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cat 6个月前 156次点击
甄小玉回到茅屋里,坐下来休息了一下,除了身上的痛处,人反倒儿累一阵后精神一些了,只是肚子又有些饿了,她想起那变味了的鸡肉。
犹豫纠结了许久,甄小玉还是将那鸡肉又拿出来,往锅里煮了好一会儿,再将水倒了,又洗了好一会儿,这才煮了吃。
虽然吃起来味道还是怪,但是强行将肉吃下去后,身体又有些力气。
这么下去不是办法,得想个法子去弄吃的。
站在院门往外看,这接二连三的院子,全都很贫穷,最好的院子也最多是泥糊的墙,真正好的房子,便是村头半山腰的那一排房子。
还能看到红墙绿瓦,柳树垂荫,这儿就是甄家院了,前身的老宅也在那一片,但如今已经被人占了。
甄小玉收回目光,心头毫无波澜,回头又收拾了一下院子,这才提着砍柴刀上山,在山头转了一圈,柴没有砍到,倒是捡了一些碎枝杆回来。
瞧着这村里人都穷,连山上的柴都砍光了,尤其是引火柴,刚才还看到一个村里人在地上扫落草,她连落叶都难以找得到。
好在她一个人生活,也用不了多少,勤快一些,还是能找得到柴的。
回到屋里,看到梁上挂着的剩下一点儿菜干,她打算晚上这一顿不吃了,留着明个儿早上吃,明天要不要去一趟城里寻生计。
道城是江华郡府城,算是江华郡里最繁华的城池,前身以前住甄家时,倒是时常出入,但多是坐的马车。
现在回想起,前身那个时候在捧杀中长大,带她参加城中大小宴席,都是去出丑的,如此一来就衬得甄家的其他堂兄弟姐妹们的出色,偏生前身还不自知,还特别喜欢参加宴席去吃好吃的。
前身是真的好吃懒做,又不懂收拾打扮,在甄家的名声就已经不好了,出嫁后就更不堪了。
正想着这些往事,甄小玉从记忆中找到一个线索,立即从陈旧的板床上下来,又去翻了箱子。
终于跟着记忆从里头翻出一叠五颜六色的纸来,这些纸张染色,是前身打小用来无聊时自处的一种娱乐爱好,也是前身母亲潘氏临终前特意教的。
经过这些年的喜好,眼前的这一叠纸是前身做的最满意的,原本打算新嫁之时,将这些纸送给钟秀才,算是自己的随嫁礼,也算是定情物。
奈何,新郎在成亲夜就不曾入这西屋,这纸也就没有送出去了。
看着床上一叠整齐的纸张,想着前身饿成皮包骨都不舍得拿去卖,她就觉得前身太可惜了,有些人不值得。
这些纸张里有厚的,有薄的,甄小玉从里头拿出一张薄的,想起自己平素没事时喜欢折纸手工活,于是点着火把子,试着折了起来。
半晌后,折纸成型了,放在手中是叠紧的折纸,展开是个葫芦状,轻轻一甩变成向日葵,顺手一翻折口便变成一朵大花。
极为简单的翻花纸折,由于这是染后的红纸,甄小玉只在边角上粘上了天蓝色的纸,所以不管翻花成什么形状也只有两种颜色,与她做的数色翻花不同。
甄小玉还是想试试将这些简易的翻花明个儿拿去街头试着卖,就眼前这情况,可不像小说里说的,上山就能捡到宝,或者直接捡个男人回来。
终归还是现实,她得自力更生,想方设法先填饱肚子,而眼前的这些五颜六色的纸张,是她唯一的出路。
做了半宿,做成了三十个翻花纸折,随后拿出一件旧衣粗针粗线的缝了一个布袋子,将折纸装入布袋里头,这才上床休息。
天堪堪亮的时候,甄小玉就起来了,为了能入城赶集,她后半宿也是半醒半睡的,生怕耽搁了时间。
换下原身最喜欢的半个月未洗的棉布长裙,穿上了原身看都不看一眼的补丁粗布衣裳,对着水面将干枯的头发一骨脑儿的梳成一个丸子,看着精神了不少的小脸,倒也能勉强见人了。
瞧着这长相,与自己前一世一模一样,就是太过稚嫩,目光无神,脸颊瘦得厉害,不过整体上看着干净整洁,她便放了心,这才背着布包出了门。
村里头也有人挑担入城的,也有下地干活的,有看到她的人都朝她指指点点,品头论足。
甄小玉不予理会,大步出了村,也不走入城的小官道,直接跟着挑担入城的人走的山间小道。
好在天色越走越亮了,她也不必担心害怕,走在山道上往下看还能看到小官道上赶着的牛车、驴车,也有马车。
果然小道要快的多,也不那么绕,十几里路,不到一个时辰就入了城。
到了道城城门,便出现一处牌坊,这儿有人歇脚,多是挑担的庄户,他们头上带着巾帻,身上补丁粗衣,抬起大袖一角扇着风。
本是秋天带着凉意,他们却走出一身的汗来。
甄小玉没有停留,直接顺着大流,不知不觉走到西市来了。
西市多是庄户做买卖的地方,这儿的行人穷人居多。
甄小玉在街头走了一圈,也没有看到几个能穿着不带补丁的衣裳,她也一直犹豫着没有将折纸拿出来卖。
转眼一个早上过去,甄小玉还走在街头,两边的面馆食铺早已经飘出油荤香气,她摸了摸饥肠辘辘的肚子,加快了脚步。
看着这如电视里古装片场般的画面,甄小玉心头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想她前一世能从打工者到合伙人,刚从学校出来的毛丫头到独当一面的分公司老总。
她就算来到这落后的古时代,也一定能重振旗鼓,再干出一番事业出来。
这么想着,甄小玉信心大增,路在嘴下,甄小玉开始四处打听,得知道城分四个城区。
西城区多是庄户们做生意的地方,而南城区却是县学之所,这儿住着的街坊也多是书香门第之后,东城区却是富绅最多的地方,房屋多以奢华为主,北城区却不太知名了,算是道城的原住民者居多。
甄小玉立即背着包袱来到了南城,她的折纸手工自是不错,但前身做的这些纸张也是极漂亮的,到南城区来,这儿多是书香门第之后,或许有人看中这纸张,连带的喜欢上这折纸翻花。
果然到了城南后,市场街头就完全不同了,安静了不少,叫卖声都少了,街头行走的也多是穿长衫的人,如这样的人不是秀才也是童生,或者是某位私塾夫子。
甄小玉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县学门前大街,看着道城县学四字,她脚步一顿,见里头有读书郎三三两两的出来,她立即打开了包袱。
甄小玉拿出折纸翻花,开始把玩,这些读书郎一出来后就看到她手上的东西了,一翻一个样,还有两种颜色,瞬间就吸引了众人的眼球。
转眼面前围了数人,看着甄小玉一眨眼将折纸翻花变成三个样,都惊呼出声,终于有人询问价格,甄小玉立即拿了一个折纸翻花送到对方手中,说道:“都是小女子平素的喜好,秀才公觉得喜欢,就看着给价钱便好。”
不得不说甄小玉是个会做生意的,她对这个时代的物价完全不懂,前身五谷不分,哪知道油盐酱醋要几何?
而她刚才一路走来,听了一耳,大概是一碗面有六文的,有十文的,大概是里头有没有放肉的区分,可见她要说出价格来,说高了怕人不要,说低了自己吃亏。
而开口就叫人秀才公,果然让这些人特别欢喜,不管这里头的人中没中秀才,但这一声称呼,足见她的尊重。
又当着这么多的同窗面前,不管给多少,都得掂量一下自己在别人面前的颜面,有了攀比,自然这价格不会太低。
这刚得了折纸翻花的秀才公显然是有些银钱的,腰间还别了一块玉佩,身上的衣裳也是棉布长衫。
于是,这秀才公拿出了十文交到甄小玉的手中,说道:“这纸瞧着很不错,就是薄了些,不过这翻花好看。”
随着这秀才公的夸赞,立即有人附和:“这颜色也挺不错,不知道怎么染上去的,平素在外头难得见了。”
你一言我一语的,越多人夸赞,就越多人买。
大部分给十文,也有给八文的,还有给十五文的,三十个翻花不过一个时辰,甄小玉就卖完了,转眼手中得了三百五十文,甄小玉可高兴坏了。
折纸翻花卖完,她拿起布包袱正要走,没想前头传来喧哗声,有人正在斥责,声音极大,却吸引了不少读书郎围过去。
若不是里头一把清朗的声音反驳了一句,甄小玉就差一点儿走了,因为听到这一把独特的带着坚毅的声音吸引到了她,便走过去看个热闹。
人群里,有位穿补丁衣裳的青年男子,披头散发的坐在一张破旧的小几前,小几上放着笔墨纸砚,细看下,他显然是在抄书。
有功名在身的秀才给人抄书,可当做小生意,还能赚些零花钱的,要是名气再好点的,抄的书还有人抢着要。
甄小玉挤入人群中,一眼就认出了此人,他虽没有了昨个儿的清爽,人显得颓废,但那眉眼却是独一无二的好看,即使这披头散发的糟蹋样子。
这就是昨日有过一面之缘的林溯,他明明改了名字,溯代表着逆境而生,他是想要改变的,可为何这副模样出现在县学外。
想必里头还有他昔日的同窗,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果然有同窗认出他,惊呼出声:“林大用?”
三个四个说了起来,甄小玉却看到他垂着的头下有着轻蔑的笑容,这不是她眼花,他真的轻蔑的笑了。
就在大家窃窃私语之时,一把声音打破僵局,“表哥为何要在这儿,城里那么多的地儿,你来这儿是何意呢?”
这声音与林溯有着明显的不同,清脆而尖锐,一听就不太舒服。
甄小玉朝那个人看去一眼,与林溯长得有些像,可是细看下却又不像的,此人看着稚嫩些,可长相显得有些刻薄些,不过,这一双丹凤眼恐怕是他们林家人的遗传,加分不少。
这个人大概就是林家那个小表弟,十六岁中秀才公,的确挺优秀,可是人品呢,就难说。
果然林杰的一番话,林溯有了动静,他抬头看向他,丹凤眼微微一眯,看得林杰脸色微变。
林溯终于开口了,却是没来由的一句:“你有什么资格说我呢?”
林杰一听面上有了愤怒,却有些敢怒不敢言似的,而随着林溯接下来的话,林杰的脸色彻底变了。
“考个秀才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何况你配么?”
众同窗听到这话,一脸的嘲笑,毕竟他才是没有考中秀才的那个人。
不过,都说这对表兄弟关系不太好,这不一见面就怼上了,可惜了,秀才可是有功名在身的呢。
所有人中,只有甄小玉听出了话外音,她看向林杰,就见林杰惊慌着脸,转身就走了。
甄小玉收回目光,没想对上林溯的眼神,那冷漠的带着轻蔑的眼神中,在看到她时明显的有些意外,但他很快将目光移开,更是立即起了身,收拾了摊位就走了。
甄小玉本想找个机会与他说上一句话,没想人太多,他走得也匆忙,转眼县学门前空了。
甄小玉准备离开时,忽然一辆马车停在了县学门前,本不想注意的,奈何上面下来的人,不正是昨天才跟她和离的钟伟么,脸上的巴掌印还能看到端倪,不仔细看不太明显。
而那车帘里伸出的一只素白小手,一看就是女子的手,钟伟还在马车边轻言细语的说了几句。
果然,这渣男已经有小三了,娶前身不过就是奔着甄家的藏书去的,真是不要脸。
倒是没有看到马车里的女子是谁,不过能坐马车的,想必也是有些地位的人,看着钟伟这满脸喜色的样子,是傍上了有钱有势的人了。
不然,就家里那几间茅屋,一下雨满院泞泥的样子,谁会受得了。
不过这一切都与她无关了,压下还受前身怨念引起的愤怒,甄小玉面色淡然的转身就走。
她要为前身争一口气,自己也要好好的活下去。
甄小玉赚了钱就回西市先吃了一碗面填饱肚子,六文钱一碗面,上头没有半片肉,但面的份量不少,能吃饱。
终于吃了一顿饱的,那面汤还在回味中,她这就背着布包袱到了粮铺前,首先将剩下的银钱买了粮食再说。
普通庄户多是吃杂粮,便是小米精面之类的,价格就有些高了,想这粗粮十文一斗,这小米精面却是十文一升,真是贵。
甄小玉没有犹豫,直接买的精面回去的,面粉可以做疙瘩汤,可以做面条,面条可以凉拌,可以做拉面、面片,每顿换着花样吃,可惜没有白米卖,想必也挺贵的吧。
买了两斗精面就花了二百文,再在杂货铺里简单的买了两副碗筷,一小瓶酱汁和醋,一斤盐,又花了七十文,这钱真是好用。
在西市街头摊位前花五文钱买了位老者卖的背筐,将东西全部放在里头,这才去了肉摊前。
看到肉,甄小玉都下意识的咽了咽口水,想她以前为了保持身材,多是素食,现在倒好,难得吃上一口肉。
肥瘦相间的肉是十五文一斤,肥肉拿来炸油的,却是二十文一斤了。
甄小玉买了两斤肥肉,花了四十文后,又盯上了那没有半丝肉的大骨头,肉摊东家倒是有眼力见,见她一身的补丁衣裳,不免动了恻隐之心,拿了三根大骨头给她。
“左右也没有什么肉,你拿去吧,下次再来我这摊前买肉。”
真是会做生意的东家,甄小玉道了谢,背着背筐出了城。
看到城门处的牛车和驴车,她有些犹豫,是花五文钱坐车回村,还是走山道小路回去?
最后舍不得那五文钱,她背着回去的,与来时一样走的山道,回去的路上没有什么人,她眼睛好使,还顺手在山道上捡了些柴禾带回去。
等到了太傅村,天都要黑了,一整天下来只在街头吃的那一顿面条,瞧着这身子,还是长身体的时候,这又是饿得前胸贴后背的,她只想回茅屋做吃的去。
只是入村后,她又成了众人谈笑的对象,十几年过去,谁还会记得她家的那点儿恩情,跟随的那些老仆人有的早已经归西,余下的也是底下的子孙。
前身当初在甄家被捧杀中长大,早就在村里头有些谣言,明明书香门第家的小姐,却是半字不识,反而丢了她太傅父亲的脸,倒不如地方举人出身的二爷家孩子。
那些堂兄弟姐妹,个个都比她出色。
甄小玉没有理会,穿过村里人的屋前小道,直接到了茅屋前,这茅屋边还有左邻右舍的,都是一排排建起的房子。
这会儿左邻右舍都有人推门出来一看,正是昨个儿闹家里来的那两对夫妻了,这两对夫妻正是钟伟的三叔一家和六叔一家。
对上左边邻居三叔钟大强家的婆娘王氏,那个说她偷了鸡的胖壮妇人,她没有什么好脸色,也不怕她们瞧见筐里的吃食。
到了茅屋前将背筐放下时,穿着粗布补丁衣裳的王氏就走过来了,朝筐里看了一眼,面上一惊,惊问道:“这些吃食又是从哪儿偷来的,真是不要脸,秀才公是要被你耽搁前程了的。”
甄小玉一听皱眉,她回头看向王氏,面色淡淡地说道:“你管我这些吃食从何而来,还有,我与钟伟已经和离,我以后做什么事都跟他没关系了。”
“和离?”
王氏一脸奇怪的看向她,感觉她说这样的话就像是疯了一样,很快王氏哈哈大笑,“我倒是巴不得你们和离,就你这样的,我钟家都蒙羞。”
甄小玉不想与她耍嘴皮子,提着筐进了门,随手就将破败的门关上,即使门框歪斜,也让王氏吃了一个闭门羹。
王氏一脸狐疑,显然根本不信甄小玉说的和离,而是转身奔走相告,多半说甄小玉又从外头偷了什么吃的,等会儿必定有人上门寻事的,且等着看热闹。
这一下秀才公将手抄的书给了他们,要帮着这懒妇赔银子,恐怕都困难,这些笔墨纸张可都是银钱,秀才公本就贫穷,难得再能买得起。
茅屋里总算清静了,她来到了厨房,昨天挑满的水缸,捡回来的柴禾,足够她今天用的。
等会儿吃饱了,就接着做折纸翻花,再睡一个早觉,明天接着入城。
瞧着这些薄纸张还能做不少,她就趁着这几日天气好,去街上买些薄白纸回来染色。
要做宣纸的工具,还存放在甄家宅院里,这茅屋家徒四壁,是不可能做得出纸张的。
不过染色却是方便的,她走山道时发现不少野花,各种颜色都有,她有前身的记忆,会采摘野花熬出颜色,染在白纸上再晒干就行了。
很快厨房里传来炊烟,茅屋外却有几个妇人时时盯着,等着有人上门闹事好看热闹,然而令她们失望了,直到茅屋厨房里传来面条香气,也没有等来闹事的人。
而这些妇人却闻到这白面的香味儿,早已经咽口水,刚要说话,这茅屋厨房里又传来炸荤油的味道,将这些妇人的口水都馋了出来。
三婶王氏,六婶伍氏,两人相互对视一眼,心想着这肉是从何处偷来的?
真是会吃,不过这懒婆娘平素不会做饭的,五谷不分的人,上一次偷的鸡连毛都没有拔干净就煮食,也不曾闻到这肉香味儿呢。
怎么一夜之间,这懒妇像变了一个样似的。
对了,她今个儿出门穿上了补丁粗衣,可人看着整洁多了,还将头发也梳得齐整,虽然是一个看不出名堂的发髻。
几双眼睛在茅屋外张望,而厨房里的甄小玉却是吃着油渣面,一脸的满足。
前身好吃却自己不学会做饭,害苦了自己,连偷吃都不知道藏证据,真是傻。
两大碗面条汤下肚子,甄小玉已经撑了,心情很不错,将碗筷洗了个干净,又将厨房里收拾一番,这才出来。
想知道后续,请看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