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博主爱看央视新闻夜读 1年前 273次点击
还记得我与地坛这篇课文吗?那篇课文还是节选的呢,没错就是史铁生写的那篇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夜读》专栏
精选留言 标题 2
-樂- 宁夏 , 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史铁生《我与地坛》 宁夏 , 微信账号及虚拟身份
tingzz 湖北 , 不知道为啥能从这句话里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即便“天地一蜉蝣”如我们,生命逐渐积蓄的力量能够压弯草叶,即便摔落也能炸开万道金光! 湖北 , 微信账号及虚拟身份
'-' 广东 , 且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地去走你的夜路。 广东 , 微信账号及虚拟身份
JOE 天津 , “且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地去走你的夜路。” 学习史铁生的坚韧真实、坦率敏思,除了文字的触动,更经常被莫言、余华对他的追忆所感动。近来,有余华签名“铁生”的新闻,真的非常感动 [愉快] 同样作为一名行动不方便的大学生,在中国的无障碍事业越来越好、社会包容文明程度日益提高的当下,我们不再需要“走夜路“,所有人都能够在阳光下自信前行 [合十] [合十] 天津 , 微信账号及虚拟身份
我妈说她有个帅儿子 吉林 , 这么巧吗小编,我最近正在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太喜欢这本书了,感觉写的太好了! 吉林 , 微信账号及虚拟身份
孙丽莉🌸 北京 , 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 北京 , 微信账号及虚拟身份
🎨 湖南 , “我要活到我能够历数前生,你能够与我一同笑看,所以死与你我从不相干” [流泪] [流泪] [流泪] 湖南 , 微信账号及虚拟身份
Ms 福建 , 刚给学生上完这课,讲了四节课还是觉得讲不完、道不尽,后劲太大… 福建 , 微信账号及虚拟身份
6&'~?8&63 北京 , 震撼我的还有《我与地坛》和《我之舞》 北京 , 微信账号及虚拟身份
阿程 上海 , “结尾是什么” “等待” “之后呢” “没有之后” “或者说,等待的结果呢” “等待就是结果” “那,不是悲剧吗” “不,是秋天” 无法决定的事那就等待吧,坦然接受吧,活在当下吧,认真对待每一天吧,不要糟蹋自己,不要糟蹋时间 上海 , 微信账号及虚拟身份
Lee 广东 , 史铁生的《病隙碎笔》里的一句话:“但凡游历总有酬报:异地他乡增长见识,名山大川陶冶性情,激流险阻锤炼意志,生病的经验就是一步步懂得满足。”谁又能说不是呢。 广东 , 微信账号及虚拟身份
第4届亚残运会正在杭州举行,残运会给人最大的感动,在于赛场上那些不屈的灵魂,在于那些以残疾之躯与命运抗争的勇士。这让我们想起,文学上也有那样一个人,身躯残疾却从未停止书写生命——史铁生。
况且,现在是秋天了。
如果你在网上查询“后劲最大的一篇课文”“最让你感动的一篇课文”这样的话题或调查,《秋天的怀念》常常高居榜首。在时光的淬炼后,许多人更加懂得史铁生文字里浓烈的情感,就像一位读者说的,“铁生的文字底下都是生命,那一抹阳光,一阵微风,一棵古树,灵动且真实,让人感受到活着,感受到力量,铁生爱这世间的一切,爱地坛,更爱母亲。”
秋意正浓,就让我们把这篇经典之作再读一遍。
长大后才懂课本里的意难平,
北海的菊花开了,可再也无法与母亲一同看了。
《 秋 天 的 怀 念 》
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秋天适合怀念。
对于那些放在心上的人,怀念又总是特别绵长。
去年的一个节目里,余华和一群作家朋友在海边合影,
有人无意间提到了“轮椅”,余华像被拨弄了某根心弦,他看着远方,神情落寞地说:铁生不在了……
还有一次签售会,有读者拿来一本史铁生的书,余华惊讶了一秒,“这是铁生的?”然后在扉页写下了“铁生”二字,划掉了自己的名字。
在《秋天的怀念》里,家人不敢在史铁生面前提“跑”“跳”这些字,
但在余华笔下,一群朋友扛着史铁生坐火车、踢足球、摘黄瓜的故事,却是百说不厌的美好回忆。
史铁生也说过,“我没死,全靠友谊。”这些细碎的故事,让史铁生在离开十几年后,依然鲜活。
于是我们又想起那句话: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
没有被遗忘的史铁生是什么样的呢?
“主业是生病,业余写点东西。”这是他的自嘲。
“一般人遭受过这样(苦难),会对世界产生畸形的价值观。
铁生是一个没有恶意的人,而且什么怨言都没有,对世界充满了爱。”这是余华的敬叹。“这次见面,我们基本上在说饺子。
当时不觉得,过后想想却觉得出乎意外。
因为,像史铁生这样,坐在轮椅上,是有权利说许多高深的哲理,
人生的感悟,生命的体验,存在的真谛。他说什么我们都会相信,也会感动,可是,他只是说饺子。”
这是王安忆的动容。
“有一种作家,他写作的调性就是美好的、温暖的,有励志的这种影响,史铁生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你读他,就是读爱,读宽容,还有一种安静的、宁静的心境。”
“背着史铁生,从某种意义上,就像是背着一个文学圣洁的灵魂,因为我爱史铁生。”这是背过史铁生的苏童的“表白”。
21岁瘫痪,后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每周透析维持生命,与死神搏斗近40年……
这与病痛为伴的一生,却被史铁生活成了一个奇迹。
他在漫长的轮椅生涯里至强至尊,写下了无数温暖人心的文字。
太丧的时候,是可以读一读史铁生的,
因为他会让你鼓起勇气,知道怎么与命运和解。
最后,想以史铁生在《自由的夜行》中的一段话来结束今天的《夜读》:
“事实上你唯一具有的就是过程。
一个只想使过程精彩的人是无法被剥夺的,
因为死神也无法将一个精彩的过程变成不精彩的过程;
因为坏运也无法阻挡你去创造一个精彩的过程。
过程!对,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
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
文/央视新闻《夜读》整编、撰写
来留言区分享一句史铁生的句子
读过史铁生文字的,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