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更新故事啊,那好啊,那我也来更新吧!

7 改昵称 19小时前 64次点击

我也来发布一个嘿嘿,原创的。一会儿直接下一个帖子,直接上第一张。

共 4 条评论
改昵称 [楼主] 19小时前
0 
可哈哈哈哈哈。 我就来一个他叫。他叫这。叫什么名字好呢?
改昵称 [楼主] 19小时前
0 
算了,还是分享吧,来直接分享一部小说的第一章。然后一会儿就是如果有灵感了,会在这个帖子后面上传。
改昵称 [楼主] 19小时前
0 
烽火山河(第一章) 一 民国二十六年,七月的北平像口烧红的铁锅。永定河的水汽裹着硝烟味飘进宛平城时,赵守义正蹲在城墙根下擦他那杆老套筒。枪托磨得发亮,木纹里嵌着的黑泥是去年在喜峰口攒下的,他用粗布蘸着唾沫反复蹭,直到露出深褐色的底色。 “守义哥,营长叫你去议事。”通信兵小张的绑腿还沾着露水,裤脚卷到膝盖,露出小腿上被蚊虫叮咬的红疹子。 赵守义把枪往背后一甩,枪带在肩膀上勒出红印。他抬头望了眼城头的太阳,毒辣辣地晒得砖缝里的草都蔫了,可城墙上的哨兵脊梁挺得笔直,跟城砖似的钉在那儿。 营部里烟雾缭绕,王营长正对着地图捶桌子,指节敲得木头砰砰响:“小鬼子在卢沟桥那边不安分,昨晚就打了几枪,这是要找茬!” 赵守义往门槛上一靠,掏出烟荷包。烟叶是老家带来的,粗拉拉的劲大,卷成烟卷叼在嘴里,火柴一划,火苗子在他满是胡茬的脸前跳了跳。 “找茬就干他娘的。”他吐了口烟,烟圈在阳光下散了,“去年长城那边,不也这么过来的?” 王营长转过身,军装领口敞着,露出脖子上的一道疤,那是直奉大战时留下的。“这次不一样,鬼子增兵了,看这架势是要动真格的。”他盯着赵守义,眼睛里血丝爬了不少,“你带三排去桥西头布防,晚上加岗,别让小鬼子摸过来。” 赵守义把烟屁股往地上一碾,脚跟一碰:“是!” 走出营部,风里好像多了点什么味道,不是硝烟,也不是水汽,是种让人心里发紧的东西。他回头看了眼城墙,墙头上的红旗在风里哗哗地响,像在喊着什么。 二 三排的兵都在城墙根下歇着,有的擦枪,有的补袜子,还有几个年轻的在比胳膊上的肌肉。见赵守义过来,都噌地站起来,枪往地上一顿,尘土扬起一片。 “都精神点!”赵守义嗓门跟打雷似的,“晚上换岗,两人一组,半小时一查哨。谁要是打瞌睡,看我怎么收拾他!” “排长,小鬼子真要打过来?”问话的是二柱子,河北人,去年刚抓的壮丁,脸上还带着稚气,可手上的老茧比谁都厚。 赵守义拍了拍他的肩膀,二柱子的肩膀跟石头似的硬。“打过来就打,怕了?” 二柱子脖子一梗:“不怕!俺爹说了,保家卫国,死了也光荣!” 周围的兵都笑起来,笑声里带着股子野劲。赵守义也笑了,心里那点发紧的感觉散了点。这些兵,大多是农民,有的是被抓壮丁来的,有的是自愿投军的,可到了这儿,都跟拧成了一股绳的铁索,硬邦邦的。 傍晚的时候,太阳往西山沉,把云彩染得跟血似的红。赵守义带着二柱子和两个兵去桥西头勘察地形,卢沟桥的石狮子在暮色里瞪着圆眼睛,桥面上的石板被车轮碾出深深的沟,不知道走了多少年月。 “排长你看,那边有动静。”二柱子指着河对岸,芦苇荡里有几个黑影在晃。 赵守义把枪从背后卸下来,手指扣在扳机上。老套筒虽然旧,可准头还在,去年在喜峰口,他就用这枪撂倒过三个鬼子。 黑影越来越近,能看清是穿黄军装的,钢盔在夕阳下闪着冷光。一个鬼子举着望远镜往这边看,镜片反射的光刺得人眼睛疼。 “别开枪。”赵守义低声说,“还没到时候。” 鬼子在河对岸停住了,开始搭帐篷,篝火点起来,在暮色里像鬼火似的。风吹过来,能隐约听见他们说话的声音,呜里哇啦的,听着就烦。 二柱子攥着枪的手关节发白:“排长,要不俺给他们来一枪?” 赵守义瞪了他一眼:“沉住气!现在动手,正中他们下怀。”他往地上啐了口唾沫,“等他们先动手,咱们再新仇旧恨一起算!” 回到驻地,兵们都没睡,围着篝火坐成一圈,没人说话,就看着火苗子舔着柴禾,噼啪作响。赵守义从包里掏出一瓶老白干,是上次打胜仗时老乡送的,一直没舍得喝。 他拧开瓶盖,酒气一下子散开,呛得人直皱眉。“都过来,抿一口。”他把酒瓶递过去,“暖暖身子。” 酒瓶在兵们手里传着,每个人都只抿一小口,到最后还剩大半瓶。二柱子把酒递回来,脸红红的:“排长,留着打胜仗了再喝。” 赵守义没接,把酒瓶往他怀里一塞:“拿着,晚上站岗冷,时不时抿一口。”他站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土,“都去歇着吧,养足精神,有硬仗要打。” 三 后半夜的风凉飕飕的,刮在脸上跟小刀子似的。赵守义裹紧了军装,沿着战壕来回走。战壕是白天刚挖的,土还是松的,踩上去噗嗤噗嗤响。 二柱子和小李在岗哨上,两人背靠背坐着,枪靠在肩膀上。见赵守义过来,二柱子赶紧站起来,嘴里还带着点酒气。 “没打瞌睡吧?”赵守义问。 “没有!”二柱子挺了挺腰,“排长,你听,那边好像有动静。” 赵守义侧耳听着,远处传来几声狗叫,还有隐约的脚步声,像是有人在草地上走。他心里一紧,拔出枪,子弹上膛的声音在夜里格外清楚。 “通知下去,全体戒备!”他压低声音,“别开手电,别出声!” 消息像水一样在战壕里流开,兵们都悄无声息地爬起来,握着枪,眼睛盯着河对岸的方向。风好像停了,空气里只有自己的心跳声,咚咚咚的,跟打鼓似的。 脚步声越来越近,能看到黑影在芦苇荡里晃动,不止一个,黑压压的一片,正往桥这边摸过来。 “小鬼子来了。”赵守义咬着牙,眼睛里冒着火,“等他们上了桥,听我命令再打!” 黑影越来越近,能看清他们背着枪,猫着腰,脚步很轻,像一群狼。第一个鬼子踏上了桥面,石狮子在他身后沉默地看着。第二个,第三个…… “打!”赵守义猛地站起来,枪响了。 老套筒的枪声在夜里格外刺耳,紧接着,战壕里的枪都响了,子弹嗖嗖地往桥面上飞。桥面上的鬼子被打懵了,有的往回跑,有的趴在地上还击,枪声、喊声、惨叫声混在一起,打破了夜的寂静。 “二柱子,扔手榴弹!”赵守义吼道。 二柱子早就准备好了,咬开手榴弹的弦,往桥面上一甩,黑乎乎的东西在空中划了个弧线,“轰隆”一声炸了,火光里能看到鬼子被炸得飞起来。 “好!”战壕里爆发出一阵叫好声。 鬼子的机枪响了,子弹嗖嗖地从头顶飞过,打在城砖上,迸出火星子。赵守义赶紧趴下,子弹擦着他的头皮过去,把后面的土打起来一脸。 “瞄准机枪手!”他喊道,“把那挺破机枪给我敲了!” 几个枪法准的兵一起开火,那边的机枪声戛然而止。赵守义趁机探头一看,桥面上的鬼子已经退回去了,地上留下了几具尸体,在月光下白花花的。 “排长,小鬼子跑了!”二柱子兴奋地喊。 赵守义没说话,盯着河对岸,那边的篝火还亮着,可没什么动静。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小鬼子不会就这么算了。 天快亮的时候,王营长派人来了,说旅部下令,死守宛平城,寸步不让。 赵守义站在战壕里,看着东方泛起鱼肚白,太阳慢慢爬上来,把城墙染成金色。他掏出烟荷包,卷了支烟,点上,深吸一口。 “弟兄们,”他对着身后的兵们说,“咱们脚下的地,是中国的地。咱们手里的枪,是打鬼子的枪。从今天起,跟小鬼子干到底,怕死的现在就说,不怕死的,跟我守在这儿!” 没人说话,只有风吹过战壕的声音。兵们都握紧了枪,眼睛望着河对岸,那里,硝烟正在慢慢散开,可更浓的硝烟,还在后面等着他们。 赵守义把烟蒂扔在地上,用脚碾灭。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们的命,就跟这座城,这片土地,绑在一起了。
改昵称 [楼主] 19小时前
0 
下面我会单独再发一个帖子,把这个第一张给写上去。欢迎大家前来观看哦。
添加一条新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表评论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