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青山常在 2年前 279次点击
鱼翅属高档烹饪原料,是鲨鱼、鳇鱼鱼鳍的干制品,属海八珍之一,价格昂贵。鱼翅的涨发烹制技术要求高、难度大,需要厨师具备高超的涨发技术和深厚的火工功夫,方能将鱼翅烹制得尽显其妙。豫菜的扒鱼翅做工考究,用火精绝,享誉华夏。
一、兰花扒鱼翅
兰花扒鱼翅是一道高档宴席大菜,只此一馔即可确定宴席的名称及价位。
兰花扒鱼翅需选用上等玉脊翅,先经焖煮、浸泡、退沙、下扇等细致的涨发处理,加鸡子、肘子、干贝清汤等原料入笼蒸制后,再铺摆到竹扒箅上,用微火长时间煨,直到鱼翅入滋入味,质地软糯筋香,色泽晶莹剔透,汤汁黏稠,方可合入扒盘。用虾蓉制成兰花,群围在鱼翅周围。鱼翅酥软、筋香,滋味醇厚鲜美,兰花赏心悦目。鱼翅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和矿物质,脂肪成分含量极少,是比较理想的营养食品,还具有益气、开胃、补虚的食疗作用。
特级烹调师李全忠用大型犁头鳐的背鳍烹制的兰花扒鱼翅,质软味醇,素雅美观,深受食客好评。
兰花扒鱼翅 开封市地方史志研究室供图
二、白扒鱼翅
白扒是开封的传统烹调技法之一。早在清乾隆年间就与闽菜的“红扒”齐名而蜚声于世,号称“南北二扒”。开封菜的扒制是将原料整齐地摆放在锅垫上,利用奶汤、重油进行较长时间的火工处理,使汤与油完全融合并被原料充分吸收,以达到“用油不见油”的特殊要求。开封烹调师有“扒菜不勾芡 功到自然黏”的烹制口诀,可见准确运用火工,是扒制菜肴的关键。
白扒鱼翅 开封市地方史志研究室供图
白扒鱼翅是传统的宴会名肴。豫菜大师陈景和制作的白扒鱼翅,汤汁浓白,质厚味醇,适口不腻,颇有独到之处。
姜豉乃唐宋时期开封食肆名馔,也是寒食节的传统食品。此菜以姜醋佐味,以豉汁调味,烂烹猪肉,汤汁和猪肉混合凝结,冻凉成型,晶莹如水晶,切条块佐姜醋汁而食,滑润爽口,乃下酒佳肴。
据传,唐代有个叫姜悔的吏部侍郎(是靠银两买的官),目不识丁,手不解书,烂掌铨衡。故有歌谣讥讽云:“今年选数恰相当,抑由坐主无文章。案后一腔冻猪肉,所以名谓姜侍郎。”“姜豉”因和“姜侍”谐音,遂得以流传开来。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载有此菜。宋人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对该菜的制作方法和食用方法记述尤详。此馔在食肆民间流传甚广,后经庖人不断改进承传,今日尚存于酒宴之间。
姜豉 开封市地方史志研究室供图
姜豉现在名谓肉冻或水晶肘子。取猪的前肘子或者后蹄髈,用葱段、姜块、花椒、陈皮,加精盐先腌制三天,然后用开水氽透,去掉花椒、陈皮,用小火加适量豉汁微火炖至酥烂,须保持汤汁清而肘浓烂。调好滋味,原汁倒入器皿内,待凉彻,改刀装盘上席,外带姜米、香醋碟,另带香菜、韭菜碟佐食。
1984年,开封特级烹调师孙世增、李全忠、卜庆林等整理发掘仿宋菜肴,此菜才有缘与食客见面。
红薯泥是中州名菜。制作此菜时,需先将煮熟的红薯除皮,用刀捺成泥状,用纱布挤去红薯的纤维和其他杂质;再用香油、白糖炒成液汁,将红薯泥放在炒成的糖汁里,用勺来回不停地搅匀,糖汁渗进红薯泥里。大概需15分钟,红薯泥已成琥珀色状,就可盛入盘里。
做红薯泥的能手,要数清末民初杞县大同饭庄的蒋思奇师傅。蒋师傅不仅手艺好,还蛮有骨气。有一年,袁世凯的部下到杞县扎营,为首的几个长官听说蒋师傅会做红薯泥,定要尝尝这有地方风味的佳肴,还说是“尝尝鲜,活一千”。
红薯泥 开封市地方史志研究室供图
蒋思奇深恨袁世凯这个头号卖国贼,不愿意给他们做红薯泥,但又怕主人不会善罢甘休,想来想去,蒋师傅想出了个法子。
宴会在县衙举行,县太爷将蒋师傅请到县衙伙房烹调。宴席先上鸡、鸭、鱼、肉,最后才上红薯泥。一心想尝鲜的军官们见红薯泥五光十色,撒上青红丝的,犹如桃花盛开;撒上核桃仁的,犹如琥珀映辉;撒上碎冰糖的,犹如宝珠滚动;撒上山楂丁的,犹如红霞蒸腾,美不胜收。没等红薯泥放稳,垂涎三尺的军官们蓦地站起,挥舞筷匙狼吞虎咽。这一下客厅里热闹起来了,有的流泪张口,有的伸脖子揉咽喉,有的撕着腮帮往外呕吐,丑态百出!他们光见颜色奇美,哪晓得蒋师傅用了一个绝招,红薯泥本身质地细腻(一盘菜需红薯600克,白糖120克,香油120克等料),散热很慢,这次蒋师傅特意用油封顶,内中高温不能散发,加上这些人急用,所以出现了这种场面。
(原载于2021年9月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豫菜志》第1版)
一、蟹酿橙
蟹酿橙是宋代名肴。因南宋清河郡王张俊以此菜供奉宋高宗赵构而名入宫廷御宴,因《山家清供》载录而名传至今。
谚云:秋风响,蟹爪痒。蟹乃金秋奇味,膏满肉肥之时,称得上“螯封玉嫩双双满,壳诸黄膏脐脐圆”。因而常使老饕雅士闻香驻足,不惜千金而品之。橙乃金秋佳果,经霜黄熟,香气盈室,且有解鱼蟹毒之功效,并有清痰下气、宽中和胃、 解酲醒酒之能。此肴以香橙挖去瓤为盅,实以蟹肉,沃以橙汁,蒸而食之。蟹肉味美而无骨,金橙芳菲而开胃,乃天赐佳肴,金秋奇味,使人过齿难忘,留香三日。
蟹酿橙 开封市地方史志研究室供图
二、玉莲橙
玉莲橙是宋代一道甜馔。玉是取雪梨肉之清白无瑕、冰清玉洁之意。宋人张斗《蕴梨诗》曰:“敝身三寸褐,腔腹一团冰。”诗喻人穷而满腹才学,外褐而内冰玉之意。
玉莲橙 开封市地方史志研究室供图
此馔把雪梨去皮去核,切骰子丁;橙子取盖,挖去果瓤,去核留汁和果肉;莲子脱衣,去莲心,加糖炖至绵软;然后加入梨丁及橙汁和肉,盛入橙子盏内上席。此馔三果合烹一菜,取雪梨生津润燥、清热化痰,橙子行气舒肝助脾,莲子养心、益肾、补脾之功能。三者性味凉、温、平相调,是一道益五脏、润肺腑、养老奉亲的上佳食品。
驼蹄又称驼掌,为骆驼的脚掌,形如盘状软垫,富含胶质,营养丰富,属高档烹饪原料。食用驼蹄记载始于三国魏时。据明人董斯张编的《广博物志》中引《晋书》说:“陈思王(曹植)制驼蹄为羹,一瓯值千金。”唐代皇宫以其为珍,杜甫在天宝十四载(755年)写的《丽人行》诗中记述了杨贵妃宴饮情况:“紫驼之峰出翠釜,水晶之盘行素鳞。犀箸厌饫久未下,銮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鞋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他还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愤然疾呼:“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以杜甫的诗句推论,驼蹄、驼峰是当时达官贵人的宴上常品。元末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的“迤北八珍”中收有驼蹄。可见历代帝王都嗜食驼蹄。
一、八珍驼蹄羹
八珍驼蹄羹是由特级烹调师陈长保在传统制作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后,精心烩制而成的一道汤羹。此菜以骆驼蹄为主要原料,配以鲍鱼、鱼肚、海参、鱼翅、鱿鱼、干贝、虾仁、枸杞等烹饪原料,精烩细调,成品具有驼蹄筋柔、汤厚味醇的特点。
八珍驼蹄羹 开封市地方史志研究室供图
二、葫芦驼蹄
葫芦驼蹄是特级烹调师朱永敬在扒驼掌的基础上创制而成的。此菜用发制好的驼蹄配以形象逼真的葫芦鸡腿等原料烹制而成,故称葫芦驼蹄。成菜色形美观,色泽明亮,鲜醇酥烂。
三、扒驼蹄
扒驼蹄是一道传统古馔。烹制扒驼蹄,需经浸漂、浸烫、煺毛、焖煮、去骨等加工处理后,再用偷刀法松解驼蹄里面,保持原形,以纱布包住,加调料、配料、高汤,小火煨软烂后,去掉纱布,装饤碗内,重调汤汁及配料,入笼屉蒸至酥烂,装盘后把勾制好的浓汁浇在上面即可上席。驼蹄红润明亮,软糯香醇。
(原载于2021年9月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豫菜志》第1版)
欢迎来品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