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历史狂粉 9小时前 101次点击
在16世纪的时候,一位西班牙人将一些字母雕刻在木板上让盲人摸读,这就是最早的盲文,但是这种盲文学习起来非常麻烦,因此很难推广下去,到了19世纪一位法国人路易布莱尔发明了六点制盲文,布莱尔小的时候,因为意外双目失明,后被送往法国巴黎的一家盲人学校学习,但是当时的教材使用的盲文非常的不便,学习起来也很麻烦,他便想改进盲文,想研制出一款新的盲文体系,有一次一位军官来到那所学校,他学生讲授了一种传递情报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凸点来代替传统的那种方式来来进行机密文件的传递,于是布莱尔又想到了用凸点代替线条来改造盲文,后来他又通过人的体形便想到了可以使用六个凸点来研制出一款新的盲文体系,这边就是现在全球推广的六点盲文,但是当时刚刚研究出这套盲文体系,并没有受到社会的重视和认可,后来一位在那所学校的学生在一次钢琴演奏比赛中演奏出一曲非常流畅的音乐引得大家的赞叹和震撼,当有记者询问为什么能够记得这么长的乐谱的时候,他便把六点盲文的事情全讲了出来,于是当时的法国巴黎社会才对这套新盲文采取了一定的重视程度,直到1887年这套盲文才被国际社会承认为正式的文字,接下来再说说国内的盲文发展情况,19世纪的中国正遭受着西方殖民者的侵蚀,这也让西方的一些先进文化传到中国其中就包括了,六点盲文体系,当时的中国曾经用这种盲文编排了,好多套汉语盲文,但是由于这些盲文的大量缺陷和方言特点,没有被官方所承认也很难推广,直到新中国成立国家才开始重视盲文的规范统一用了三年时间在1952年提出了一套现行盲文方案,也就是新盲字方案,这种盲文体系一直用到现在,现在的大多数的盲文书籍用的都是现行盲文,但是这套盲文在当时有一个缺陷,那就是得靠上下文来猜测声调,因此,在当时就闹出了很多笑话,又过了一段时间一套汉语双拼盲文方案出现解决了这个猜声调的问题,但是这套盲文学习起来非常麻烦,因此没有推广多长时间就被废弃了,国家开始转向了,现行盲文的声调规范化,直到2018年7月1号国家通用盲文方案正式发布才解决了,这个近70年的现行盲文猜声调的问题,它既保留了,现行盲文的一切声母韵母声调,而且又有双拼盲文的声调规范化的特点,可谓一个非常完美的盲文发展的大结局,现在的盲文书,只要是2020年之后生产的基本上都是国家通用盲文方案的,这就是我所知道的盲文的整个发展过程
晚上好
嗯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