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 高距离

3 青山常在 2年前 118次点击

在昌图地图上,看到多处称作高丽井的地名,四面城镇、马仲河镇、大兴镇都有以此命名的地方,我查找了相关资料,知道高丽不仅是古代朝鲜半岛上的一个国家,还是我国境内东北地区早期的少数民族,又称高句丽,生活在汉唐期间,其前身是扶余国。

扶余国是中国古代东北部族秽貊的分支,东北地区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国家,公元前128年建国,臣属于汉朝,从此以后,历经西汉、东汉、三国、两晋,一直是附属于中原王朝的地方政权,今昌图地区就在扶余国的辖区内,据说昌图四面城曾是扶余国的首府(见《昌图县志》)。

公元前37年,扶余王子朱蒙在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建国,定都纥升骨城(今辽宁桓仁的五女山城),和扶余国一样都是臣属于中原王朝地方政权。高句丽不断向外扩张,于西晋末年逐渐强大起来,494年灭掉扶余国,割据辽水以东及朝鲜半岛北部地区,整个昌图亦在高句丽的统治之下。现在境内已发现多处高丽古城遗址,如七家子镇西北处立有“高丽古城”石碑,老城镇“开荒占草”时期的“古榆城”也被看作是高丽古城,四面城“也一度为高句丽寄居之地”(见《昌图县志》),还有昌图东部山区的高丽山城遗址,这样看来,昌图境内出现多处高丽井的地名也就不足为奇了。

两汉以后,中国历史进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国家分裂,相互争战不止,无暇顾及东北边地,让高句丽钻了空子,导致高句丽泛滥崛起。尤其隋朝统一后,高句丽恶习不改,不断西出辽河,纵兵掠夺,破坏生产,阻挡隋唐使者到东北各族完成使命,致使两朝皇帝发恨荡平高句丽,无奈隋炀帝因讨伐高句丽而丧国,战神唐太宗亲征也未能奏效。唐高宗李治子承父志,再次出兵讨伐高句丽,引出薛礼(字仁贵)征东的佳话。传说薛仁贵率兵渡过辽河到达今昌图地区,抖落靴中尘土竟成两个大土堆,这两个大土堆就位于今昌图县十八家子镇,从而形成了“双堆子”的地名,据载高句丽占领的扶余城(今昌图四面城)就是薛仁贵领兵攻下的。

在大唐军队的强大攻势下,高句丽终于在668年10月灭亡了,从此东北地区又回到中原王朝的手中,同年唐朝在朝鲜半岛上的平壤城设立安东都护府,薛仁贵为第一任都护,管辖范围东达日本海,西至辽水及张广才岭,北至黑龙江流域,南至朝鲜半岛中部,今昌图县正在此辖区之内。

后为便于管理,唐皇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设渤海都督府来代替安东都护府管辖东北地区,臣属于大唐王朝。昌图地区南部为渤海国怀远府管辖,今昌图老城镇就是当时怀远府的美州(见《辽北历史》乡土教材1993版),而今四面城则是当时渤海国扶余府的治所。渤海国从698年建立到926年被契丹所灭,共历229年。

10世纪,随着大唐王朝的覆灭,契丹人强势崛起,成为中国北方霸主,建立了和中原王朝抗衡的大辽帝国,并在原渤海国辖区设立地方政权东丹国,昌图就在东丹国的范围内。后废东丹国,设州管理,在昌图地区有韩州、安州、凤州、肃州、遂州,治所分别在今天的八面城镇、四面城镇、老城镇、马仲河镇、七家子镇,辽代的昌图地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12世纪,东北地区又成了女真人的天下,完颜部原是辽国的一个部族,不甘忍受辽国统治,起兵反辽,建立金国,昌图地区自然纳入金国版图,前期延续辽代体制,后改州称县,将韩州改为柳河县,安州改为归仁县,肃州改为清安县。

这一时期的历史开了一个最大的玩笑,中原的大宋王朝却被偏居一隅的女真族打败了,玩物丧国的赵佶父子被金人掠走,发送到黄龙府,路过今昌图境,留下了宋徽宗和宋钦宗过河的传说,所过的河叫两宗河,搭建的桥叫两宗桥,现分别称作亮中河和亮中桥,在此发展起来的城镇为亮中桥镇。据说两宗北行至韩州,被金兵关在井中两年多,至今八面城还有其坐井观天的古井遗址(内有两宗塑像)。

金朝末年,昌图所在的地区成为少数民族相争之地,先是契丹人耶律留哥自立为王建立东辽,后有女真人蒲鲜万奴拥兵叛金建立东真国,两兵曾大战于归仁(今四面城)。东真后来定都咸平(今开原老城),19年后又被蒙古人灭掉,从此这个地区开始由蒙古人统治。

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南征北战开疆拓土称帝后,将蒙古东部一块广阔区域划给他的二弟哈布图哈萨尔,称作“科尔沁”,元代统治者采用“悉空其地以为牧场”的策略,不仅将所有的汉人赶走,也将女真人、契丹人、高丽人赶走,处于科尔沁边缘的昌图地区成了蒙古人的牧地,几百里杳无人烟,只有那传递信息的驿路由咸平(今开原老城)而来,经清安县(今马仲河镇)、归仁县(今四面城镇)到贾家铺驿站(今四合镇境内),再过柳河县(今八面城镇)向北而去,才给今天昌图人留下一点点关于元朝的记忆。

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在南京建立大明政权,汉族军队又一次挺进东北,在昌图金山与北元战将纳哈出一决胜负,打败北元20万大军。从此金山一带成为民族矛盾的多发区,臣服的蒙古人口服心不服,动不动就闯入汉区侵扰。明政府加强了这一带的防范,设立辽海卫(治所初在昌图老城,后移开原老城)来管理昌图地区,辽海卫下设三边堡,即永宁堡(今亮中桥镇茨榆城子)、镇夷堡(今老城镇跑马城子)、清阳堡(今昌图镇青羊堡)。后来明政府又在辽东设置边墙,将汉族与蒙古、女真等少数民族隔开,成为明朝在这里的一条军事界线,边墙经过昌图境内,就建在金山上,长达120余华里,沿线设置诸多烽火台,以报敌情之警,当狼烟四起之际,便是边境不安之时。至今这一带仍有许多以台命名的地方,如四方台、八里台、喜鹊台、兴隆台、大台子、高台子、黑台子、南台子等等。

明朝在东北采用卫所制的军事化管理,军队给养来源主要是屯田,戍边兵士多是从关里征来的,其家属也随之移民到这里,但兵民不能生活在一起,因而兵营和随军家属的驻地均形成聚落,兵士居住地为“屯”,家属居住地为“堡”,从此,“屯”、“堡”的概念出现了,所以在今边墙一带出现的大量带有“屯”、“堡”字样的地名,如边墙沿线的靠山屯、护山屯、橡山屯、长山堡、金山堡等等,但是带有窝堡的地名可就不是源自明朝了,它是清朝“开荒占草”时期的产物,应叫“窝棚”才对,如杨家窝堡、康家窝堡、齐家窝堡、郭家窝堡等等。

明朝时的一道边墙,把昌图一分为二,墙内是以汉族为主体的辽海卫辖区,墙外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福余卫辖区,福余卫被科尔沁部击败后随即融入科尔沁。清朝建国后设立柳条边,被称作常突额尔克的昌图地区全部划在边外,成了蒙古科尔沁草原的一角,只有蒙古王公贵族打猎的时候,才偶尔想起在蒙古高原的东南一隅还有个叫常突额尔克的地方。

柳条边的修建,极大地阻碍了边里边外的交通与交流。边外大片土地闲置,而关内百姓在清朝统治者的层层剥削和压迫下大量破产,便有流民偷越柳条边,到边外开荒占草,人们尝到甜头后,一传十,十传百,大批关内百姓开始了“闯关东”的生涯。1802年科左后旗公开在常突额尔克的榆城子招民垦荒,“驰游牧禁”,蒙王在这里设立地局收取地租。随着形势的发展,各种纠纷越来越多,办理案件需到奉天府,得绕道法库边门或威远堡边门,多走几百里路,于是清政府决定在榆城子设立管理衙门,根据常突额尔克前两字的谐音设置了昌图厅,刚开始就有20多个社,昌图境域很快再度繁荣起来,今日昌图地名,绝大多数是“开荒占草”时叫起并流传下来的。

在昌图中西部的宝力、东嘎、七家子一带,还曾有一个叫“七里界”的区域,是昌图设厅时蒙古王爷留给蒙古族百姓的保留地,也叫“旗留地”,直到1938年改制才取消这一区域的特权,今日宝力(旧称薄弱屯、玻璃屯)、东嘎(旧称嘎瞎)、查罕(旧称查罕牛录、查罕牛)就是那时的地名演绎的。

目前还没有评论
添加一条新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表评论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