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远洋 1个月前 134次点击
脑卒中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在不断增加。在我国,脑卒中是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脑卒中而死亡的人数约占总死亡人数的20%左右。
脑卒中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血管性因素
1.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的病因。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血管狭窄、堵塞,影响脑部血液供应。
2.脑血管畸形:如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等,可引起脑出血或脑缺血。
3.脑动脉瘤:动脉瘤破裂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
4.其他因素:肿瘤卒中、炎症、寄生虫病等。
二、血液成分异常
1.高血压:长期高血压可使脑血管壁受损,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2.高血脂: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成分过高,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3.糖尿病:高血糖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4.血液黏稠度增加:如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等,可使血液流动缓慢,容易形成血栓。
三、心脏疾病
1.心房颤动:心房颤动时,心脏内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随血流进入脑部血管,引起脑栓塞。
2.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后,心脏内的附壁血栓脱落也可导致脑栓塞。
3.心脏瓣膜病:如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脱垂等,可引起心源性脑栓塞。
四、其他因素
1.吸烟:吸烟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2.酗酒: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血压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3.肥胖:肥胖者易患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从而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4.缺乏运动:缺乏运动可导致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5.遗传因素:某些遗传因素可能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例如,家族中有脑卒中患者的人,其发病风险可能会增加。
脑卒中的预防
1.健康生活方式
(1)合理饮食:减少高盐、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低脂肪蛋白质的摄取。
(2)适量运动:坚持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结合力量训练。
(3)控制体重:保持合理的体重指数(BMI),避免肥胖。
(4)戒烟限酒:吸烟会增加脑卒中风险,应尽早戒烟;限制酒精摄入。
2.控制危险因素
(1)高血压:定期测量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糖尿病:控制血糖水平,定期监测血糖,合理饮食和运动,必要时使用降糖药物。
(3)高血脂:控制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可通过饮食调节、运动和药物治疗。
(4)心脏病:如房颤等心脏疾病患者,应积极治疗,预防血栓形成导致脑卒中。
3.早期筛查,发现危险因素
头颅CT血管造影(CTA)或头颅MR血管成像(MRA)筛查,早期发现脑动脉瘤和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病变。
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家族史人群的早期筛查。
脑卒中的诊治
1.早期识别
(1)突然出现的面部、手臂或腿部无力或麻木,尤其是一侧身体出现问题。
(2)突然出现的言语困难或理解障碍。
(3)突然出现的单眼或双眼视力模糊或失明。
(4)突然出现的头晕、平衡失调或行走困难。
(5)突然出现的剧烈头痛、恶心、呕吐,且无明显原因。
(6)突然出血意识障碍。
2.紧急处理
(1)保持冷静,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2)让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
(3)解开患者领口、领带、腰带等束缚物,保持呼吸通畅。
(4)不要随意搬动患者,以免加重病情。
(5)若患者有抽搐,可用筷子等硬物垫在上下牙齿之间,防止咬伤舌头。
3.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会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
(2)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磁共振成像(MRI)等,可帮助确定脑卒中的类型和部位。头颅CT血管造影(CTA)或头颅MR血管成像(MRA)筛查,早期发现脑动脉瘤和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病变。
(3)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糖、血脂等检查,以了解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原载于“今日闵行”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