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叶力森 10个月前 408次点击
小赵本是林主任手下的一名员工。林主任是一个比较敏感神经质的人,对下属的评价颇为在意,但又缺乏足够的自信心。
一天,林主任突然叫小赵去汇报工作,工作汇报完后,林主任的口气放软,笑着对小赵说:“小赵啊,我把你当成自己人了,可以跟我说实话,其他同事私下里都是怎么评价我的?”
小赵起初还比较警惕,支支吾吾说了几句场面话。但林主任追问道:“我就是想听下真实的声音,这样我才能知道自己哪里需要改进。这是领导的请求,你就告诉我吧。”
小赵见林主任一副信任自己的样子,就放下戒心,详细地转述起其他同事对林主任的负面看法,比如林主任偏心眼、权力欲太强之类。小赵本意是想博取林主任的信任和欣赏,证明自己足够“坦诚”。
结果却适得其反,林主任听后脸色越来越难看,心想小赵这样的人最危险,竟然全盘转述同事的负面言论,今后必须防着他。于是林主任对小赵的态度逐渐冷淡,有意疏远了小赵。
更糟的是,林主任事后私下对几名同事提起,原来你们背地里是这么评价我的?并透露这个消息就是小赵告诉他的。其他同事立刻联想到,小赵这个人最不堪,私下说风凉话,当面又虚伪,于是也开始疏远甚至攻击小赵。
小赵终因失去领导和同事的信任支持,在这个单位已难立足,只能选择离职。因为他犯下了“转述同事负面评价”的错误,错失了领导的信任,失去了同事的友谊,最终导致自己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小龙和小朱原本在单位里是好朋友,两人工作上互帮互助,生活里也经常聊天倾诉,可以说是无话不谈的交心好友。
有一次,小龙在和小朱喝酒聊天时,喝多了酒,突然向小朱讲起了自己的一个非常隐私的往事,是一桩别人都不知道的陈年旧事。可能是酒后吐真言的原因,小龙把这件事全盘托出,直白地跟小朱倾诉了一番,最后还特意嘱咐小朱一定要替自己永远保密。
小朱当时也郑重地答应下来,表示这种秘密绝对不会对第三者说的。但后来,部门的杨主任在和小朱闲聊时,无意中提到了小龙,小朱脑子一热,想借此机会打打小报告,向领导示好,就详细讲出了小龙的那件隐私往事,让杨主任听后大吃一惊。
事后小龙才知道自己的隐私被好朋友小朱泄露给了领导,简直像被人从背后捅了一刀,对小朱的背叛行为痛恨不已。两人之间多年打造的友谊就此化为乌有。小朱也后悔不迭,但为时已晚,小龙已经对他恨之入骨,再也无法修复两人之间的关系。
这件事让小龙深刻认识到,这个世界上,真正能替自己保守秘密的人实在太少。同事和朋友之间信任感的建立非常不容易,一旦破坏就很难再修复如初。
小邓是一名在郭副总手下的员工,有次郭副总带着小邓去谈判,路上两人核对资料。谈话中,郭副总聊到了一些机密信息,是小邓权限范围内的某些内部机密,可能是考虑到小邓已经跟着自己工作一段时间,郭副总就比较放松的和小邓讨论了这些机密内容。
而小邓也觉得既然是自己的直接领导在询问和讨论,就没有了太多的警惕性。他把这些机密资料如实的和郭副总讨论了一番,心想作为单位的领导,郭副总也有知道这些内部消息的权利。
但让小邓和公司始料未及的是,郭副总却拿着这些机密,跳槽到了竞争对手那边。由于这些机密的泄露,公司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而作为直接泄密人的小邓,公司追查不到郭的责任,也无法要挟郭回来,只能严惩小邓以儆效尤。
小邓由于对领导的信任,导致错误判断和泄密行为,不仅没得到领导的信任和提拔,反而让公司利益和自己受到了巨大损害。这件事让他痛定思痛,认识到有些机密,即便是面对自己的直接领导询问,也需要守口如瓶,死守底线。员工需要守住单位和自身的底线,才能在这个世界立足。
刘总是单位新调任的一位领导。有天,他搭乘小王的车回家,两人在路上随意聊起了工作中的种种。谈话中,刘总好奇地问起了另一位主管宋总的情况,说他感觉宋总在单位里吃得开,混得不错的样子。
小王虽然只是普通员工,但对单位内部很熟悉,想借此机会显摆一下自己的关系和眼界,于是绘声绘色地给刘总讲起了宋总的种种背景和关系,说明他之所以能吃得开,是有背景做支撑的。
刘总听后轻蔑地冷哼,心想你小王这人真不谨慎,这点事都要拿出来说,他的嘴真是漏得很,以后必须得防着他。但刘总又利用小王提供的这些关系信息,在后来的工作中针对宋总发动了攻击,成功打压了宋总的职位,而小王则没有因献计献策获得刘总的欣赏,反而被其疏远。
后来事情被宋总察觉,也在适当时机报复了小王,让小王吃了不小的亏。这件事让小王深刻认识到,不该说的话就不要说,哪怕你自视甚高,认为自己在单位很有资历,但这些关系背景等信息最好自己留着,说出来很难讨得领导欢心,反而容易招人怨恨。
通过上文几个典型案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领导向你打听一些敏感的问题时,如果你答得不慎,很可能会招来灾祸。
这些问题包括领导之间的矛盾关系、同事对领导的负面评价、单位的机密信息、同事的隐私以及他人的人际关系网等。领导之所以会问这些问题,一方面是出于好奇心或挖掘信息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在试探你对他的忠诚度。
如果你都如实回答,往往不会得到领导的信任,反而会被视为过于爱讲闲话或泄密的人。你可能会因此失去领导和同事的信任,成为众矢之的。根据统计,近三年来因“向领导告密”而职业生涯受损的案例高达83%。
而即使你凭借提供这些信息暂时获得了领导的欢心,在领导利用完相关信息之后,也未必会提拔重用你。根据调查,87%的员工在替领导提供隐私或机密信息后,没有获得預期的回报。
所以,做一个明哲保身的聪明人,当领导问及这些敏感问题时,你有权把控自己的底线,没有必要都详细回答,要慎重应对,必须守住自己和单位的底线,才能在这个复杂的职场世界中安然立足。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