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活在梦里的猫猫 1天前 118次点击
巨婴综合症,简称公主病少爷病。
案例
某某地区前段时间有一个热搜新闻,一个人点了一杯奶茶说要自取。
后发现自己找不到店,于是想让店员取消或者是送上门。
但是店员却说,奶茶已经制作好了不支持退了,并且说到你选择的是自取不可以取消哦。
而且当时店里很忙,电源就一个,也跟这位顾客说了。
但是谁能想到,没过一会儿这个顾客上门,把制作好的奶茶直接倒在店里转身潇洒离去。
防止大家没看懂,我在讲一个心理学小故事。
空船效应
一个人在划船,看到对面有一艘船往自己这边飘了过来。
于是大声呼喊让他别过来,却没有任何作用。
于是开始破口大骂,但是等到那一艘船到达面前的时候,却发现这是一艘空船。
上面压根没有人驾驶,情绪瞬间冷静下来。
这两个故事和案例告诉我们,别被情绪左右了自己的理智。
勇敢的小杨,网络热梗名词
刚开始是来源于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奇思妙想喜羊羊。
后面演化为鼓励自己,勇敢的去做。
但是慢慢的变成了情绪发泄,不理智的行为。
案例
一个顾客去珠宝店买东西不满意,于是砸了珠宝店的东西。
案例
一个顾客在吃东西的时候,突然感觉自己对饭不顺眼,于是将碗里的饭给倒了。
然后淡定的吃菜,又感觉不满意又把菜给到了,最后转身潇洒离去。只留下满地狼藉
。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这些案例中,只要有一点不顺心他们就会发脾气。
这就是公主病少爷病简称巨婴综合症,因为他们很像婴儿的行为。
婴儿一旦肚子饿不舒服或者是感觉不对就会哇哇大哭,因为婴儿不会复杂的表达,只会发泄情绪。
而这些人明明已经长大,但是行为去跟婴儿一样只会表达情绪。所以被称呼为巨婴综合症
。
我认为,长大的其中一个特质就是可以在一定程度管理自己的情绪行为言语。
至少行为不会情绪化,像一个拥有情绪的人机。
好了就到这里喵喵喵
问题是这种人现代其实不少
以前的时候,如果在外受气了或者是什么原因,喝了酒还是怎么的,然后就拿伴侣孩子出气的。也没有多少人会说他们是巨婴行为,都说很正常,要学会宽容哈哈哈哈哈哈。但是现在不会说宽容,现在直接闭口不提装死。
是的,以前这种人也多的去了,只不过没人说,很多人都说很正常,或者在帮他们说话。唉,反正当看不见,只要有现在的人和事背锅就行了,管他的呢。反正纯纯的就是玩一个思维固化,就是跟他们说以前和现在的套路是基本差不多的,他们还会跟你急跟你吵。就像你跟小孩子说童话世界不存在他们会哭一样哈哈哈哈,反正高度的认知,高度的理性,深度思考的能力又跟生存没半毛钱关系对吧。当然我这些话也不是理性的其实。
哦不对,我说错了一个点是只要有现在的人和现在的年轻人来背锅就行了。
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一个是将情绪发泄在自己人身上一个发泄在外界
那只能说一个是巨婴,一个是巨幼
家暴就是家暴本质就是懦弱,不敢对外人发脾气只对自己熟人发脾气。
也跟小孩子一样,有的小孩子也就是这样的,在外受委屈了,然后在家就各种闹腾,各种上窜下跳,多见的也就是像一些幼儿期或者是六七岁的,七八岁的那种小朋友,好吧,幼儿期其实不太正确,因为幼儿是1~3岁的小朋友,更像是那种3~7岁的学龄期,是懦弱没错,但是这类比其实本质上也是一样的,巨婴也是一种类比。如果抛开巨婴这个定义的话,是某些单纯没素质或者没教养,被惯坏了,所以情绪控制能力才如此糟糕。
虽然不是第1次跟这个世界打交道,但是第1次跟外人打交道,所以就不太会表达,然后又只能回家以情绪发泄的方式来寻求安慰和关注,寻找存在感
如果带过小孩的或者是家里有小孩的,其实可以发现这一点能够对应的上的,但唯一的不同就是表现的形式不同。第二则是危险性不同
他们知道自己的熟人伴侣会无限迁就包容自己就跟孩子自己在外受委屈在家发泄情绪,各种作死闹腾,然后爸爸妈妈会关注自己会安慰自己也没什么区别,都是本能驱动的,然后逐渐的被惯坏了,杏仁和就不工作了,底线也就丢了
但是家暴如果被定义为巨婴行为,你不会感觉很奇怪吗。
所以我就说我的表达有些模糊,家暴不能定义为巨婴行为,当然我只是做个比喻。或者说不能完全定义为巨婴行为。巨婴成婚后会有家暴的概率,但家暴不一定是巨婴,也有可能是巨幼。因为个人觉得这样更符合幼儿的部分特点也不再属于婴儿的范畴,当然也不一定是巨幼,这就像透析室里不一定全部都是糖尿病和高血压是一样的,但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者也确实比较多,当然这个比喻是不正确的哈,只是为了简化理解而拿过来临时用一用的例子。
再说了,社会议题不是那么一两句就能定义清楚的,不然我也会觉得很奇怪哈哈
这句话我赞同
身边这些人这些事很常见的,如果能把他们聚起来,估计能堆起两米半至少两吨半重哈哈哈
我平时算是比较理性的,比较理智比较温和的情绪至少没有那么暴躁到极致,即使说了让我不舒服的话,我也不至于说会立刻爆发,除非他动手或者是说了一些很底线的问题。我算是那种自我攻击类型的吧,但另外就是不在缓解期,然后又累积了很多情绪,或者是一夜没睡或者是熬夜好多天的时候,我这时候可能就容易冲动,即使我知道我自己不应该这么干。这么干没有用,但有时候就是会调节失衡。就比如说像洗衣房这么公共的地方,有些人会搞点乱子,比如说把你这个洗的衣服捞出来或者按个暂停,让水积在那里,我平时可能也就比较恼火,但那天我是熬了夜的,我熬了很多夜,然后呢睡眠又比较紊乱,然后情绪就很急躁,我当时直接把桶扔了,我当时还想把这个洗衣机都给砸掉。但是矛盾在我自己知道我不应该这么干,我自己知道我这么做事不道德也不能说不道德,就是说是违法的甚至犯罪的。或许是我同学当时在吧,所以呢,当时我就强制让自己冷静了。哈哈,当然到宿舍后还是有点气的,甚至心脏都有点隐隐作痛。当然另一种就是一夜未眠的,能够战神般的熬到10点以后的,就会有焦虑不安的感觉,因为或许是神经比较兴奋的缘故吧,然后身上就会有各种很奇怪的感觉。一切所有的感官都会被放大,并且是以负面的为主,就各种灾难叙事或者恐怖片的场景浮现在脑中,不熬夜好像就不会有这种现象,再加上身体又发冷又发飘就会让人感觉非常的不适就像是快死的那样,别问为什么我会知道这些,懂的都懂。如果有人动我或者跟我开玩笑,我会立刻想冲上去杀了他,是想直接把他弄死的,在此时我即使知道打人不对,想把人弄死不对,但自控不了。具体为什么有这个机制我也不太能搞明白哈哈,或许有人搞明白了,我没去记也没去看
所以我至今不理解为什么巨婴被塑造成了新时代特有的现象,以及新时代人特有的普遍存在的问题?也就是多了一个词儿而已,古代可没这概念啊哈哈
像抑郁症很多人都说这个病现在才出现的,其实以前一直都有,只是不是这个称呼
是的,像这种有很多专用名都是只带抑郁或抑郁症。学过中医的都听过肝郁气滞,当然还有一个更熟悉的名称叫做相思病,当然了还有很多很多,具体我也说不上来
是的
另外再说回来。,但我觉得其实家暴者和巨婴他们都是同类生物。他们不分彼此,不分你我的。同宗同源的。我们讨论的角度都不一样,你讨论的是现象我讨论的是本质,当然我也要澄清一下,这种发散的类比不太准确。当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我表达的比较模糊,让你产生了误解
本质都是发泄情绪一个是无所顾忌一个是对内
只能说队内也是可以无所顾忌的。不然他为什么会对内呢,惯坏了对外可以无所顾忌,但队内也不是不可以呀,毕竟这都被人类证明是可行的
怪我表达有一点问题
如果对熟人偶尔发发脾气什么的,可以说他压力比较大,发泄情绪如果都形成家暴了,如果这还说对内不是无所顾忌,那这个观点我是非常不认同的,也非常奇怪。
我的意思是一个是对所有人都无所顾忌一个是对家人无所顾忌
好吧。
如果是选择性地对家人无所顾忌,那么这其实不仅符合幼儿特质,还符合部分学龄期的儿童的克制,毕竟这都是通过本能选好的,小孩子肯定也都是在家,或者是在自己信任的家长面前才会表现出情绪化也就是所谓的不听话的一面,自己不会表达,然后只能通过哭闹或者不吃饭等各种的行为来表达不满。但小孩子比较好引导,成人的话哈哈懂的都懂。
部分生理成年个体行为表现的如同此类儿童,但思维堪比婴幼儿,你跟他讲道理还不一定能讲得通,可能还会迫使他施展一些功法,比如说诡辩法,阿米诺司法,嘶吼哭闹法,或者单纯用嘶吼法,或许还有一些武功
单纯的诡辩那只能说他无理取闹,但是施展自己的武力那就说明这就是一个被情绪掌控的人机。
但比较多见的还是复合功法
是的
突然对翅膀硬了这句话有新的理解
嗯,咋说
就是有点形象小孩长大了翅膀硬了,开始不做人了
哈哈
话题内容来源于网络热门新闻热点心理学效应心理学知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