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青山常在 2年前 207次点击
熟悉中国古典小说的朋友们都知道,我国的传统经典名著,如《西游记》和《三国演义》里面,总是穿插着许多的诗歌。 这些诗歌,有的被安排在小说和章节之首,借以点明全书、全章的主题。另一些则被安排在文章的中间,用来作为对故事当中的场景描写,以及人物描写的补充。
在《西游记》第一回中,就有一首对场景描写进行补充的诗歌。这是一首无题的“七律”,包含了浅显易懂的人生哲学,道破了世人苦累的缘由。
“无题”七律赏析 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 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 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诗中的内容涉及佛道学家们,对人生追求的感悟,属于古代朴素哲学的范畴。作者之所以写这样一首诗,是想对前文中提及的场景叙事进行一些补充。
为了能够方便向大家说明作者吴承恩写这首诗的创作动机,我们还是要先介绍一下在写这首七律之前,吴承恩讲了一些什么事情吧。
在《西游记》小说的开头部分,孙悟空当上了花果山的“美猴王”。他“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既不服人间王法的约束,又不惧飞禽走兽的威服。 眼看实现了“水果自由”,猴生再也不必奋斗了。可是某一天,孙悟空却发起了愁来。因为他突然想到,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样的好日子,迟早会一去不复还。
于是孙悟空和人间的帝王一样,想要得到“长生”。接下来,孙悟空告别他的猴子猴孙们,独自乘着一只木筏,从东胜神洲漂流到了南澹部洲。 孙悟空登上海岸时,看到很多人间百姓正在海边捕鱼、打雁、挖蛤蜊、晒盐。这个时候,吴承恩就想以猴王的视角,对这些“普通人”的生活进行批判,于是就写了这么一首诗。
那么,吴承恩为什么一定要通过诗,而不是直接叙述来表达思想呢?这其实是因为:中国古典文学小说的“诗化”特点。
在过去,中国文学最高级的形式一直都是“诗歌”,小说被认为是不入流的东西。因此很多作者在创作小说时,都会掺入大量的卷首诗、章回诗。
一方面是为了向读者“炫技”,如《镜花缘》的作者,半部书都在秀文采;另一方面,古代诗歌的表现形式经过千年锤炼,能言简意赅地向读者传递情感,同时创造“记忆点”。
在这个地方,吴承恩是以孙悟空这个“问道者”的视角,以佛道思想作为指引,以诗的形式写下了主角“美猴王”,对世间庸碌无为者的感想。 通过这首七律中传达的朴素哲学思想,在读者与主角之间创造出一种“认同”。如此一来,听故事的人,就会“自动代入”孙悟空的视角,去享受这一段冒险的历程。
《西游记》这本小说中讲的道理,其实绝大多数人都是懂的,甚至不必苦读圣贤书,只要多听听老人家讲故事,就会发现这个规律。
简单一点来说,就是贫穷的渴望富贵,富贵的向往权势;官当到了尽头,就想当皇帝。一个人连皇帝都当了,他的欲望是不是就到达尽点了呢?事实绝非如此。 因为当上了皇帝,他又想要追求“长生不老”。那么“长生不老”,是否又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呢?事实上,这一点在《西游记》里面就有答案。
孙悟空后来跟着菩提老祖学得了七十二变,后来又跑到地府,改掉了《生死簿》,让自己和自己的猴子猴孙都能长生。按理说他获得了长生,便可以回到花果山去快乐地生活了。 但是孙悟空并不甘于只在“花果山”当个不老的神仙,他还想要跟玉皇大帝平起平坐,于是就有了“齐天大圣”,然后又有了“大闹天宫”。结果物极必反,他终于被压到了“五行山”下。 可见,不管是猴子还是人,对名利、权势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当然,在《西游记》开篇第一回中,孙悟空并不知道他将来会因想造玉皇大帝的反,被压在“五行山”下。
在开篇这里,孙悟空只是简单地看到了人世间的万般苦楚。百姓像骡马一样供人驱使,整日忙忙碌碌的。人们为了争夺宰相、王侯之位,枉费心机。 最后,这些人还没享受到生活的乐趣,就稀里糊涂被阎王勾走了魂魄。所以孙悟空认为,有那些忙碌的时间,还不妨追求“长生不老”。
但是《西游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得到了“长生”,一样少不了烦恼。不信你看那玉皇大帝,历经一万七千五百劫才坐到灵霄宝殿上,还得时不时担心孙悟空等人来夺位。
所以吴承恩写这首七律,一是想说明孙悟空(当时还不叫这名)活得比人通透很多,二是想说明,这只猴子自以为看破了红尘,领悟了猴生的真谛,结果还是掉进了欲望的樊笼。
当孙悟空真正懂得佛法精髓的时候,已经是他从五行山下出来,陪着唐僧,带着猪八戒、沙和尚,一起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证果成佛之后了。
在《西游记》这部小说里,穿插了很多有趣的小诗,同时也造出了很多的成语。比如“火眼金睛”、“三头六臂”、“笑傲江湖”等等,这些比起这首小诗来说,一样很有趣。
吴承恩在创作这部小说的时候,并不懂得现代小说的创作技法,所以他当然不知道故事主角的性格、思想需要一道上升的“弧光”,但是我们的确在这部书中看到了孙悟空的“成长”。 从原来天不怕地不怕的“齐天大圣”,变成了唐僧到西天取经路上耿耿忠心的守护者,最后又变成了一尊真佛——斗战胜佛。
当孙悟空真正成佛的时候,假如他再回到南瞻部洲,再一次看到打鱼、打雁、挖蛤蜊、晒盐的百姓们,可能就不会发出“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的无谓感慨了。 或者这时的孙悟空,或许应该像地藏王菩萨一样悲悯世人,不忍苛责。然后再发下宏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结语 《西游记》开篇这首七律,只是一首比较普通的小诗。吴承恩借着佛道思想,反映了初出江湖的美猴王孙悟空,对人生意义的哲学感悟。 人类一生都为功名利禄所累,整天都忙忙碌碌的,活得非常辛苦。这首诗认为,人类想要得到解脱的办法就是成仙,但是成仙也并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 毕竟孙悟空在成仙之后,还在幻想“玉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呢!
孙悟空活得通透吗?非也,非也!假如他活得通透的话,也就不会笨到要当“齐天大圣”了。 孙悟空之所以要当齐天大圣,说穿了还是不甘人下,所以才要竖起“齐天大圣”的旗帜,想要把玉皇大帝搞下去,自己做到玉皇大帝的位置发号施令。
当然,孙悟空有这样的想法,本来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他不懂得找准天时、地利,又低估了玉皇大帝的实力。 因为孙悟空想要“揭竿而起”,只有“花果山”这个基本地盘是根本不可能成功的。因为这整座山上除了他,一个人能打的人也没有了。 要扳倒玉皇大帝,怎么也该等到有人和如来打起来,并把如来打到“投胎转世”以后,再看准机会和没变成猪八戒“天蓬元帅”、没变成沙和尚的“卷帘大将”什么的结个盟再说吧。
人是一种最善变,也最容易忘记初心的动物。孙悟空这只猴子还没修成佛,就学了一身人的臭毛病。 没习得七十二变的时候,尚且还懂得这首诗中的粗浅道理;等到修得长生不老之后,他就把这首小诗中的道理,完全抛诸脑后了。不过好在他最后经过八十一难,终于成了佛。
吴承恩没有写到孙悟空成佛之后思想上的变化,但是参照地藏王菩萨的标准,即便成了佛的孙悟空,也不想为了拯救世人堕地狱,最终也不至于无聊到,再给大家来一首“心灵鸡汤”。
人类想要得到心灵上的解脱,事实上除了修得长生,甚至“成仙成佛”以外,应该还有别的答案。但是具体是什么,那就属于别的思想范畴了。
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