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亮指挥官 1天前 82次点击
嗨,伙伴们好呀,这里还是守指月,我也还是你们的月亮聆听所主理人!
最近的日子,总觉得像被按下了快进键,又时不时陷入令人窒息的慢镜头。生活好像不太按部就班,正在经历一些,怎么说呢,特别的挑战,心里面沉沉的,跟以前那种轻快劲儿完全不一样。说实话,这会儿坐在这儿写东西,脑子里那些思绪也像被蒙上了一层滤镜,没有往日的轻松和跳跃。但或许,正是现在这种时候,那些曾经觉得理所当然,或者被我们忽略的“重要”才显得格外清晰。比如,答应了别人的事,那种完成承诺的责任感。
尤其是今天,母亲节。这个日子,说起来总是能触碰到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想想那些倾尽所有爱着我们的人,心里就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写这篇,不光是为了完成个承诺,现在想想,也许是自己心里也需要这么个机会,把一些乱七八糟的、沉甸甸的情绪理一理,找点力量,找点方向。
关于我自己的具体事,就简单带过吧,它们太私人,也不想说太多细节,怕给谁添麻烦。不过,里面的那种感觉,那种心里的拧巴和柔软,那种在重压下对温暖的渴望,估计很多经历过生活考验的伙伴都明白。今天,我就答应大家的承诺,跟着一首歌走吧,这首歌呀,听着旋律和歌词都挺简单的,可它蕴含的力量大到惊人,能直直地把人心里最隐秘、最柔软的地方给触动。
这首歌是毛不易写给他已经不在了的妈妈的。听着歌,再去想想这个背景,歌里的每一个字,每一句,都觉得沉甸甸的,充满了未能尽孝的遗憾和深切的思念。
歌名叫《一荤一素》,太普通了,普通到就像生活本身。可它背后藏着一个故事,一个听了会让人鼻子发酸、眼眶湿润的故事。毛不易说过,在他妈妈生病,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不太行的时候,她心里还惦记着他,牵挂着他在外面吃饭,念叨着“每顿饭得吃一个荤菜,一个素菜”。你们说说,一个人到了那样的时候,操心的不是自己的病痛,不是自己的生命,惦记着的还是远方孩子吃没吃好。那哪儿仅仅是一荤一素啊,那是妈妈把她对孩子所有的爱,所有的牵挂,所有的不舍,都揉进了那点平凡的饭菜里。那不仅仅是食物,那是用生命煮就的爱意。听着都觉得心疼,觉得伟大。
想想我们自己的妈妈,关心我们吃饭这事,有时候真能让你哭笑不得。那份“过度”的爱,真是让人招架不住。就说我们喜欢吃什么菜这事吧,你可能小时候随便说一句爱吃红烧肉,完了,接下来可能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你家的餐桌上都会飘着红烧肉的香味儿。妈妈会天天给你做,生怕你没吃够,直到你听见红烧肉这个词都想绕道走。你说这是爱吧,是,深沉而纯粹的爱;你说这是“过度”吧,也是,那种让人有点哭笑不得的过度。她们用她们觉得最好的方式去爱你,用最直接、最具象的方式表达关心,哪怕你其实没那么想天天吃红烧肉。那份“一荤一素”的牵挂,就是这种执着放大了一万倍,到了生命最后,还是惦记着你碗里的那点菜,惦记着你有没有吃饱吃好。
这首歌里,那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巨大遗憾也特别明显。毛不易的妈妈没能看见他后来一步步走到台前,成为被大家认识和喜欢的“毛不易”,没能分享那些属于他的光荣和成就。他每次想到这件事的时候,都会觉得很扎心吧,觉得对不起她们的付出和期待。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这样,身边拥有那些最真诚、最基础的爱时,觉得是理所当然,甚至有点多余或束缚。等到有一天,这份爱突然离开了,我们失去了那个唠叨的身影,失去了那个热气腾腾的餐桌,失去了那个随时惦记你穿没穿秋裤的声音,才猛然发现,那些曾经最平凡的日常,那些看似不起眼甚至有点“幼稚”的细节,才是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是再多金钱和荣誉都换不回来的温暖。
所以,《一荤一素》放进《平凡的一天》这张专辑里,真的太有深意了。它好像就在用最朴实的方式告诉我们:那些真正重要的,那些构成我们生命底色的东西,都深深地藏在每一个特别普通、特别平凡的日子里。可能就是一份简单的饭菜,可能就是一句在秋冬季总会响起的“多穿点,别忘了穿秋裤啊”,可能就是你随口说出而她却记在心底的某个喜好。你拥有的时候不觉得,等失去了,才知道那是多么巨大的空缺,是多大的温暖和力量。
听这首歌的时候,脑子里要想着这些背景,想着那些我们对妈妈们不曾说出口的话,那些我们来不及做的事。歌的旋律挺慢的,情感挺沉的,听着是有点伤感,但它也能让你心里最深处的地方被触动,被温暖一下,然后也许会让你心里想,以后可不能再那样傻了,不能再那样理所当然了。
歌一开始,画面感就扑面而来,简单却充满力量。
“日出又日落,深处再深处”
“一张小方桌,有一荤一素”
日出日落,周而复始,这是再平凡不过的日子。而那个“深处再深处”,可能是地理上的远方家乡,也可能是我们心里面最私密、最柔软、最不容易触碰到的地方。那张小小的桌子,那点简单的一荤一素,现在再回想起来,分量可不是一般的重。那是妈妈用她的爱、用她的生命给你张罗出来的温暖。
“一个身影从容地忙忙碌碌,一双手让这时光有了温度”
这个身影,可能是我们记忆中弯着腰在厨房忙碌的妈妈,可能她的头发已经渐渐花白,可能岁月已经在她的脸上刻下了痕迹。那双拿锅铲、洗菜、揉面、洗衣的手,估计已经变得粗糙了。可是啊,就是这个身影,这双手,在那些平凡的日子里,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把时间过出了独特的味道,把整个家弄得有了温暖。那温度不是暖气空调给的,是她们一点点忙出来,一点点爱出来的。
歌接着往下走,描绘了年轻一代的状态:
“太年轻的人,他总是不满足”
“固执地不愿停下,远行的脚步”
“望着高高的天走了长长的路”
这说的,不就是年轻的我们自己嘛?总觉得当下不够好,总对远方充满向往,总想着去更大的世界看看,去闯荡,去证明自己。家可能只是一个出发的起点,我们得离开,得往前冲,去追逐梦想,去寻找所谓的成功。看着高高的天,望着远方,一步不停,头也不回地向前走。
然后,是那句直戳泪点,让人心头一紧的歌词:
“忘了回头看,她有没有哭”
这句歌词太扎心了。在我们一个劲儿往前跑,想去看更大的世界,去闯出点名堂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过,身后有人一直在看着你,眼睛是不是红了?她们有没有因为你的离开而伤感?有没有因为你的倔强而无奈?有没有因为你的忽略而流泪?我们看着远方,却忘了回头看看那个渐行渐远的身影。
再想想妈妈们那些在我们耳朵里听着“有点多余”、“有点无聊”,甚至有时让我们感到不耐烦的“唠叨”。什么天冷了多穿点别感冒、吃饭没啊、路上小心、早点睡觉别熬夜。有时候我们真的会听烦,会敷衍,会觉得是束缚,是管太多。特别是那个已经成为全民梗的“穿秋裤”这个事,哈哈,一到秋冬季节,这简直就是全国各地妈妈们的统一语音包。你都三十好几了,她还惦记你穿没穿秋裤,就好像你还是个需要时刻被照顾的小孩子。这些唠叨,你觉得是她们跟不上时代,是她们的担忧过度,可那背后,是她们压抑不住的关心,是她们最深的牵挂,是害怕你自己在外面没人照顾,是希望你照顾好自己。
“忘了回头看,她有没有哭”,这句话,在知道毛不易这首歌是写给已经不在的妈妈的背景下,听着更难受,更充满了无法弥补的遗憾。那个你曾经有机会回头看看的身影,可能就在你继续往前走的路上,永远地留在了那里。你再回头,也看不到了。那句当时“忘了回头看,她有没有哭”的疑问,现在想问,也问不了了,永远成了心底无法弥合的伤口。所以,别让来不及,变成永远的遗憾,别让那些能够回头看看的机会,从指缝中溜走。
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在外面打拼,或者仅仅是远离家乡,心里总会涌起一股孤独和思念。
“月儿明 风儿轻”
“可是你在敲打我的窗棂”
那份思念,在宁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看着明亮的月亮,感受着轻轻的风,那种感觉,好像妈妈就在窗外看着你,像她年轻时哄你睡觉一样。风吹过来,你都觉得那是她在跟你打招呼,在轻轻地抚摸你的脸颊。心里想她了,就觉得她也一定在想你。
然后,你就会想跟远方的,或者已经在另一个世界的她说:
“听到这儿你就别担心”
“其实我过的还可以”
我们在外面闯荡,哪儿能真的一直“还可以”啊。有累的时候,有扛不住的时候,有委屈到想哭的时候。但打电话回去,或者心里跟她们说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地拣好的说。不想让她们跟着操心,不想让她们为自己担忧。用一句轻描淡写的“还可以”,把所有经历的不顺和辛苦都挡回去,只为了换取她们片刻的安心。
可是妈妈们呢,她们好像有某种特异功能似的,那份基于爱的第六感,让她们就算听你说了无数遍“挺好的”、“没问题”、“还可以”,她们也能从你语气里的一点点疲惫,从你短暂的沉默里,听出点不一样的东西。她们的担心,不会因为你一句“还可以”就真的放下了。她们还是会惦记,还是会牵挂,还是会在夜深人静时为你担忧,还是会一次次地念叨那些让你觉得“多余”的话。这种互相想让对方安心,又都放不下心的复杂情感,正是亲情最真实的写照。
最后这几句,是歌里我最受不了的地方,也是毛不易最“残忍”的地方,太厉害了,太能触动人心了。
“月儿明 风儿轻”
“你又可曾来过我的梦里”
想妈妈想到骨子里去,想在梦里与她相见,可又好像始终没有梦到,或者梦到得太少,模糊不清。是因为她没来吗?是因为她忘了远方的孩子吗?
结果歌词给了一个,让人听了瞬间心都碎了,甚至有点无法承受的理由:
“一定是你来时太小心”
“知道我睡得轻”
我的天,这怎么想出来的?这种理由,只有真正被深爱着的人,只有理解了那种极致的爱意,才能想出来。连来梦里,连来思念你的梦里,都怕打扰到你,得轻轻的,小心翼翼的,怕把你吵醒,怕影响到你难得的睡眠。这是得有多爱你,多怕给你添麻烦,多怕成为你的负担啊。妈妈们在爱里,总是这样小心翼翼的,她们把自己的感受藏起来,怕打扰你,怕影响你,怕自己变成你的负担。她们把你的感受和需求,放在自己感受的前面,甚至放在自己存在的感知前面。
“一定是你来时太小心”
“怕我再想起你”
这句太绝了,是整首歌,甚至是所有关于母爱的歌曲中最具力量的句子之一。为什么怕你想起她?如果只是怕你伤心,那份爱已经够伟大了。但是想到妈妈已经不在了,这句就更难受了。她可能不是怕你想起她会伤心,她怕的是,怕你想起她,会让你舍不得往前走,会让你心里面有牵挂和羁绊,会影响你去过你自己的生活,会影响你追逐你的梦想。她宁愿自己在你的记忆里淡去一点,宁愿你能够放下过去,宁愿你能够“忘记”她,也要你好好地往前走,去过你自己的精彩人生。这是把自己的存在感、自己的被思念权都放下了,只为了孩子能好。这种爱,太大了,大到让人心疼,大到有点不敢去深入地想,因为想得越深,就越觉得沉重和亏欠。
想想我们自己,年轻的时候,有时候觉得妈妈管太多,想躲开,想自己一个人飞得远远的。想拥有自己的空间和自由,想让自己的世界少一些“唠叨”和“过度”的关心。可妈妈们呢,她们的爱,连怕你想起她都会小心翼翼。真是,我们欠她们的,那些理解和陪伴,那些耐心和回应,那些不以为然的瞬间,现在想想,都觉得是无法偿还的亏欠。
通过这首歌,还有我们之前聊的那些关于妈妈们的普遍现象和观念,那些藏在平凡日子里的深沉爱意,突然就都跳出来了,变得如此清晰,如此具象。
那份“一荤一素”的牵挂,那些我们曾经听烦了的“唠叨”,那个有点搞笑但充满暖意的“秋裤梗”,还有那种执着到“让你吃到想跑”的红烧肉,这些都是母爱最真实、最平凡、也最伟大的模样。没有那些电视剧里轰轰烈烈的牺牲,没有那些小说里感天动地的故事,它们都藏在最最普通的生活细节里。
可我们年轻啊,不满足啊,一个劲儿往前跑,追求着远方的风景和成就。忘了回头看,忘了身后有人一直在默默地看着你,眼睛是不是红了,心里是不是在担忧。我们觉得那些爱是理所当然,甚至有点多余,有点阻碍我们自由的步伐。
毛不易这首歌,就像一记温柔的提醒,在最柔软的地方触碰我们。它在告诉我们,很多我们觉得“理所当然”的亲情,那些我们以为永远都会在的温暖,可能有一天就突然不在了,突然就变成了只能在回忆里寻找的碎片。别等失去了,才去后悔,才去想念,才去意识到那份爱的重量。
母爱这种东西,不管哪个国家,哪个文化,大抵上都是相似的,都是无私的,都是充满了付出和牵挂。可能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中国的妈妈可能不怎么直接说“我爱你”,但她会给你做你爱吃的菜,会念叨你穿秋裤,会用她的忙碌填满你的生活。西方或者其他文化的妈妈可能更直接,会经常说“I love you”,会给你热烈的拥抱。但藏在这些不同表达方式里头的那份爱,那份希望孩子好、为孩子付出的心,都是一样的,都是人类情感中最基础、最纯粹的部分。
现在日子过得快,很多人因为工作、学习或者追求梦想,离家很远,跟家里的联系就靠一部手机,靠屏幕上的信息。有时候想想,一个星期花在跟爸妈打一个完整电话的时间,可能还不够刷会儿短视频,看一场直播。科技方便了距离,但好像也让我们与家人心与心的距离,变得更容易疏远。
所以啊,这首歌,这个故事,是在提醒我们,“看见”那份爱吧。看见藏在每一顿“一荤一素”里的牵挂,看见藏在每一句听起来“幼稚”的“唠叨”里的担心,看见藏在那个有点搞笑的“秋裤梗”里的温暖,看见藏在“来时太小心,怕我再想起你”这种极致温柔里的无私。
看见了,就去回应。回应爱,不是要你做惊天动地的大事,它藏在最简单的行动里:打个电话,发个信息,回家吃个饭,陪她们说说话,听她们唠叨唠叨那些你可能觉得“无聊”的话。别让那份爱总是单向的付出,让它成为一个双向的、有互动的温暖流动。
也得珍惜当下,那些看似平凡的、与妈妈在一起的时光,哪怕是吵吵闹闹,哪怕是安安静静,都是生命里最无价的宝藏。别等失去了才想起,别让未来的自己去后悔现在的忽略。
还有就是,这份爱,也是要传承下去的。今天你是被妈妈深爱着的那个,以后可能你也会拥有自己的家庭,你也会变成那个忙着给孩子张罗“一荤一素”,惦记孩子穿没穿秋裤的身影。这是生命里的一个循环,爱在其中流动和传承。
所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想跟伙伴们说,也跟自己说一声,那些藏在平凡日子里的无言的爱,那些可能让你哭笑不得但又无比温暖的爱,别再忽略了。用你的方式,去回应它,去珍惜它,去传承它。
希望我们都能成为妈妈心里的那道光,也能将这份光传递下去,温暖更多的人。
如果你有故事想分享,有心事需倾诉,或者有商务合作需求,欢迎发邮件到moonboy0704@qq.com。你的每一次倾诉,都是我最珍视的信任。
记住,你的爱很贵,值得被温柔以待——包括对你自己的爱!
月亮与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