吏部的崔大人是皇帝面前的红人,而且特别爱财,便派人向吏部尚书崔大人行贿。
可崔大人根本不知道行贿之人是谁,便拒绝了秦大人的“好意”,来人只好将银子原封不动地带回去。可来人还没有回到安远县就被抓了。
原来,朝廷之中包括皇帝在内,昨夜都做了同一个梦,梦到有一个女子指出安远县令为官不正,四处搜刮民脂民膏,用搜刮来的钱向崔大人行贿。
次日早朝,崔大人为表清白率先发难,状告安远县的县令向自己行贿,崔大人说出行贿之人的相貌,恳求皇帝下旨捉拿行贿之人。
皇帝立刻下诏书捉拿行贿之人,经过审问此人供出了秦大人行贿的罪状。
秦大人数罪并罚,被发配到苦寒之地充军。
几日后,一个外乡女子来到六里村,引起了整个村子的注意,一个是因为六里村地处偏僻很少有人来,另一个是来的女子太漂亮了。此女子指明要找杨佑,见了女子后杨佑眼睛也直了,女子告诉杨佑自己叫小怜,自己的父亲跟杨佑的父亲有八拜之交,曾指腹为婚。
小怜的父亲临终前告诉她要来六里村找到杨佑并且嫁给他。
杨佑的父亲已经去世好多年了,没想到还有这等好事,竟然多年前帮自己点了个这么漂亮的媳妇。
杨佑还是有些担心,自己家里太穷,怕小怜嫌弃便事先言明。
小怜告诉杨佑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小怜吃得苦。
白捡这么漂亮的媳妇杨佑当然不会拒绝,几日之后杨佑便和小怜成了亲。
成亲后,杨佑发现小怜不仅人长得漂亮做事也毫不逊色。
两人在一起生活了几个月,小日子过得是有声有色,村里人都夸杨佑有福气捡到宝。
有一晚,杨佑发现了小怜一个秘密,他发现小怜的后背有一块伤疤,似乎是烧伤留下的疤痕,这让他想起了当初那只小狐狸。
小怜看着杨佑,告诉他自己就是那只小狐狸,并讲述了当时发生的事情。
火烧大宅之时,家里人自知难以逃出升天,便决定牺牲自己保护小怜,小怜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在一家人的保护之下只是背上被烧伤,而其他人为了保护她,强忍被烈火烧伤的痛苦,死死将小怜围住,这才让小怜没有被当场烧死,有机会逃出去为家人报仇。
说完之后,小怜告诉杨佑:如果你害怕,小怜可以离开,这一生永不相见。
杨佑抱住小怜道:你是我的妻子,我是你唯一的亲人,不管发生什么事,我都不会抛下你不管。让你生活在村子里太委屈你了,我愿意跟你离开这是非之地。
小怜两眼含泪看着杨佑,起初她只是想报答杨佑的救命之恩,没想到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小怜慢慢爱上了这个憨厚的年轻人,直到今晚她彻底地爱上了他。
小怜扑入杨佑的怀里痛哭,家里人死后她没有哭,因为她要报仇,直到今日她才彻底把积蓄已久的痛苦爆发出来。
杨佑紧紧地抱着小怜。当夜,杨佑就跟小怜回到山上生活,从此再也没有人见过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