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骄傲的少年 5天前 194次点击
8月3日,央视新闻、人民网、新华社三大权威官媒同时发声,电影《731》正式定档9月18日全国上映,这一消息迅速在网络上掀起波澜,点燃大众对那段沉重历史的关注热情。这部承载着民族伤痛记忆的影片,选择在“九一八事变”94周年纪念日上映,极具深意,不仅是对历史的深切缅怀,更是要彻底撕开以石井四郎为首的恶魔们精心编织的谎言,将他们的罪恶公之于众,让其永远钉在人类文明的耻辱柱上。
石井四郎,这个名字是731部队罪恶的代名词,作为731部队的创始人和核心领导者,他本应身着象征救死扶伤的白大褂,却沦为了沾满鲜血的刽子手。在他的主导下,原本应充满人道主义关怀的医学研究,变成了惨无人道的杀戮。他精心策划在哈尔滨平房区建立细菌实验基地,将这里打造成一座人间炼狱。他将无辜百姓、战俘视作“马路大”,在他们身上进行各种令人发指的实验。从零下数十度的冻伤实验,到无麻醉的活体解剖;从鼠疫、霍乱等细菌感染实验,到用毒气、火焰喷射器进行“效能测试”,每一项实验都伴随着无尽的痛苦与绝望。
石井四郎不仅在实验室内草菅人命,还丧心病狂地将细菌武器投入实战。他指挥部队将培养的霍乱菌、鼠疫菌投放到中国多地的河流、水井,甚至用飞机播撒带菌跳蚤、老鼠等媒介,致使华北、华东等地疫病横行,无数百姓在病痛中挣扎死去,原本安宁的村庄和城镇沦为人间地狱,尸横遍野、哀鸿遍野。
电影《731》的诞生历经波折,从筹备到定档,一路坎坷。导演赵林山花费多年时间,查阅超百万字珍贵文献,包括哈尔滨图书馆藏的731部队原始实验报告、幸存者口述实录以及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等,只为真实还原那段黑暗历史。影片由姜武、王志文、李乃文等一众实力派演员领衔主演,他们精湛的演技,无疑将为影片注入强大的生命力。此前,影片曾陷入撤档争议,还遭遇超180万次恶意举报,但这些阻碍从未磨灭主创团队将真相呈现给大众的决心 。
此次影片定档“9·18”,意义非凡。这一天,是中华民族的国耻日,每年全国各地都会拉响防空警报,警醒国人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电影《731》在这一天上映,宛如一记振聋发聩的警钟,让人们再次直面那段不忍直视的历史,提醒我们历史虽已远去,但伤痛永远不能被忘却,那些在731部队暴行中逝去的生命,值得我们永远缅怀。
对于学生群体而言,这部影片更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意义。课本里关于731部队的文字描述或许是抽象的,但影片中石井四郎主导的冻伤实验里,受害者在极寒中肢体冻僵、被热水浇灌后皮肉剥离的画面,无麻醉活体解剖时“马路大”在清醒状态下承受的剧痛,以及细菌战投下后村庄里疫病蔓延、尸横遍野的惨状,会让学生们直观感受到战争的残酷远超想象。这些情节将历史从“知识点”转化为震撼心灵的“记忆点”,让他们真正明白“落后就要挨打”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先辈们用血泪换来的教训。同时,影片对历史细节的严谨还原——无论是731部队的实验报告、幸存者的口述,还是国际军事法庭的庭审记录,都在向学生传递“尊重历史、铭记真相”的态度。当看到主创团队顶住180万次恶意举报仍坚持呈现真相时,学生们会懂得,面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谎言,唯有坚定地守护真实,才能不让先烈的牺牲被遗忘。更重要的是,影片在展现罪恶的同时,也暗藏着对人性的叩问。石井四郎以“科学研究”为幌子践踏生命的行为,会让学生们思考:知识与技术若脱离了道德底线,会酿成怎样的灾难?这能引导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不仅追求学业进步,更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守对生命的敬畏与对和平的珍视。
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虽然远离了战争的硝烟,但历史的伤痛不应被遗忘。电影《731》的上映,为我们提供了一次重新认识历史的契机。它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材,让我们看到战争的残酷、人性的丑恶,也让我们看到先辈们为了民族尊严和国家独立所做出的巨大牺牲 。
9月18日,让我们走进影院,观看《731》,在光影交错间,铭记历史,汲取奋进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让历史的悲剧永远不再重演,让和平的阳光永远照耀大地 。
这次肯定没问题。
啥好消息呢?前面定下了,然后全国宣传了=!后面都能直接没掉,我是感觉挺搞笑!国内是h j当道啊!弄的普通百姓连言而无信,后面给个甜枣都感觉是好消息!
这次人民日报都发布了该消息,你觉得还能有假吗?
有很多人都被那些网上的营销号带节奏了,包括我前两天也被带节奏了,说什么举报人太多,电影没过审。但是这些人家电影审核已经通过了,也拿到那个标准了,至于什么时候上是人家影片方自己决定的。
小道消息说这部电影的质量不太好。大家听听而已,别当真
我也被带偏了
希望这一次不要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