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小玉米 5个月前 262次点击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夜读》专栏
“山”是地球上令人驚嘆的自然奇迹,但山只是“山”嗎?今天,《夜讀》要告訴你:
“橫看成嶺側成峰”,山的叫法何其多!
山的各種叫法
小土山叫丘,大土山叫陵
通常來說,小土山叫丘,大土山叫陵。“丘、陵”常出現在地形丘陵地帶,通常呈波浪狀或輕微傾斜的形狀。大家熟悉的陶淵明的《歸園田居》里就有一句: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高而尖的山叫峰
“峰”一般指山脈或山地中相對突出、高度較高的尖頂部分,如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古人游山玩水,常常因“峰”而生出詩情,什麼“春水滿四澤,夏雲多奇峰”,什麼“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數不勝數。
高而大的山脈叫嶺
嶺指高大的山脈,或是頂上有路可通行的山。它們可以是連續的山脈,也可以是較小的山脊,有些較為陡峭,有些相對平坦。結合“峰”和“嶺”的意思,是不是一下就Get了“橫看成嶺側成峰”?
小而尖的山叫巒
《說文》里說:巒,山小而銳者。小而尖的山被稱為“巒”,主要指山脈中較為纖細而尖銳的山峰,通常坐落於大山脈之間。適逢五月,就分享一句白居易的詩吧:島樹間林巒,雲收雨氣殘。四山嵐色重,五月水聲寒。
小而高的山叫岑
小而高的山被稱為“岑”,岑原來泛指山,后引申出高、山頂等義,如普陀山最早叫梅岑。李白詩里“仙人騎彩鳳,昨下閬風岑”的“岑”就是山的意思。
高而陡的山叫峭(qiào)
高而陡的山被稱為“峭”,其陡峭的特質賦予攀登者獨特的挑戰感。孟郊的《巫山曲》里就寫道:“巴江上峽重複重,陽台碧峭十二峰。”
高而險的山叫嶂
高而險的山叫作“嶂”,指它們直立像屏障,常用來形容那些地形陡峭的山脈。如福建長汀的赤峰嶂、廣東惠州的白雲嶂等。“重巒疊嶂”的成語大家也很熟悉了。
高而大的山叫岳
高而大的山被稱為“岳”。我們常說的“五嶽”指的是: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和中嶽嵩山。含“岳”的詩句很多,小編最喜歡杜甫的那句“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沒有草木的山叫屺(qǐ)
多草木的山叫岵(hù)
結合“屺嶺崔嵬直上天,行人流汗似噴泉”來理解,是不是更有代入感了?而“屺岵”合在一起,則代指父母。
兩山之間,有水為峽
兩山之間,無水為岬(jiǎ)
說到“峽”,有中國人都知道的三峽,有著名景點“虎跳峽”,有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等等。峽常常和“谷”一起出現,看谷的意思就不難理解了,谷指的是:兩山或兩塊高地中間的狹長而有出口的地帶(特別是當中有水道的)。分享一句喜歡的詩,當你邁過一個大難關后,可以對自己說:峽中險已過,江上浪宜平。
較低而平的山脊叫岡(崗)
《水滸傳》里的景陽岡(在山東省)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浙江杭州也有牽牛崗的地名。
四周陡峭頂上較平的山叫崮(gù)
山東有孟良崮,解放戰爭中的重要戰役之一“孟良崮戰役”就發生於此。
山腳叫麓
不知為何,含“麓”的詩句,總給人一種畫面感,比如“嶽麓蒼山半,波濤黑水分”(明·楊慎),比如“驅車太行麓,飲馬濁河津”(明·王寵),比如“散步龍山麓,石馬高嶙峋”(明·顧璘)。
頂、梁、包、坡、尖
“頂”通常指山的頂部,即山峰的最高點,如峨眉山的最高點峨眉萬佛頂,泰山最高點玉皇頂,黃山三大主峰之一的光明頂,等等。
“梁”通常是指在地形上呈狹長、平坦的地勢,是由於地質構造所形成的長而窄的山脊,如四川的鍋圈樑。
“包”常出現在我國西南地區。因為山地眾多,當地的人民常將其稱為“山包包”。如四川的雪隆包(5527米)、望郎包(4690米)等。
“坡”,通常是因為山體的傾斜面比較明顯,諸如四川的百草坡、雲南的花椒坡、陝西的五里坡,等等。
“尖”主要指山峰的形狀特徵,即山峰的尖銳、陡峭。如浙江省最高峰的黃茅尖、位於安徽的大別山主峰白馬尖等。
文/央視新聞《夜讀》整編
部分資料來自/中國國家地理
不同的稱謂,豐富了對山脈的描述
也描摹出了中國山河的多彩和壯麗
餘生,去追風,去攀登!
喜歡今天的內容,請點贊!
这个标题好像怪一样,一个字加一个标点,这样是个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