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霜雪萤灯 2天前 162次点击
2025年3月27日,谷歌正式宣布终止Android开源项目(AOSP)的公开维护,这一决策标志着自2007年以来持续18年的Android开源策略发生根本性转变。根据官方声明,谷歌将采取分阶段实施策略:立即停止AOSP公开分支的代码更新;中期关闭持续集成工具链及Gerrit代码评审系统;长期仅保留供GMS协议厂商使用的闭源内部分支。不过,谷歌仍将履行Linux内核等组件的GPL协议义务,但Apache - 2.0/MIT许可下的框架层代码将不再保证开源更新。
谷歌此举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成本控制,AOSP维护涉及庞大的代码规模和复杂的全球协作,2024年维护成本高达8.3亿美元,闭源可简化开发流程,将资源转向AI大模型等新领域;二是加强对生态的掌控,通过闭源迫使厂商签署GMS协议,提高广告分成比例,预计每年增收50亿美元,还能让非认证设备厂商回归谷歌生态;三是应对政策和技术竞争,闭源可降低欧盟《数字市场法案》对应用侧载等开放要求的影响,巩固谷歌在移动生态的垄断地位,同时减少代码透明度,降低开源社区对谷歌决策的影响。
这一决策对不同厂商产生了不同影响。对于头部厂商,如小米、三星等,因已签署GMS协议,短期内系统更新稳定,基于AOSP开发的国产系统也可继续使用现有代码库,但未来系统功能更新需跟随谷歌闭源分支的节奏。对于中小厂商和非认证设备商,日子则不好过,没和谷歌签约的厂商拿不到最新代码,要么支付授权费,要么使用旧版本系统,产品性能会落后,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甚至可能被市场淘汰。
此外,该决策还对开发者生态和用户体验等方面产生了冲击。第三方ROM开发者失去官方代码支持,刷机产业链濒临崩溃;应用开发者长期可能面临更统一但封闭的开发环境。普通用户使用主流品牌设备短期内无显著影响,但中小厂商设备可能因更新延迟成为安全漏洞温床,刷机用户将面临技术障碍,第三方ROM的安全补丁更新停滞,设备易受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