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远洋 7个月前 197次点击
随着高考和中考日益临近,连日来,沪上不少医院的心理咨询门诊,咨询量有所上升,医生注意到,考生数量明显增多。
日前,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来了一对姐妹花,面对考试的压力,姐妹俩表现出不太一样的状态。妹妹紧张得持续失眠,晚上睡不着,白天精神涣散,无法完成自己设定的学习计划,情绪不“稳”了;而姐姐则想“躺一躺”,“觉得太累了,学不动了”,可看到别人努力拼搏的状态,又有些不甘和自卑,无法提起精力应对复习……父母对姐妹俩的状态很是担心。
“面对重大考试,大多数人都会出现焦虑情绪,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在临床医生看来,适度焦虑有助于带来更好的学习动力和表现水平,但焦虑过度就会使考生应考能力下降,甚至使考生身心健康受损。要提醒的是,不论是考生还是家长,都要学会缓解焦虑、增强信心,积极应对“人生大考”。
考前信心不足?心理小练习不妨一试
“高考作为人生最重要的考试之一,随之而来的身心压力可想而知,周围人对考生的期望也会产生无形的压力。”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王美娟介绍,考前焦虑一般表现为对考试的紧张、恐惧,考生担心学得不扎实、考试无把握、辜负家长期望等;此外,进入考场后,部分考生也会出现心跳加速、手足出汗等情况,尤其是拿到试卷后,焦虑情绪可能会更加明显一些。
“对考生来说,考前的准备工作不应只是复习学科知识,保证良好的身心状态也是重要一课。考生要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王美娟说。那么,如何缓解考前紧张焦虑情绪?王美娟建议,考生可尝试做一些想象练习。比如,可以在大脑中建立一个图像,在这个图像中,自己是一名可以发挥出最佳水平的应试者,想象时尽可能添加更多细节,让这个图像变得生动且真实,如此,大脑会相信个体真的可以如此。“想象练习的本质是一种认知演练。不要小看心理暗示的作用,想象练习也能带来不小的影响和改变,考生可以多多尝试,熟能生巧。”
考前几天,部分考生会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和负面情绪。尤其是睡前,有的考生会思虑万千,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高、大脑神经中枢活动兴奋,影响个体快速入睡。“睡不着、睡眠中容易觉醒,这也是在考生中比较常见的现象。”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心理治疗师徐辕虹介绍,若考生出现失眠,应当顺其自然,不要强迫自己入睡,可以做一些放松训练辅助睡眠。比如,考生可以在纸上写下让自己感到担心、没把握的事,再写上反驳的话语,最后揉掉纸张并扔掉。此类象征性行为,可以帮助考生在考前建立信心,这在心理学上是被认证真实且有效的。
焦虑会“传染”,家长也要管好自己的情绪
其实,不只是考生,面对中高考,有些家长也表现出焦虑情绪。门诊上,来自家长群体的咨询也不少。“我很想帮助孩子却又感觉把握不好分寸,对学习问也不是、不问也不是。”“我总怕照顾不好孩子,感到压力很大。”
针对这个问题,医生提醒,无论是烦躁、忧虑,还是失眠、多梦,焦虑就像“打哈欠”,很容易“传染”给身边人。有时候,考生之所以焦虑,其实是受到家长的影响。因此,在这关键时刻,家长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减少对孩子学习的盲目焦虑,父母的好心态能给孩子带来积极、正向的影响。
“家长作为坚强的后盾,保障孩子的生活以安心备考,同时也不要忽略孩子的心理状态,不要强加自己的期待,施加不合理的压力。”王美娟说,家庭中适时的表达与讨论可以促进彼此情绪的舒缓,但请家长把握好“度”,不要让家庭里所有的话题都围绕考试转。要知道,亲子间相互理解、支持,积极的情感交流是帮助孩子度过考前艰苦时刻的能量源泉。
(原载于2024年6月5日《文汇报》)
即将中考了,再加上昨天我们就毕业了。中考的压力和毕业时候那种患得患失的情绪,直接把我的心态给搞崩溃了。感觉离开学校之后整个人的精气神都没有了。现在干啥都提不起兴趣。有时候找个地方往那一坐,就是好长时间,一直在发呆,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