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永远有多远 17小时前 163次点击
说起电话提示音,大家都不是非常陌生,但是你有仔细去研究过电话提示音所传递的含义吗?或者说你有去研究过电话提示音的发展历程吗?估计很多人可能连电话提示音是什么都不知道,举个例子,比如“您好,您拨打的电话是空号,请核对后再拨”或者“The number you have dialed is not in service, please check and dial again.”,这些电话提示音能够向主叫用户传递关键的通话状态信息,比如空号、关机、战线、欠费停机、不在服务区、通话余额不足等。
电话提示音的历史与电话本身的诞生息息相关。电话的发明可以追溯到1876年,由美国发明家亚历山大·贝尔所创造。当时的电话结构非常简单,仅由话筒和听筒组成。我们人说话产生声波,声波被话筒接收传回电话,电话通过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流,这些电流沿着导线传送至远方,最终在接收端通过膜片的振动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通过听筒或免提播放出来。在电话的初期阶段,并没有现代化的语音提示音,而是依赖人工操作。这也就意味着你必须通过接线员来完成电话的接通,接线员手动连接线路进行呼叫。
直到20世纪40年代,自动电话交换机的出现才使电话系统具备了基本的信号音功能。常见的信号音如拨号音、忙音等,主要用于告知主叫方电话系统的工作状态,随便说一个例子,拨号音提醒用户可以开始拨号,而忙音则表示对方线路正在使用。尽管这些信号音能提供基本的通话状态信息,但它们仍旧是机械性、简洁的音调,语音提示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还是显得遥不可及。
在1960年代,贝尔实验室的双音多频(DTMF)拨号技术为电话系统带来了突破性变化。DTMF技术利用不同频率的组合产生不同的音调,成为电话内部通讯的“代码”。这种技术不仅使电话能够实现按键操作,还能提供诸如查询、转接客服等交互功能。但在此阶段,语音提示音仍未出现,电话系统的状态反馈仍主要依赖于简化的信号音。
真正的语音提示音则是通信技术进步和用户需求增长的产物。随着通信网络的扩展及用户数量的增加,简单的信号音逐渐无法满足用户对于更直观、明确的通话状态反馈的需求。特别是当主叫方拨打无效或不可用的号码时,语音提示音能够比传统的信号音更为清晰地传达信息。同时,数字技术与语音合成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语音提示音的普及提供了技术支持。到20世纪90年代,运营商开始在通信服务中加入语音提示音,诸如空号提示、关机提示等逐步成为通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些语音提示音极大地方便了用户,使得通信过程更加流畅,且无需再通过繁琐的步骤来确认通话状态。关于这个语音提示还有一个插曲,说的是当时在录制语音提示的时候,录音员要在录音厅里待上一天,说上100遍以上同样的语音提示,“您好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您好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您好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力求用最温柔,最亲切,最好听的声音来为用户提供服务。
电话提示音不仅在形式上日益丰富,在信号标准上也有严格要求。以常见的几种信号音为例,拨号音的频率为450±25Hz,发送电平为-10±3dBm0,表示可以开始拨号;忙音同样频率,但信号时长为0.35秒的持续音和0.35秒的断音交替,发送电平也为-10±3dBm0,提示对方电话占线;回铃音的频率与拨号音相同,时长为1秒铃声和4秒断音交替,表示对方电话正在响铃;空号音则通过不同频率、时长的信号反复播放,用以提示拨号号码无效。通过这些标准化的信号音,不同的电话设备和通信网络能够确保准确、稳定地传达信息。
在此,小编花了很长时间去找到了这些电话语音提示音,可能不全,和大家分享一下。
PS:本帖仅供娱乐。
来源:B站
6
我好像听到了讯飞的小烟的声音
那是联通家的,中文是小燕英文是凯瑟琳
我天真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