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cat 7个月前 219次点击
玉观音是奇宝,它能救穷苦,医绝症,它出现时身围瑞气千条,祥光万道;玉观音是祸根,它使人起纷争、兴贪念、绝亲友、造谎言,它雕成时暴雨三日,天地为之恸哭……究竟是祸是福,是吉是凶?一切自在人心……
1.年轻人与藏宝者,有个年轻人,前几年曾跟一帮人干过盗墓的勾当,后来他改邪归正,开了一家古董行。然而,年轻人缺乏自知之明,不知道自己不是搞经营的料,两年过后,弄得债台高筑,焦头烂额。年轻人有心想重操旧业,可看到昔日道上的兄弟们相继落网,成为阶下囚,又赶紧打住邪念。他想让古董行起死回生,却又回天乏力。就在年轻人急得团团转时,突然得到一个让他无比振奋的消息,他梦寐以求的一对玉观音终于有了线索。
说起那对玉观音,那是他当年倒卖一对玉佛时,从买主口中得知的。年轻人对买主出的低价很不满意,可买主说,这玉佛只值这个价,如果是那对玉观音,就算是高出这对玉佛一百倍一千倍的价钱他也肯出。什么玉观音竟这么值钱?顿时诱得年轻人两眼发绿,从此他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寻找……
这时有人告诉他,玉观音在安州一对老夫妇手里。那对老夫妇原是烈士陵园管理处的,如今虽已退休,但仍住在里面,老夫妇每天一早起来就要去陵园里清扫落叶,提供线索的人建议年轻人趁两位老人去扫落叶的空隙,进入老夫妇家中去偷玉观音。年轻人根本不屑去做小偷,他要大摇大摆地进入老夫妇家中,索要那对玉观音。年轻人这么做,是有“本钱”的。你看,他拎着一只皮箱,皮箱里有两样东西,一样是他费尽心思弄来的几捆钞票,另一样是一把装满子弹的手枪。年轻人为这次行动制定了两套方案。一套是“巧取”,就是先把钞票摆在老夫妇的面前,再施以花言巧语。另一套是“豪夺”,这是在巧取失败之后的备用方案,到时他将手握手枪,一枪一个,然后按照计划好的脱逃路线,迅速离开安州。年轻人清楚这对玉观音对他太重要了,得到它们,他不仅能立即摆脱困境,而且前途也将如同铺满了黄金和钻石一样璀璨夺目……
年轻人乔装打扮一番,冒充园区安检人员,顺利地骗开了老夫妇的房门。一进屋,他顿时感受到屋里充满了“玉气”。他听人说过,玉是天地间的灵物,即便隐于形,却难抑住“气”。年轻人按捺住心头的狂喜,装模作样地在屋里瞅了一圈,只见屋子收拾得整洁明亮,一尘不染,屋内种植的花草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再看那对老夫妇,虽然年岁已高,却是鹤发童颜,精神矍铄。
年轻人心里感叹道;只有这样的人家,才能藏得住玉观音,也只有玉观音那样的稀世宝物,才会使这户人家呈现出这样安谧祥和的气氛啊!
然而感叹归感叹,年轻人还是自负地认为,这样的稀世宝物只有自己才配拥有。他正想开口说明来意,一直坐在一边冷眼看他的老头却先说话了:“我看你不是来检查安全的。”
年轻人先是一怔,随即笑道:“怎么见得?”
老头微微一笑说:“你的目光闪烁、贼亮,安检人员没有这样的眼神。你的脚步轻快如猫,只有老贼才会有这样的步伐。再说了,安检人员又怎么会带你这样的皮箱?”老头说罢,嘴角带着嘲讽,就像一位资深的戏剧评论家,在点评一个三流演员的拙劣表演。随后,他侧头看着一旁的老妇人,好像在征询她的看法。
老妇人无声地点点头。
两位老人的话语和神态,使年轻人乱了方寸,他只得直言相告自己此行的目的,然后提起皮箱,搁在桌子上,打开,露出里面一沓一沓的钞票,在那花花绿绿的钱堆上面放了一把闪着幽幽冷光的手枪!
年轻人语气阴冷地说:“你们说得对,我不是安全检查员。我来,是要拿走那对玉观音。”说着,他一指皮箱,“这箱子里面有两样东西,你们可以任选其中一样,咱们就算成交了。”
老夫妇对视一眼,老妇人叹息一声,对老头说:“看来只有这样了。”说着进了里屋,从一个柜子里拿出一个精美的盒子来。
年轻人一看那盒子,再一嗅盒子散发出的淡淡馨香,不由得感叹道:“真是好宝贝啊!”
老头接过盒子,抱在怀里,问年轻人:“你是说这盒子是宝贝,还是盒子里的玉观音是宝贝?”
年轻人说:“这盒子是用整块紫檀木雕成的,这样大的紫檀木,树龄起码在千年以上。闻这香气,不燥不烈,淡如风,雅如月,这盒子应该也已在这世间历练了数百年……这盒子是宝贝,藏在里面的玉观音当然更是宝贝中的宝贝。”
老头微笑道:“听你这话,好像也是识宝之人。我来问你,你可知道这玉观音为何如此贵重?”
年轻人侃侃而谈起来:“这玉观音的玉料出自新疆和田,和田玉以白黄青墨为常见,血玉翠玉则极为罕见。而这对玉观音一为血玉观音,一为翠玉观音,据说是从同一块玉石上雕琢出来的,加之年代久远,因此被世人视为稀世珍宝。”
老头眯眼问道:“你就知道这么多吗?”
年轻人点点头。
“哪会这么简单!”老头说,“你只知其珍贵而不知其为何珍贵,宝物落在你这种人手里,等于明珠掉入泥淖!”
年轻人听了,以为老头不肯将玉观音给他,正欲奋身抢夺,却听老头长叹一声,吩咐老妇人道:“你去泡两杯茶来,我与他好好说说这玉观音的由来吧。”
老头示意年轻人坐下,说:“既然你想要得到这对玉观音,最好先把你那躁动的情绪收敛收敛,听我给你说说这玉观音的故事,你只有知道了它们的历史,才会明白它们的价值!”
年轻人本不想听,但见老头一副不说不肯罢休的样子,正犹豫时,老妇人端了两杯茶来,对年轻人说:“时候尚早,我们家也难得来个客人,他既然要讲,你就一边品茶一边听吧,何苦急在一时呢?”年轻人只得接过茶水,耐着性子坐下来。
于是,老头啜了一口清茶,说了起来。
2.将军与制玉者,乾隆年间,新疆和田有一条羊渡河,河流两岸分别居住着两个部族,他们互相通婚,世代友好。一天,有人突然发现在两个部族之间的河道上,布满祥云瑞气,由此人们断言,河道中必然有宝物出现。消息传到两个部族首领的耳中,他们立即组织勇士跳入河中进行打捞。
几经周折,宝物终于打捞上来了,那是一块哈密瓜大小的玉石。这玉非常奇特,一半血红,一半翠绿,血红那面,用手触摸一下,立刻感到温润无比,而翠绿那面,还没靠近,即可感到一股清凉,沁人心脾。一件宝物,两个部族,就纷争开了,你抢了去,我又夺回来,因为夺宝而展开械斗,死伤无数。
就在双方斗得难分难解的时候,驻扎边疆的一位将军把两个部族的首领召集到一起,说愿意主持公道,平息他们之间的纷争。
将军把那玉搁在桌上,看了半晌,连声感叹“好宝贝”,随后,将军抱起玉石,对两位首领挥挥手,说道:
“纷争已经平息,两位首领请回吧,愿你们今后世代友好!”
两个部族首领听了,愣了一愣说:“哪有你这样调解的,竟把玉据为己有,叫我们空手而回!”
将军笑着说:“我本想将这玉从中间割开,让你们各执一半,但是这玉浑然天成,若是割开,坏了宝物,后人必然骂我昏庸。若把玉判给一方,那没得到玉的一方必然还会想方设法争夺,纷争只会越来越大,仇怨也就越积越深……到那时,朝廷派我出兵平息,后果不堪设想啊!”
两个部族首领听得瞠目结舌。
将军接着说道:“你们原本是睦邻友好的部族,这块玉的出现使得你们反目成仇。现在我把玉拿走,你们不就没有争夺的目标了吗?不就可以重归于好了吗?”
不知怎的,这事却被乾隆皇帝知道了。乾隆听说那玉是稀世珍宝,便下了一道圣旨,命将军火速将玉带回京城,上呈朝廷。
一路上将军抱着玉石,长吁短叹,爱不释手。他的一位谋士见了,就给他出了个主意,说皇帝又没亲眼看见玉的大小,不妨做做手脚,从上面切割两块下来,制成两个玉观音搁在身边,做个留念。
将军一听大喜,在返回京城的途中,将军故意放慢行进速度,暗中派人四处寻找制玉高手。
经过一番明察暗访,谋士终于给将军带来了一位老者,将军一看老者的眼神和双手,就知道此人正是自己要找的制玉高手。于是他捧出那块奇玉,让老者从上面切割两小块下来,在三日之内为他雕琢成两个玉观音,事成之后许以黄金百两。
老者一见那玉,一言不发,转身就走。将军好生奇怪,赶紧叫人拉住他。
老者慌忙跪下说道:“此玉浑然天成,我若动了它,就是违了天意,将给小人和将军招来杀身之祸!”
将军抽出佩剑,冷笑道:“你若再借故推辞,杀身之祸就在眼前!”
老者无奈,抱着那块玉,一阵号啕大哭之后,便雕琢起来。
老者刚一下刀,只见电闪雷鸣,暴雨如注。老者不吃不喝,一刻不息地雕琢了三天三夜,那暴雨也一刻不停地下了三天三夜。
到了第三天傍晚,暴雨突然停止,云开雾散,西方天空出现了金光万道。这时,谋士来告诉将军,说老者已经将玉制好了,请他过去观赏。
老者的制玉手段果然高明,制出了两尊观音,一尊血玉观音,一尊翠玉观音,全都玲珑剔透,栩栩如生。
当天夜晚,将军给老者送去美酒,老者端起酒杯,泪流满面地说道:“没想到将军还算有点仁义,肯给老汉我留下全尸。”
将军面露哀伤,说道:“留下你,必然会泄露我偷料制玉的事情,我这么做也是不得已啊。”
老者躬身道:“临死前我有一事,求将军将我的尸体送回我家,嘱咐我的儿孙千万不可用棺材装殓,一定要浅土掩埋。另外吩咐他们,每日清晨必须到坟头拜我。”
将军大惑不解地问:“这是为何?”
老者说:“坏了宝物,违背天意,这么做只是为了向苍天谢罪。叫他们每日清晨到坟头拜我,是为了让他们记得我生养他们的辛苦。将军一定要嘱咐他们。”说完,老者举起酒杯一饮而尽,随即七孔流血,倒地身亡。
将军带着玉石回到了京城,可就在他捧着玉石上殿面见乾隆的时候,蹊跷的事情发生了——那块玉石突然在他手里碎成了粉末。
乾隆一见,好生惊奇,他也是爱玉之人,知道玉有“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十德,是天地间的灵物。一块好端端的稀世宝玉,怎么会无缘无故地碎成粉末呢?其中必有隐情。将军见玉碎了,顿时吓得魂飞魄散,没等乾隆发问,就跪倒在地,将他为了满足私欲如何偷料制玉、杀人灭口的事情一一招了。他边说边在身上掏来掏去,掏出了那两个玉观音。
两个玉观音呈送到乾隆手里,乾隆仔细一看,品相极差,根本不是出自和田的美玉,一怒之下,将两个玉观音摔得粉碎。
一块稀世宝玉,就这样在一瞬间灰飞烟灭,乾隆皇帝万分心疼,气恨交加,当即传旨,将那将军推出午门斩首示众……
年轻人听到这里,不由大笑起来:“老先生,你真会编故事啊。请你告诉我,那玉怎么会碎成粉末呢?”
老头说:“人活在这世上靠的是一口‘精气神’,这玉也是如此。玉若没了‘精气神’,连一块顽石都不如。那老者制活了一对玉观音,却坏了母玉的‘精’,损了母玉的‘神’,断了母玉‘气’。那玉是何等高洁之物,所以才会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成语流传下来。”
年轻人问道:“照你刚才所说,乾隆皇帝摔了玉观音,那你这盒子里放的又是什么东西呢?”
老头说:“乾隆摔碎的玉观音,不过是老者随身所带的样品。老者在制那对玉观音的时候,用雕琢下来的玉屑捏成了样品,它和制成的玉观音放在一起,几乎难分真伪。”
听到这儿,年轻人拍拍箱子,说道:“老先生讲的故事的确精彩,你已经讲完了,该是我们交易的时候了。”
“不,不,故事还没完呢,一块奇玉,传承数百年,怎么会只这点故事呢?”老头端起茶杯,啜下一口热茶,继续娓娓道来。
3.东鱼的喜怒哀乐,晚清年间,秦村有个读书人姓东名鱼,此人相貌堂堂,满腹经纶,人们都说他是个做翰林的料。但是他长到三十岁,也没有去参加过一次科举,不明就里的人以为他贪恋娇妻,而不想求取功名。
其实这天下哪有不想求取功名的男儿?东鱼为此也很苦恼,他苦恼自己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却不能离开家门。这是因为他父亲临终时交代过,嘱他务必遵照祖传规矩,每日清晨去老祖宗的坟前叩头。东鱼并不清楚这个规矩是从哪一代传下来的,可父亲临终时的遗言,东鱼自然不敢违背。
这天清晨,暴雨过后,彩虹映天,东鱼信步来到那老坟头前,一边磕头,一边想着老祖宗如何立下这般古怪规矩。正胡思乱想,眼前突然一亮,只见青翠草丛中露出两个小巧玲珑的玉观音。东鱼拿起一看,狂喜不已,他这才明白祖宗立下规矩的原因。
东鱼怀揣着两个玉观音急急回到家中,掩上房门,悄悄捧出来给妻子豆娘看。豆娘看了不屑地说:“不就是两个玉石观音么?又不是中了举,点了翰林,值得这样高兴吗?”
“你哪里知道啊,这可是价值连城的宝贝!真亏得祖宗这般煞费苦心!”东鱼告诉豆娘,他天天去拜的坟头里,埋的是一位制玉的祖先。这位祖先临终前要求子孙不得用棺材装殓自己,必须浅土埋葬,子孙们虽遵照办了,却一直不知道这位祖先究竟为什么这么要求。现在看来,这是因为他在死前吞了两个玉观音下肚。
豆娘问:“吞进肚子里的玉观音怎么跑到了你的手上?莫不是你掘了祖坟?”
“这就是这玉的神奇之处了。”东鱼告诉豆娘,他以前听父辈们闲谈,知道真正的宝玉是天地间的灵物,断然不肯深埋地下,更不肯与腐尸为伴,所以每到雷声响起时,宝玉就会
往泥土外面拱动,这就叫“通灵宝玉,应雷而动”。为了让后代早日得到这块宝玉,这位祖宗才要求子孙们把他不加棺椁,浅土埋葬,而且要他们每日清晨前来坟头叩拜,为的是不让宝玉被他人拾去。
“原来这样。”豆娘听了笑道,“现在你祖宗的目的已经达到,你也该去实现你的愿望,求取功名了。”
东鱼点头说:“那是自然,此番我去求取功名,必能如愿以偿。”
转眼秋试在即,东鱼动身之前备好酒菜,请来好友南郭。这南郭与东鱼是三代故交,两人又都喜好诗文,谈吐相投,故而义结金兰,亲如骨肉。南郭要东鱼专心前去应试,家中一切,有他照应,尽可放心。
临行前夜,东鱼和豆娘难分难舍。东鱼将两个玉观音中的翠玉观音交给豆娘,要她好好保管,不可轻易示人。
经秋试春闱,东鱼终于得中,并被钦点为知州,这次回家,待省亲过后,就走马上任。
回到秦村,东鱼先去拜了祖宗,随后回到家中,问豆娘那翠玉观音可在。豆娘见问,顿时泪流不止,说她在雎水关春社踩桥的时候,那玉观音被挤掉了。
“掉就掉了,哭有何用?”东鱼叹息一声,安慰道,“你且放宽心思,安排些酒菜,我去请南郭前来小酌几杯,感谢他对我们一家的照应。”
南郭欣然而来。菜肴十分丰盛,东鱼久别家乡,贪恋家乡美食,就特别嘱咐弄来家乡油泼辣子鱼,麻辣口水鸡以及产自茶坪的烧刀子酒。
东鱼和南郭开怀畅饮,笑谈自己高中的经历,听得南郭啧啧感叹,说东鱼真不愧人杰,他为有东鱼这样的好朋友好兄弟而感到颜面光彩。不料东鱼突然冷笑一声,乜斜着眼看着南郭,冷冷道:“你既当我是兄弟朋友,为何背地里向我捅刀子?”
南郭听了惊愕地问:“东鱼好兄弟,为何出此恶语伤我?”
东鱼腾地站了起来,将手中酒杯“叭”地一摔,冲过去一脚将南郭踹倒在地,大声骂道:“你这人面兽心的家伙,证据面前还敢隐瞒!”
南郭叫道:“有何证据说我害你,你且拿来!若拿得出来,不劳你动手,我自行了断!”
东鱼冷笑道:“今天的酒宴大家都吃得汗流浃背,为何却不见你有半点燥热的迹象?这是因为在你的身上,藏了属于我的宝贝!”东鱼说着伸手从南郭怀里拽出一个东西来,早已惊惶不定的豆娘一见是翠玉观音,顿时哀叫一声“悔啊”,就晕倒在地。
东鱼继续斥道:“这翠玉观音,玉气清凉,沁人心脾,人若随身佩带,就算在三伏天烈日下吃火锅,也不会出半点汗水。豆娘平时最不喜欢热闹,她怎会去雎水关春社踩桥那种人挤人的地方?又怎会在那里把玉观音丢了?我托付你照应家人,你却不顾廉耻,竟与我妻勾搭成奸,她将这翠玉观音作定情物赠送给你,却不想今日它让你露出了马脚!”东鱼越说越悲愤,他喘了一口气,继续说,“这还不算,豆娘对你说了这玉观音的来历,你以为我家祖坟里还有没出土的宝物,竟然丧心病狂地偷偷将我家祖坟也掘了!”
老头说到这儿,顿了一顿,做了个“请”的手势:“喝茶吧。”年轻人端起茶杯刚凑到唇边,心头猛然一惊,赶紧搁下茶杯,吞了口唾沫,问道:“后来呢?”
老头长叹一声:“劣迹败露,南郭无脸见人,触壁而亡。那豆娘也羞愧难当,悬梁自尽。东鱼万念俱灰,上任不到两年,就郁郁寡欢死了。临死前,他将一对玉观音送给了一位姓章的老仆人。”
年轻人也怅然若失地说:“祖坟被掘,爱妻背叛,好朋友也在背后捅刀子,唉……怎么会这样呢?”
老头说:“你且慢为他伤神,我再给你讲一个更加奇特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