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盲人恢复视力后,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8 乔峰K40X 2年前 1055次点击

        2003年,麻省理工的教授辛哈建立了一个非盈利项目,为患有先天性白内障的孩子进行复明手术,他在项目中观察并记录了这些患有先天性眼疾的孩子重获光明的过程,发现很多孩子病愈第一次睁开眼后只是坐在房中一动不动,静静地眨着眼睛。

        教授认为,盲人在重见光明后的第一时间内,世界是模糊、不连贯并且过于明亮的,就好像普通人在散瞳后行走在太阳底下。通过继续观察发现,这些恢复光明的孩子其实并不能很好的辨别事物,比如说对于球体和立方体并不能立即分辨。

        经过这一现象教授得出结论认为,在普通人的认知中对一个事物形状颜色的判断其实不是先天的本能,是在后天成长和学习中所习得的经验。当我们在观察一个物体时,除了用眼球来获取图像外,还需要大脑来处理所接收到的图像信息,让我们感知到一个三维的物体。

        举个例子,当我们看到一个人在我们的视野里越来越小的时候,大脑感知到这个人离我们越来越远。而对于恢复视力的盲人来说,他们的视觉世界是模糊和二维的,缺少“深度感知”的三维概念。

        除了立体感知外,这些人还会对人脸识别有障碍。1997年,科学家在颞下皮质有一个“面孔识别区”,为了探究这个区域的原理和形成,科学家在猕猴的大脑里也发现了同源同功能的脑区,并对此展开实验。先对4只实验猕猴进行连续多天的核磁共振检测,然后将所得大脑成像进行排序,发现4只猕猴都是在大约200天开始出现该面部识别区。

        之后,科学家又找到新的猕猴将其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从出生时便将其眼部遮盖,让其无法看到其他人或同类,另一组则正常生活。同样经过200天后发现,这些被限制了视线的猕猴就没有产生“面部识别区”,并且在将这些猕猴视线恢复后,给他们看人或同类的图片眼睛也基本无法对焦到脸部。

        从该实验中得出结论,先天失明的人在恢复视力后,会分不清人脸,无法认人。

        科学家表示,如果恢复视力的人年龄在10岁左右的话,该年龄段大脑处于发育成长阶段,可以通过时间的推移恢复三维感知和人脸识别,如果错过了大脑发育的年龄段,大脑中的视觉中枢已经被发育成其他功能,那么恢复视力后就基本失去了这两项功能了。

        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盲人眼中的世界和正常人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先天性视力障碍的人,但如果恢复的及时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恢复到正常人水平,但如果错过了大脑发育期,则会缺失部分功能。

        其实除了视力有这种差异外,听觉也会有,对于无声人士来说,礼貌是种负担。手语要尽可能简便,因此没有过多的礼貌用语。他们不只是听觉和我们不一样,受手语习惯影响,打字出的句子也会怪怪的,在我们看来奇怪的句子其实在手语顺序是正常的。

共 3 条评论
远洋 2年前
0 

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都是后天在大脑中形成的,眼睛不好 耳朵不好 肯定会影响人对这个世界的认识的

叶力森 2年前
0 

我们先天的全盲,就算有一天实力突然恢复了,也可能无法辨别周边的物体,所以这都是一个很好的道理。

叶力森 2年前
0 

因为盲人眼中的世界确实不一样,因为这些先天性盲人从小没有看过任何东西,所以长大之后,有一天,实力虽然恢复了,可是他们不知道。如何正确的看待。周边的东西,也许可能还是像以前的样子,就在这个时候,如果能给他们专业的帮助,可能会让他们才能摄影正常人的世界,这就是我的个人看法了。

添加一条新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表评论 去登录

作者

积分:10127

人生如梦,年华似水,一个转身便是一个光阴的故事,一眼回眸便是一处风景,走过红尘岁月,不过是淡然最美,看尽人世繁华,不过是平淡最真。人生路上,携一缕清风的洒脱,采一片流云的飘逸,淡然前行,让心灵沐浴着阳光,且闻花香,感受生活的诗意,左手懂得,右手幸福,一路欢笑一路歌。每个人的心中,都会装着不愿说出来的心酸和无奈。 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