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小星星 3小时前 58次点击
咱们给各位广东朋友唠嗑唠嗑一下,说到这个“鬼”字啊,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触碰到。这不有调侃的,有形容调皮捣蛋的,甚至有歧视的,这不给大家举几个例子给大家琢磨琢磨~
🖼️
首先第一个是“挖鬼”。
这个“挖鬼”呢,就是形容小孩子调皮捣蛋的那种形象。比如我们平常遇到有些小孩子不听话,总是到处捣蛋,那么这个时候,大多数广东人就忍不住会喊:“哎呀,你这个挖鬼呀,能不能省省心呐?搞得我快烦死啦!”
意思就是跟小孩说“你这太调皮啦,能不能安静一点?”
🖼️
第二个是“鬼佬”。
从普通话角度看,我们称呼外国人为“老外”,以前也有“洋鬼子”的说法。但广东人直接称呼外国人为“鬼佬”,为啥这么叫呢?有网友说,还不是曾经那些侵略者霸占我们土地,比如日本鬼子、八国联军,所以后来才带着情绪这么称呼。当然啦,如果是对印象好的外国人,大家还是会叫“老外”;尤其对日本侵略者,除了“鬼佬”,以前还会叫“矮萝卜头”。
🖼️
第三个是“盲鬼”。
相信在座的广东朋友都知道,这绝对不是个好词——是专门歧视盲人的恶毒词语,相当于普通话里的“瞎子”。盲人朋友听到肯定会不舒服,而且“瞎子”好歹还有少数情况不算纯贬义,但“盲鬼”就不一样了,怎么听都带着恶毒的歧视感。
🖼️
第四个是“虽鬼”。
不好意思啊,为了让大家更直观,我先把粤语硬翻成普通话了,其实准确的普通话说法是“死鬼”。这个词通常也不是什么好词,意思和普通话互通,多用来吐槽或略带嗔怪的语境。比如男女之间,要是男生出去喝酒,女生担心他鬼混,等他回来可能就会发脾气说:“你这个死鬼,今天死哪去了?”
🖼️
第五个是“鬼马机灵鬼”。
这个“鬼马机灵鬼”就很讨喜啦,是形容人可爱俏皮、脑子机灵又聪明。举个例子:思雨想带我去摸一下文物,结果被工作人员制止了,可她不罢休——趁工作人员走开一会儿,迅速把我拽过去,还让若曦在旁边放风,只要工作人员有动静就提醒,一有情况马上跑路。这就是“鬼马机灵”的体现~
🖼️
以上就是广东日常用语里,“鬼”字不同意义的表达啦。不知道外省的朋友们,你们那里“鬼”字有怎样的用法呢?不妨来探讨说说呗~
另外我要不要来补充一个油炸鬼。就是油条。
关于鬼佬那个。貌似我们这边对老外最地道的叫法还是鬼佬。而且这个词理论上是中性的,也就是并不必然带贬义。后来还产生了另一个对老外的叫法,也就是西人。字面意思就是西方人。不过个人还是比较喜欢鬼佬的叫法。如果叫西人的话。西。这个字在广东话里面的谐音,懂的应该都懂。说好听点的是叫西方人。说难听点就不知道成什么人了。hh
在我們老家,老外不是這樣叫的。也不是俗稱外國人。我家的土話叫老外是這樣叫的。舉個例子吧,叫美國人是這樣叫的,在我老家。這是玫瑰人。嗯,叫外歸。叫我們老家說日本那邊的還是真一樣的。日本鬼子。如果就我們老家說的西方的國家,印度那邊的不是這樣叫的。那是西方的外閨。
咳咳,我说第1个怎么刚听的时候没反应过来。应该是娃鬼。不然还以为你要到哪里去挖一个鬼回来。hhh.这里不是要故意抠楼主字眼哈。只是帮忙更正一下。不然这普及广东话的用语,结果用广东话的语音一听就穿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