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贴士】在家给孩子做雾化,这些事你应该知道

2 远洋 5个月前 147次点击

季节交替,侵害儿童的各种呼吸道病毒逐渐蔓延,一些孩子症状比较严重,在治疗中,家长经常会听到医生提起“雾化”这个词,有些孩子还会有在家进行雾化治疗的需求。雾化到底有什么作用?该怎么做?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

什么是雾化治疗?

雾化吸入疗法,是指用专门装置将吸入药物分散成气溶胶形式,吸气时气溶胶随气流进入呼吸系统的给药方法,它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达到洁净、湿化气道、局部和全身治疗的目的,已成为呼吸系统相关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

家中雾化的准备工作

在家进行雾化治疗,家中需备有制氧机或备有氧气瓶,可通过雾化器连接制氧机或氧气瓶,采用高流量的氧气进行雾化吸入治疗;也可自行购置压缩雾化机,把雾化器连接到压缩雾化机上,进行雾化吸入治疗。

在家进行雾化治疗,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1)治疗前30分钟避免患儿过度进食,以免雾化过程中因哭吵导致恶心、呕吐等症状;吸入前清理口腔以免妨碍雾滴深入。

(2)雾化治疗前需充分清除气道分泌物,呼吸道分泌物多时,先拍背咳痰,必要时吸痰。

(3)雾化吸入治疗前需洗脸,不要涂抹油性面霜或膏以减少面部药物吸附。

(4)正确组装管路、喷雾器及面罩(或咬嘴);新开启使用的雾化器因残留有异味易诱发喘息发作或不适,故应在使用前用空气吹3~5分钟。

(5)雾化吸入时最好选择坐位以利于吸入药物沉积到终末支气管及肺泡,对于不能采取坐位者应抬高头部并与胸部呈30°,婴幼儿可半坐卧位。

(6)采用咬嘴型雾化吸入时,药物直接经口吸入到达下呼吸道,适合于病情轻、中度的年长儿;应用面罩型雾化吸入时,药物经鼻或口进入气道,一般更多的是经过鼻腔进入下呼吸道,可使药物到达呼吸系统所有区域,适合不能正确掌握或不能配合使用咬嘴型雾化器的年幼儿或病情较重的年长儿。选择密闭性较好的面罩可减少药物对面部及眼睛的刺激并增加气溶胶的输送量。

(7)手持喷雾器应保持与地面垂直,避免药液倾斜外溢;雾化时面罩必须紧贴口鼻部,避免漏气造成疗效下降;幼儿烦躁时易使面罩移位。

(8)由于幼儿喉组织发育不完善,喉腔及鼻毛缓冲作用小,可考虑在刚开始时使雾化面罩离患儿6~7厘米,然后逐步减少到3厘米左右,最后紧贴口鼻部,让患儿逐渐适应雾化液的温度,减轻冷空气对气道的刺激,减轻患儿的不适。

(9)在进行吸入治疗的最初阶段,部分儿童会感觉很难把握正确的呼吸节律,很容易由于呼吸过快(换气过度)导致眩晕或恶心,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拿开喷雾器用鼻部轻松呼吸几次,待不适感觉消失后再继续治疗,此种方法也适用于在吸入过程中突然想要咳嗽的儿童。

雾化过程中注意事项

(1)按照医嘱将药液放入雾化吸入器内,观察出雾情况,注意避免药液进入眼内。

(2)采用舒适的坐位或半卧位,用嘴深吸气、鼻呼气方式进行深呼吸,使药液充分达到支气管和肺部。

(3)密切关注患儿雾化吸入过程中潜在的不良反应,如出现急剧频繁咳嗽及喘息加重,应放缓雾化吸入的速度观察;出现手足抖动、震颤、肌肉痉挛等不适,应考虑SABA引起,一般停药后即可恢复;若出现呼吸急促或突然胸痛,应立即停止治疗并即刻处置。

雾化后注意事项

(1)雾化结束后及时洗脸和漱口,以减少药物在脸部、口腔和咽部沉积,预防念珠菌感染。如年龄较小患儿不会漱口,用棉签或冷开水棉球擦拭,10分钟后让患儿喝水或喝奶。

(2)雾化后翻身、拍背排痰,从而帮助分泌物顺利排出。拍背的时候要注意用空心掌,从下到上,从两边到中间拍。

(3)管路、喷雾器及面罩(或咬嘴)套装应该专人专用,避免交叉污染。每次使用后需进行清洁并干燥存放,以防受到污染,影响治疗;同时根据产品要求定期更换。

目前还没有评论
添加一条新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表评论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