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春·长沙

4 小玉米 2个月前 129次点击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1925年创作的一首词。内容如下: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上阕主要写景,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借秋景以抒发革命激情;下阕侧重抒情,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抒写昂扬的意气和豪迈的激情。

《沁园春·长沙》创作于1925年秋。其创作背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革命运动的发展:当时,全国工农运动形势高涨,震惊世界的“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遍及十几个省,各种形式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正风起云涌地开展着。革命形势的蓬勃发展为毛泽东创作这首词提供了重要的时代背景和精神动力,也使他对国家的命运和革命的前途充满了信心和期望。

个人经历与工作:1924 年 12 月,毛泽东因工作繁忙积劳成疾,带着夫人杨开慧、长子毛岸英、次子毛岸青由上海回到湖南韶山养病。在养病期间,他积极从事农民运动,几个月内组织了二十多个农民协会,对地主进行了增加雇农工资和减租的斗争。这使他对农民的力量和革命的基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躲避追捕与故地重游:毛泽东在韶山领导农民运动引起了当时湖南省省长赵恒惕的紧张,赵恒惕决定派兵捉拿他。1925 年 8 月 28 日,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毛泽东趁着夜色被用轿子抬出了韶山冲。之后他来到长沙,长沙是他求学和早年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在这里他留下了许多足迹与回忆。此次故地重游,他到岳麓山和橘子洲,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对革命道路的思考:在这样复杂的局势下,毛泽东积极思考和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与方向。这首词既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民族前途的思考,也展现了他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目前还没有评论
添加一条新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表评论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