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追梦·反诈卫士 1年前 181次点击
以下内容来自国家反诈中心APP。
【先说“征信修复”诈骗】
“征信修复”诈骗,是指不法分子利用人们需要“修复征信”的心理,从而开展实施的各类骗局。
2023年是《征信业管理条例》施行10周年。10年来,征信深刻地影响着群众的生活和工作,无论是购车购房,还是单位政审录用均需要良好的征信,意味着维护良好的信用记录十分重要。
近期,国家发改委发布《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管理办法(试行)》,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很多群众在网上看到“征信可以修复了,2023年5月1日起执行”“只要结清逾期欠款,就能立即修复征信”等信息,对相关“征信修复”等问题表示疑惑。
事实上,《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管理办法(试行)》所称的信用信息修复是指企业因本身失信行为遭受行政处罚后,及时对失信行为进行纠正,相关机构对其信用信息开展修复管理。
中国人民银行特别指出:征信领域不存在“征信修复”一说。
特别提示:作为消费者不能抱有侥幸心理,
如果为了"修复”不良信息,轻信这类"征信
修复”业务,伪造国家机关公文、印章、公安
机关立案文书、银行流水、住院证明,编造不可
抗力事件等,进行恶意投诉,轻则导致自身财产
损失,重则可能涉嫌犯罪。
所谓"征信修复”,本身是不合规的,如果
以"征信修复”为产业谋取不正当利益,必将
受到法律的严惩。
图形
目前,“征信修复”诈骗有三种常见的类型:“征信修复洗白诈骗”“征信加盟代理诈骗”“征信培训考证诈骗”。
征信修复洗白诈骗。主要针对失信群体。“征信修复”职业代理人通过教唆个人捏造不实理由,甚至伪造证件、制作虚假材料,或者恶意投诉相关金融机构等非法手段,以图修改不良信息,修改失败后不退款或失联。
征信加盟代理诈骗。主要针对创业人群。部分机构或个人以征信市场需求量大,有前景为由,诱导用代理、加盟方式办理“征信修复”业务,以此骗取代理、加盟费用。
征信培训考证诈骗。主要针对创业、就业人群和失信群体。部分机构或个人以培养“征信修复”专业人才为口号,谎称教授征信修复技巧或提供征信修复师考证服务,实则骗取高额费用或个人信息。
社会公众应关注自身信用记录,一旦发现
逾期应及时还款补救,持续保持良好的信用记
录。
提高信用意识,按时足额还款
量入为出,不过度负债
如实填报联系方式,接收还款提醒、逾期告知
重要证件不外借,避免被冒名贷款
定期查询信用报告,及时核查、纠正错误信息
图形
【再说“虚假征信类”诈骗】
“虚假征信类”诈骗,是指诈骗分子往往冒充互联网金融平台客服,谎称因国家出台征信政策,要求受害人关闭在平台申请的金融业务、调低贷款利率或注销之前以学生身份在平台上申请的校园贷等,否则就会影响征信记录。
2022年下半年以来,虚假征信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在全国各地高发,已成为当前主要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之一,给人民群众造成严重损失。
在这类案件中,诈骗分子借此诱导受害人下载在线会议软件并共享屏幕,通过分饰多角等方式实施诈骗,逐步诱骗受害人将其自有资金或在网络平台上申请的贷款转入由诈骗分子控制的指定账户。
【虚假征信类诈骗典型案例】
诈骗手段一:注销校园贷型
胡先生,大学刚毕业,被骗6万。个人讲述:我接到一个192开头的电话,对方自称是某金融平台工作人员,询问我上大学期间是否开通过学生贷款账户,随后又称银保监会要求注销在校大学生以及毕业大学生的学生贷款账户,否则会影响我个人征信。按照对方要求,我下载了视频会议软件并开启屏幕共享。通过我在金融平台查询操作,对方掌握了其存款情况。对方称我在该平台上还有存款,需将存款全部转至对方专用账户后才能成功注销,注销后会如数退还钱款。我按照诈骗分子的要求,先后向指定账户转账人民币6万余元。
诈骗手段二:降低贷款额度
邓女士,刚买房不久,被骗51万。个人讲述:我接到一个冒充电商平台客服的电话,对方称我在该平台的借款额度异常,不符合银保监会的规定,需要抓紧操作,否则会影响征信。按对方要求,我下载视频会议软件并打开屏幕共享功能。对方通过我的查询操作,掌握了我的借款、贷款额度。对方称因额度过高,银保监会怀疑用于非法用途,需通过向平台借款的方式,把额度全部清零,并将借款转入银保监会账户,以证实资金的合法性,待额度清零后,钱款会自动填补到平台。我信以为真,借贷后向对方提供的所谓“安全账户”转账人民币51万余元,之后诈骗分子仍要求我找朋友借钱后继续转账,我发现被骗后报警。
诈骗手段三:消除不良记录
冯先生,职场白领,被骗54万。个人讲述:我接到一个固定电话来电,对方自称是某金融平台客服,并准确说出了我的姓名和职业,并称我曾在该平台上借贷,存在违约行为,已经影响个人征信。我此前确实在此平台借贷过,便信以为真。随后,对方发给我一个仿冒的“征信查询”网站,并诱导其向网站上的“官方客服”求助。“官方客服”称我目前已存在不良征信,必须尽快把各个网贷平台的借款额度清零,将借款转至专用账户查验资金能力,才能修复征信。我先后借款并向诈骗分子指定的账户转账人民币54万余元,直至发现被骗。
诈骗手段四:注销借贷账户
刘先生,自由职业,被骗14万元。个人讲述:我接到一个固定电话,对方自称是某电商平台的客服,称我在其平台上开通了借贷功能,由于该借贷产品年利率过高,被国家定性为高利息网贷,已经被银保监会要求下架整改,需要我注销该借贷账户,否则将影响个人征信。对方添加我联系方式,并对方发送伪造的银保监会红头通知。我信以为真,按照对方要求,下载了视频会议软件,与所谓的风控部门客服联系。对方称我征信过低,需要消除多家网贷公司贷款记录,否则无法注销在该平台的借贷账户。对方随后通过共享屏幕,诱导我先后从多家借贷平台中借贷人民币14万余元,并转至指定账户。
诈骗手段五:扣除违约金、利息费
王女士,家庭主妇,被骗17万。个人讲述:我接到一个固定电话,对方自称某金融平台客服,称我在其平台有20万的借款额度,因长期未使用,将扣除3000元的违约金,并影响征信。对方称可以帮助注销,让我下载视频会议软件,并开启远程控制功能。对方远程操作我的手机,谎称帮助我清空借款额度,实际是在该金融平台上借款,并直接提现至指定银行账户,先后骗取人民币17万余元。
【防诈预警安全提示】
1.认真核实互联网平台客服来电
互联网平台客服不会使用个人手机号或其他非官方社交方式联系客户。在接到这类电话时,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如有疑问,可直接拨打平台官方客服电话核实。
2.果断拒绝以影响征信为由关闭或注销账户的要求
个人征信由中国人民银行及其派出机构统一管理,任何机构或个人无权随意删除或修改信用报告中展示无误的不良信息。
3.审慎回应添加好友共享屏幕的请求
添加好友共享屏幕是虚假征信类诈骗的固定套路,不要轻易下载视频聊天或屏幕共享软件与陌生人聊天,更不要在共享屏幕中进行银行账户操作,以防个人信息泄露。
4.严格禁止向陌生人转账或借贷
对于陌生人要求操作转账或借贷,坚决不予理会,并拒绝透露个人身份证件号码、银行账户、验证码、密码等个人信息。
这些诈骗短信和电话都是有特点的啊,那些被骗的人咋个就没有发现呢,最后都会提到转账的吗?怎么还没发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