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城市繁华喧嚣 3周前 81次点击
清朝乾隆年间,海阳县有个人名叫赵殿臣,父母去世得早,给他留下了一大笔家产。
他因从小缺乏管教,和一群狐朋狗友混在一起,心思全在吃喝嫖赌上,二十多岁还没有娶妻。
他好赌成性,经常一掷千金,田产房屋全都变卖了,后来甚至连饭都吃不上,那些所谓的朋友全都躲着他,无奈之下只能去做贼。
他每次潜入别人家里,见到什么就偷什么,要是实在没有值钱的,连破衣服床单都要带走。
这天傍晚,赵殿臣偶然间路过一个村子,正寻找下手的目标,忽然看到前面有户人家,只有几间茅草屋,院墙塌了大半,屋里却亮着灯,心想:“你这不是引诱我去偷吗,不偷你都对不起你。”
他见四下无人,立刻跳进院子,推开房门一看,房里一个人都没有。
他忽然觉得这户人家非常熟悉,以前好像来过,仔细一想,是之前经常和他一起去赌的周三喜家。
周三喜也嗜赌成瘾,所以家里几乎一无所有,他啥值钱的都没发现,只看到里屋的炕上有一个婴儿,这时睡得正香。
他见是个男孩,本着贼不走空的原则,迅速抱着孩子离开。
赵殿臣一边走一边想怎么处置这个孩子,无意中路过一个村子,这个村子他经常光顾,所以对村里的情况非常熟悉。
他想起村里有个财主名叫钱彦璋,有万贯家财,四十岁了还没有儿子,又纳了两个小妾,也没生下一儿半女,急着想要孩子,说不定能把孩子卖给他。
这时天还没黑,他来到钱家门前时门还开着,对看门的说有要紧的事要见钱彦璋,看门的不肯通报,他就在门前骂骂咧咧。
管家拿他没办法,只好去通报。
钱彦璋早就听说他是有名的贼偷,而且无赖成性,要是得罪了他,肯定会找机会报复,于是让管家把他请了进来。
赵殿臣一见到钱彦璋,立刻抱着孩子跪下,挤出了几滴眼泪,说道:“我叫赵殿臣,也曾是个财主,年轻时一时糊涂,被人引诱去吃喝嫖赌,把家产都败光了。
如今我的媳妇得了重病去世,留下不满周岁的儿子,我穷得连给媳妇下葬的钱都拿不出来。
听说钱老爷大慈大悲好做善事,我现在实在没钱养这孩子,想把他送给老爷,只求老爷赏几两银子,让我给媳妇入土为安。”
钱彦璋正愁没有儿子,闻言大喜,立刻答应收下孩子,可又担心他拿了钱不认账,让他立下字据。
赵殿臣当然愿意,随即写下了一张字据,拿了十五两银子离开。
周三喜早上拿着借来的一吊钱去买粮食,被朋友拉着去赌,直到把一吊钱全都输光了,才垂头丧气回到家。
他家已经揭不开锅了,媳妇正等着他买粮食回来,没想到他竟然又把钱拿去赌,气得媳妇抱着孩子跟他大吵大闹。
周三喜自知理亏,骂不还口,等媳妇骂累了,说想再去三叔家借点粮食,可又怕三叔不肯,想让媳妇跟着一起去。
媳妇无奈,把儿子哄睡着,跟着他去三叔家,因为离三叔家不远,顺手把儿子放在床上,也没有锁门。
可是没想到,就离开的这一会儿的功夫,儿子就不见了。
夫妻俩急忙找村民打听,有没有看到有谁进过他家,可当时正是做饭的时候,村民们都说没有注意。
夫妻俩又恳求亲戚和村民们帮忙寻找,找了好几天还是没有消息。
周三喜丢了儿子这事,很快传到了钱彦璋的村子里,钱彦璋也怀疑这孩子有可能是赵殿臣偷来的,可他实在舍不得,所以宁愿相信孩子就是赵殿臣亲生的。
赵殿臣因为偷东西多了,在县里几乎人人喊打,后来他又偷了一个举人家,举人告到县衙,知县派人四处缉拿,他再也待不下去,只得逃往他乡。
钱彦璋给孩子取名叫怀仁,当亲儿子看待,特意请了奶娘照顾,并且嘱咐家里知情的仆人丫鬟,绝对不准把他的身世透漏出去。
让钱彦璋没想到的是,之后的几年,两个小妾接连怀上了孩子,而且都是儿子,他认为这都是怀仁带来的好运,对他更加宠爱。
他特意请了先生到家里来教三个儿子读书,怀仁特别聪明,一学就会,反而是他的两个亲儿子资质一般。
怀仁长大后又孝顺又懂事,还特别会做生意,在他的帮助下,钱家的生意越做越大,成了县里最大的财主。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虽然钱彦璋极力隐瞒,三兄弟更是情同手足,可怀仁的身世之谜还是悄悄传了出去,县里人议论纷纷。
此时钱彦璋已经六十多岁,担心百年之后,兄弟几个会为了家产反目成仇,决定趁现在自己还能动,把家产平分给三兄弟。
分完家产后,他又把赵殿臣当年写下的字据拿给怀仁看,说道:“别人的肉安不到自己身上,你肯定也听到了一些风言风语,不如早点把实情告诉你,免得你以后怪我。”
他把当年的情形仔细讲了一遍,又将周三喜丢儿子的事也一并告诉怀仁,说道:“我也不知道你的生父到底是赵殿臣,还是周三喜,这事只有赵殿臣最清楚,可惜他早已离开本地,是死是活谁也不知道。
我从小把你当亲生儿子看待,对你的宠爱甚至超过了你的二弟三弟,咱家能有如今的局面也都是靠你,你早已报答了我的养育之恩,将来是否要认祖归宗,全凭你自己做主。
我之所以现在就分家,是怕你们兄弟将来为了钱财反目为仇,要是以后他们做的有什么不好,你这个做大哥的可要多担待,不要跟他们计较。”
怀仁听到这里早已泪流满面,说道:“父亲对我恩重如山,没有父亲就不会有我的今天,养育之恩我这辈子都报答不完,如果将来两个弟弟想要我的这份财产,我一定如数还给他们。”
钱彦璋闻言老泪纵横,父子俩抱在一起嚎啕大哭。
两年之后,钱彦璋因病去世,三个儿子为父亲风光大葬,按照遗愿将家产平分,两个弟弟没有半点异议。
此时钱怀仁已经靠捐纳做了监生,想早点弄清楚自己到底是谁的儿子,四处寻找赵殿臣的下落。
又过了几年,赵殿臣突然回来了,此时的他依然孤身一人,穷困潦倒,怀仁把他接到家里,询问自己的身世。
赵殿臣说怀仁是他的亲生儿子,怀仁半信半疑,这时周三喜听说赵殿臣回来了,来找他要自己儿子。
赵殿臣年纪大了无依无靠,当然不肯说实话,周三喜质问道:“你把孩子卖给钱老爷那天,我儿子正好丢了,哪有这么巧的事?况且你的底细我知道,你年轻时吃喝嫖赌,从来没有娶过媳妇,哪来的儿子,怀仁不是我的儿子,还能是谁的?”
赵殿臣继续抵赖,周三喜一怒之下把他告到县衙。
听说周三喜把赵殿臣告了,怀仁来到周家劝道:“既然这事说不清楚,二位老人家就不要争了,你们都是我的父亲,不如都到我家去,我给你们养老送终。
我自幼在钱家长大,父亲辛辛苦苦把我拉扯大,对我恩重如山,两个弟弟也把我当亲大哥看待,不管你们谁是我的生父,在我心里,他都是我最尊敬的父亲。
别人只有一个爹,而我有三个爹,这是上天对我的恩赐,你们都是我的父亲,就不要再争了。”
周三喜见怀仁肯把他接到家里赡养,非常高兴,立刻到县衙撤了诉。
怀仁把周三喜夫妻和赵殿臣都接到家里悉心奉养,两个老汉以亲家相称。
钱怀仁后来做了官,对两个弟弟十分照顾,在弥留之际,把两个弟弟都找来商量,希望能埋进钱家祖坟,两个弟弟帮他完成了最后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