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吃肠肠肠肠肠地图,香!

4 小玉米 2年前 174次点击

原创

风物菌

地道风物 链接

2022-04-13 19:29

人生无常,红烧卤肥肠,

羊肠拌牛肠,大肠包小肠~

中国人吃肠,天下第一。我们对肠的热爱,早就刻在了文化基因里。

不信你看:你年少离家,步出羊肠小道,身后是父母牵肠挂肚;你满怀激情,行文荡气回肠,行事刚肠嫉恶,瞧不上那小肚鸡肠、脑满肠肥之货;你爱过,曾为TA柔肠寸断,却换来那铁石心肠;最后你饱经风霜、九曲回肠,归来一句感叹:人生无常,大肠包小肠。

图片 图形

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我看你的肠子坏透了。

图为油煎羊血肠。

有声讲座

图 / 视觉中国

成语、俗语,并不足以表达我们对肠的热爱。不信你看:山东九转大肠,四川江油肥肠,广东生啫脆肠,广西牛肠酸,内蒙羊血肠,外加“火锅三剑客”之鸭肠,扬州人的黑鱼肠……是不是听着就饥肠辘辘、无法抗拒?

图片 图形

管他猪牛羊、鸡鸭鹅,没有中国人不爱吃的肠。

图为涮鹅肠。

图 / 图虫·创意  摄影 / 林间盐

没错,肠子就是食材界的猛味核弹,吃货圈的至高信仰。那么问题来了,中国这么大,哪里的肠子最好吃?

道可道,肥肠道

名可名,肥肠名

肠圈之王,首推肥肠,也就是猪大肠。

图片 图形

不确定是肥肠选中了四川人,

还是四川人选中了肥肠。

图 / 图虫·创意  摄影 / f2.0

对肥肠的爱,四川人天下第一。从起早的一碗肥肠粉,到解馋的肥肠豆汤;中午来个干煸肥肠,再拼一份红烧肥肠,干湿两味;下午,买个锅魁肥肠解解馋,晚餐再来份凉拌肥肠清清口;宵夜吃火锅,当然要来个卤肥肠啦。

图片 图形

肥肠啊肥肠,Q弹又筋道;

烧烩煎炸卤,热炒锅里跳。

图 / 网络

肥肠翘楚,首推江油。地道的江油早餐,必须是肥肠、米饭、葱花醋汤三件套,肥肠喷香、米饭爽口、酸汤解腻,美味的三位一体。为了这肥肠,当地人会不惜工本,以盐、醋、老酒反复揉搓,直到肥肠腥臊气尽去,香气浸透每一寸皱褶。

图片 图形

蘸水肥肠,大肠也能仙气飘飘。

图 / 图虫·创意  摄影 / 盘旋

生猛的肥肠,也可以隽秀似水。成都蘸水肥肠,白肠漂浮在莲花白(卷心菜)汤里,干净得犹如仙女(肥版),不带一丝风尘气,简直是大肠圈的傻肥甜。如此轻口味,肥肠竟然怪味全无,只留蹦上天际的嚼头,搭配无比提味的秘制蘸水,妙哉妙哉!

图片 图形

九转大肠,五味俱在,风韵绝佳;

肠中君子,还要直挺挺地立起来。

图 / 图虫·创意  摄影 / 蓝太阳TNT

全国各地,也都深谙肥肠之道。

九转大肠,鲁菜门面。一段大肠,需要先煮、再炸、后烧、煨透,还要做成“肠套肠”,说是九九八十一转大肠也不为过。这九转大肠,五味聚合,口感兼具软糯脆韧,还要像树桩一样立起来——原本属于江湖的肥肠,瞬间转变身份,在庙堂之上顶天立地。

套肠,正所谓“肥肠的N次方”。

图 / 网络

若比“肠套肠”的功夫,福建人、江苏人都跳出来了,大写的不服。

套肠,难得一见的视觉暗黑系美食,简单说就是用肥肠填满肥肠,不浪费一丝空间;一口咬下去,不仅满足你对肥肠的N个愿望,还会满嘴流油、卤汁狂喷,真是此物只应梦中有,人间能得几回尝~(胡建人:什么,你说hui肠?)

图片 图形

禁止套娃,但肥肠请你使劲套。

图 / 图虫·创意  摄影 / 泺水居

莆田套肠,苏州套肠,并称套肠双杰。莆田套肠是“小肠套小肠”,做成甜甜圈的模样,嚼起来是一层层地弹射、爆开;苏州套肠,则是真正的“大肠包小肠”,先煮再炒,挂上浓油赤酱、亮晶晶的,甜鲜口的哟。

图片 图形

卤煮,老北京的味觉执着。

图 / 图虫·创意  摄影 / 小风博士

肥肠,真正的江湖人间之味,洋溢着彻头彻尾的平民主义。

北京住久了,卤煮自然成了心头好。它起源于南城市井,肥肠与火烧共锅,远远就能闻到烟火气息;肠油而不腻,饼韧而不粘,浇上一大勺蒜汁,满满一大碗荤腥加主食,齐活。

图片 图形

肥肠江湖,没有恩仇,只有快意。

图为宝岛台湾的大肠面线。

图 / 图虫·创意  摄影 / imagemore

一方水土一方食,一方食材一方味。肥肠,就是检验吃货友谊的标准。若你提到肥肠,对方两眼放光、激动不已,革命友谊确认无疑;若他扭扭捏捏、嫌弃不已,你就要反思:自己的交友原则,竟然禁不起肥肠的考验?

“你这条粉肠,好好味啊!”(粤语)

比起魅力四射的大肠,猪小肠就显得默默无闻。没办法,同为一条肠,小肠不仅体型娇小,口感还略逊风骚;若处理不好,不仅干嚼不动,还会有苦涩味,真正的厨圈杀手。

图片 图形

真是同肠不同命,小肠羡大肠啊……

图为东北烤脆肠,也就是小肠。

图 / 视觉中国

广东人呵呵一笑。“粉肠(小肠)嘛,啫一啫(jue)就好啦!”

啫啫煲,广东特有的烹饪法,适用于一切耐煮又难搞的食材。“生啫”就是在瓦煲底部,放满生蒜、洋葱、姜块等香料,上面铺好生食材、辅以足量酱汁,将瓦煲猛火加热、不加一滴水,依靠原料本身挥发的蒸汽来“啫”熟——我蒸我自己,绝对原汁猛味!

图片 图形

广式生啫脆肠,吃起来咔滋咔滋的。

图 / 图虫·创意  摄影 / 摄影师295

生啫粉肠,煲盖一开,滋滋地冒着热气,香得你心和舌头一起融化。被亲自蒸熟的粉肠,与酱汁、香料拌在一起,虽看似重口,实则厚味中带着一丝清爽,绝对的味觉跃动。难搞的猪小肠,就这样被广东人一顿操作,魔法打败魔法,实现了一场食材的自我征服。

四神汤,福建人也来凑个热闹,

茯苓、淮山、莲子、芡实加小肠,

简单又温暖的小巷味道。

图 / 视觉中国

猪肠江湖,无论大小,高手太多。中国这么大,还有西安的葫芦头,上海的草头圈子,贵州的安顺烤小肠……它们全都是一方霸主,就等着你尝一肠~

牛肠肠,羊肠肠

出得厅堂入厨房

猪肠,杂碎之王,地位无可撼动。但你若问谁是第二,牛党和羊党,可得好好争论一番。

图片 图形

牛肠耐嚼,羊肠脆弹,各有风韵。

图为襄阳牛杂面,牛味的狂欢。

图 / 图虫·创意  摄影 / 星尘

湖北襄阳,豪气十足的江湖之城,一大早就开荤。一碗襄阳牛杂面,香辣醇厚又刚猛,再配上一碗襄阳黄酒,就问你绝不绝?

襄阳牛杂面,十里飘香,

叫人止不住地咽口水。

图 / 网络

地道的牛杂面,汤底是浓厚的牛油汤,筋道的碱面伴着辣椒油,让香辣味顺着舌尖“嗖”一声直达灵魂;牛肠,被秘制卤料改造得略显酥软,细嚼还有些筋道,呼噜呼噜一碗下去,满头大汗、唇齿留香,奋斗的一天又开始了。

图片 图形

牛杂,广东人一生的白月光。

图 / 图虫·创意  摄影 / GJKent

往南走走,到了广东(又是你!),原本狂放的牛肠,就变得有些内敛。

你看,这泛黄街灯照着小推车,远看蒸汽腾腾,走近则是阿婆“咔嚓咔嚓”地剪牛杂;爽脆牛肺,弹牙牛心,坚韧牛肠,以及爆汁面筋、萝卜,淋上一点蒜蓉辣酱,简简单单,却令人食指大动。踢着人字拖,坐在破塑料凳上,用签子扫荡牛杂,这就是老广味。

据说,牛肠酸吃一次,就会爱它一生一世。

图 / 网络

同样一条牛肠,到了广西,就是满满的魔性。

贺州人的牛肠酸,先将牛杂切块,清汤煮至半熟;牛肠要特殊对待,半熟后以香料爆炒,再与一众杂碎汇合,加入酸汤和神秘香料慢慢熬煮,酸得能让人口水直下三千尺,疑是吃货落人间;出锅后,还有秘制酸酱打配合,绝对让你三月不知柠檬味。

牛肠酸,是一种层次极为丰富的酸,

仿佛酸辣甜咸四种滋味集于一身,

入口是酸,还会回甘,令人惊艳。

图 / 图虫·创意  摄影 / Kingson景荣

以上,是牛肠酸最原初的模样。因为制作繁琐、真的很酸,如今的“大众版牛肠酸”,多半是以酸汤卤制牛杂、搭配酸酱食用的简化版本,魔性程度降低了些。

我羊肠,必须拥有姓名!

整个大北方,都是羊肠的天下,快意又威猛。

青海羊肠面,里头的“双肠”。

图 / 图虫·创意  摄影 / 海峰

青海羊肠面,俗称“抓面”,重头戏便是两种相辅相成的羊肠——肉肠和面肠。肉肠,是将羊肉、羊杂剁碎后灌入羊肠;面肠,则是羊肠包着杂豆面糊。两种羊肠先烫熟,再加一系列调料干炒,直到它们外焦里嫩、香味诱人。

新疆面肺汤,羊肠的好伙伴。

图 / 图虫·创意  摄影 / 疆图

吃羊肠面,只需将备好的面条抓起,在牛骨汤里烫熟,再将羊肠放上、调佐料即可。每碗羊肠面,还要搭配牛骨酸汤,解腻又开胃。天寒地冻之时,来上这样一碗面,保证你从头顶暖到脚底。

羊筏子,甘肃一带的羊杂血肠。

摄影 / 李亦

青海羊肠,还算小清新。甘肃羊筏子,才是更生猛的存在。

别误会,不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在张掖一带,“羊筏子”(也叫发子)是一种羊杂血肠:先把羊肠吹鼓,再将羊杂碎塞进去,之后灌入羊血,以羊油煎炸而成,食用时还要搭配蒜汁……这生猛的味道,你想象一下,绝对的人间刺激。

与上面的几位选手相比,

羊杂汤突然显得很隽永……

图 / 网络

羊肠啊,终究是生猛之物。爱它的人,都是大侠。

别急,还有鸡鸭鱼的肠子呢

中国人吃肠,包山包海。相比体型硕大的家畜,家禽易养、鱼鲜易得,向来是最亲民的肉食;它们的杂碎肠子,自然也是鲜妙异常。

已隐藏音量控件

是火锅之外的鲜爽干饭神器。

图 / 汇图网

先说鸡肠,它通常与鸡杂混合出现。重庆著名的黔江鸡杂,先让鸡肠等一众原料,在泡菜坛里待一阵,褪去腥气后交给泡菜、泡椒,下锅急火快炒,让酸爽与热辣包裹鸡杂,再加些鲜蔬点缀,便是江湖菜中的米饭杀手。

糊羹,南昌话也做“福羹”,

一锅诚意满满的大杂烩。

图 / 网络

糊羹,老南昌人放不下的故乡味。将鸡杂、腊肉、香菇、腐竹等一众杂料,翻炒后倒入鸡血汤,撒辣椒末和其他佐料煮沸,最后加入灵魂——红薯粉,一锅南昌糊羹就做好啦。这一碗碗鸡杂羹,不仅能解馋,更是南昌人逢年过节必吃的“福菜”。

鸭肠,重庆火锅“老三样”之一,

也是烧烤摊里的常客。

图 / 图虫·创意  摄影 / 仙人板板

鸭生于水中,鸭肠自然与汤水更配。山城重庆,火锅便是鸭肠的最佳归宿,它天生脆嫩,红汤中稍一加热,肠身卷曲便要速速捞起,再迫不及待地放入口中,只听那声音咔滋咔滋,只觉那身板按摩着你的牙床,美妙啊……

鸭脚包,在酒楼里也叫“鸭扎”,

因做工繁琐,如今已不多见;

下图为“鸭肠绳”,可以吃的绳子。

图 / 图虫·创意  摄影 / 明天会更好、金子涵

鸭肠坚韧,甚至能做“可以吃的绳子”。

广东珠海,有一味小吃鸭脚包,先用卤好的鸭掌打底,在掌窝中包入叉烧,搭配肥美鸭肝,再用鸭肠做绳,捆好送入烤箱。烤好的鸭脚包,鸭掌脆爽、鸭肝缠绵、叉烧浓郁,外加富有弹性的“鸭肠绳”,那口感丰富得难以形容,留给你深夜里流着口水,慢慢想象。

鱼肠,多半要与辣味相伴。

图 / 图虫·创意  摄影 / 八手一脑

下一位,是经常被嫌弃的鱼肠。只要努力的方向对了,鱼肠也能实现价值飞跃。

扬州名菜,“将军过桥”,将一条黑鱼烹制成一炒一汤。炒黑鱼片不出奇,重点是这黑鱼汤:黑鱼脊背开刀,鱼头、鱼皮、鱼骨、鱼肠一样不少,连成一片、互为披挂,犹如“黑将军”的盔甲;鱼汤上桌,鱼肠等汤料要额外捞出、搭于竹桥之上,便是“将军过桥”。

老北京炸灌肠,似肠肥肠,蒜香异常,

实则是物质不丰时代的解馋创造。

图 / 视觉中国

另一种努力的方向,就是把不是肠的东西,做得像肠。

老北京炸灌肠,没有肉、没有肠,青灰色的淀粉坨坨,切片炸熟、蘸蒜汁吃,适合闲来下酒解解馋;客家牛肠粄,形似牛肠、大米制成,白白嫩嫩滑溜溜,浇上佐料和香油,冰冰凉凉还解暑;广东猪肠粉,老西关传统味道,将米粉皮卷成长条,弹牙又喷香。

大肠包小肠,黄色的米肠,红色的肉肠。

图 / 图虫·创意  摄影 / 健忘的行摄世界

问题又来了:被当梗用的“大肠包小肠”,究竟是个啥?

它是宝岛台湾的夜市小吃,将比较大根的糯米肠(肠衣塞糯米),和比较小根的台式香肠(风干猪肉粒+烧酒,灌入肠衣)共同烤制,再将糯米肠剖开、夹着香肠,配点大蒜、酸菜、甜辣酱,就是大肠包小肠啦。

看起来有点邪恶的海肠,

算不算是一种肠?

图 / 视觉中国

猪牛羊、鸡鸭鱼、真肠假肠,都是美味日常。中国太大,好吃的肠子太多,一文实在写不下,若没写到你爱的肠,请各位高抬贵筷,一起把酒言欢、互诉衷肠。

毕竟,因为肠子很好吃,吃着吃着话匣子就开了,所以叫互诉衷肠呀~

都看到这里了,不打算来碗肥肠面吗?

这次我们把这地道的川渝味“打包”过来,做了这一款重庆红烧肥肠面。它尤其令人惊喜的地方是,有50g足量肥肠,是有肥肠的真·肥肠面!肥肠经过了8小时精心熬制,每一口都有爆浆感。宅在家里的日子,能吃到这样饱满的肥肠面,简直是太幸福了!

文 | 水水

文字编辑 | 水水

文章首图 | 图虫·创意

首图摄影 | C大调

封图 | 图虫·创意

封图摄影 | F777EN

本文系【地道风物】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共 2 条评论
小玉米 [楼主] 2年前
0 

我又来发吃的

0 

添加一条新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表评论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