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博主爱看央视新闻夜读 11小时前 52次点击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综合健康时报、科普中国
走路,作为一种简单易行且性价比极高的锻炼方式,成为很多人的首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每天适量增加走路步数不仅能促进健康,还能延长寿命!
然而,有不少人担心:多走路真的不会伤膝盖吗?究竟走多少步,既能有效锻炼身体,又能避免损伤膝关节呢?
01
每天走这个步数,有利于保护膝关节
2025年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研究团队发布了一项研究,探讨了“每天走路步数与膝关节骨关节炎”之间的关联,并发现了最有利于预防膝关节疾病的步行量。
研究显示,每天大约走8000步,对于预防膝关节疾病最为理想。
这种强度和数量的步行不仅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稳定性,还能有效减轻关节负担。然而,当步数超过8000步时,对关节的益处将不会再增加。
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主任医师孙鲁宁也介绍,走路的步数不是越多越好,要因人而异,适度的运动量才是最好的。
■对于平时几乎不运动的人,走路过多很容易导致膝盖受伤和膝盖疼痛。
■一些肥胖的人由于体重过重,如果走得太多,关节更容易磨损,可能引起膝关节疼痛。
02
每天走8000步有很多好处
除了要考虑膝关节,还有研究显示,每天走8000步还有很多好处——
每天走8000步,降低死亡风险获益大
2022年《柳叶刀-公共卫生》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不同年龄人群的最佳行走步数,降低死亡风险获益最大——
■18—60岁最佳步数:8000—10000步;
■60岁以上最佳步数:6000—8000步。
每天走8000步,降低高血压效果理想
2021年发表在《临床高血压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快走坚持3个月后,大部分人的血压下降了2—3毫米汞柱左右。对于高血压患者,每天快走4000—8000步对于降低高血压可达到理想效果。
每天走8000步,降低6种慢性病风险
2022年《自然·医学》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走8000多步,可以降低6种慢性病发生风险,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肥胖症、2型糖尿病、高血压、胃食管反流病、重度抑郁症。
03
什么时间走路对健康益处最大?
走路锻炼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如果想要拿出固定时间锻炼,更推荐每天下午6点以后锻炼。
2024年《肥胖》期刊上发表了一项研究发现,一天中最佳运动时间是每天下午6点以后,此时进行运动最有利于降低血糖。
同时,每天下午6点以后运动对健康益处最大,可以把心血管疾病、微血管疾病、全因死亡风险降到最低。
建议走路锻炼前进行热身,锻炼时需要摆臂。此外,选择适宜的鞋,避免受伤。
04
哪种走路方式不适合老年人?
要特别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健康”走路方式都适合自己。尤其是对于老年人,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来进行。
■走鹅卵石路不适合糖尿病、跟痛症和扁平足患者
有些中老年人喜欢走石子路,散步走一走、饭后踩一踩,认为有益于身体健康。尽管有研究表明,走石子路有助于增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的调节功能,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这项运动。
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对于冷、热、压力的感觉不大明显。当走石子路时,如果脚不小心被刮伤,就会造成皮肤破损,从而容易导致脚部感染。
跟痛症患者也不适合走石子路。脚底疼痛多数是由脚底跖腱膜炎造成,而跖腱膜炎常由对足部有额外应力的活动引起。如果这种情况下还坚持走石子路,只会加重病情。
此外,扁平足患者如果在石子路上行走,很容易造成足部组织损伤。
■倒着走,弊大于利
很多老年人认为“倒走1步可以超过正走10步”。倒着走或倒着跑的确能刺激到不经常活动的肌肉,也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平衡力,但并不是所有老年人都适合“倒着走”。
倒着走容易摔倒,而摔倒对于老年人来说尤其危险。严重者引起骨折,甚至导致更为严重的损伤。
对于膝关节有炎症患者,如果经常倒着走,有可能会加重膝关节不适。因为在倒着向后迈步时,为了保持身体平衡,膝关节常常不自主地伸直支撑,对膝关节产生较大的冲击。因此,如果老年人本身就有膝关节疼痛或炎症,最好不要尝试倒着走。
转发,让家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