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俗】阿坝县夯土民居:高原上的守望者

1 青山常在 2年前 170次点击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县地处川、甘、青三省结合部,历来被称为“安多之窗”,历史悠久、文化多元、底蕴深厚。走进阿坝乡村,你会被这里独特的建筑——“夯土民居”深深吸引。作为多元文化中显著的组成部分,夯土民居不只是建筑,更是这片土地历史文化的缩影,让阿坝县享有“安多建筑代表”“夯土民居建筑博物馆”之美誉。

阿坝县享有“安多建筑代表”“夯土民居建筑博物馆”之美誉(夏雪东尔 摄)

独具特色的民居

阿坝县的夯土民居为何独特?自然与这里的居民和地理环境有关。

据《藏族史·齐乐明镜》载:“阿坝地区远古即有藏人栖息。唐贞观十二年(638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率大军攻占松州羌地,以武力撵走唐军后,以西藏阿里等地移民阿坝定居。”阿坝地区主要居民以吐蕃腹地阿里、果洛等地移民与本地土著人融合构成,他们在此居住繁衍、游牧耕作。

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当地百姓适应地域环境的居住方式。历来,阿坝县属半农半牧区,农区和牧区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居住要求和文化习性。阿曲河流域上阿坝、中阿坝、下阿坝和查理乡农区的建筑主要以“夯土建筑聚落群”为代表。其以农业生产为主、牧业为辅的生产方式,是原始聚落即固定村庄产生的缘起。定居方式的生活习性使人们有了长远的计划和目标。以聚落的方式定居,增强了群体意识。一代又一代的藏族先民,经历高原严酷环境的洗礼,创造并延续着他们智慧的结晶,逐步探索和规范着建筑用具、建筑色彩、建筑造型、建筑材料,以及设计规范、建造流程,最终发展出保存至今的夯土民居建筑聚落群。

青稞田、波斯菊与藏房相映(夏雪东尔 摄)

就地取材的建筑

夯土建筑方式,是一种传承已久又原生态的建造方式,以当地的土、木、石为原材料,不用一颗铁钉,夯筑砌墙。

安措,合热列玛……

安措,合热列玛……

安措,呀热玛,喔拉达,合热……

安措,呀热玛,喔拉达,合热……

合热洛,合热列玛……

合热洛,合热列玛……

每年三月底四月初,当你走在阿坝县的乡野,就可以听到这样的打夯歌。这时节正是阿坝县夯土墙的黄金季节,在阿曲河两岸分布的十数个乡镇、数百个藏寨,处处可见夯土墙的热闹场面。人们以古老夯土技艺建造结实、紧密、拙朴的民居。数百人一起劳作着,好一派热闹非凡的劳动大场面。

冰雪消融,藏房前的春耕(夏雪东尔 摄)

夯土建筑特别注重构造上的坚固稳定性,一般建造面积为130平方米-140平方米。建造时以36 根梁柱为最佳,但也会根据需求以18根、20根、25根、30根柱子来承重。一般东西南北各六柱,柱距多为2.2米-2.7 米,夯土墙加木结构的内部框架混合承重体系,保证了结构的稳定和保暖。选夯土材料,多直接利用周边最丰富的黄土(有黏性的黄土)和松日(青稞糠糊)。同时,在充分掌握材料性能的基础上,用石料砌筑地基。完成地基后便开始用圆柱木头框住夯墙四角,由技艺精湛、经验丰富的民间夯土建造总指挥负责召集数百人分工合作。至今,在阿坝县还保留着全寨互助夯筑的形式——上百人不取酬劳出力帮忙。

劳作中,男女分工合作,男子力气大主要进行夯土部分。具体是由两人一组分工站在正方形的木模内,形成上百个木模框架,一人扶木柄控制平衡,一人高抬猛放,在夹好的木板之间不断用“夯杵”将黄土用力夯打,由内而外至中间又由外而内不断重复,注重上下左右边缝搭接,直至夯筑完整结实,再移动夯筑到另一格。夯杵一般为粗壮、结实、沉重的木料制成四棱状。妇女们则用铁锹铲起黄土,用背篼背至夯土处,为筑墙添加原材料。这样夯打出来的墙体厚重,规整且有较好的保温、抗震等作用。

初春时节,阿坝县的乡野处处可见夯土墙的热闹场面(夏雪东尔 摄)

夯墙时,打夯歌成了指挥协调、步调统一,且能活跃气氛的助力歌。夯筑时,一人喊号子,大家跟着应和,歌声起伏变化,节奏整齐划一,生动且雄浑有力。劳作的歌声里充满了泥土的芳香和自然的气息,如天籁一般,让人充满了力量。在起伏的夯歌声中,墙体也一尺一尺往上增长。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夯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一般夯筑三层建筑需要三年的时间,一年夯一层,即夯打完成第一层时,需要间隔一年的时间,等到第一层经历日晒雨淋变得非常结实后,才会考虑修建第二层,以保证夯土的结实。所以,要建造一栋普通的夯土民居,往往要花费几年时间。

天时地利的营造

除了夯筑这一特点,在选址、空间布局等方面,阿坝县夯土民居还有一些别具一格的特点。

在聚落选址上,耕地是一个以农耕为主导经济类型的村落赖以生存的根本。这样的民居聚落,通常是将建筑建造在便于看守或防盗的耕地边缘,方便农牧业生产之地。其地一般为阳坡,可最大限度地接受日照,获得良好的日照条件。冬季高原风大,选址多在山坡的中下部,有防风功能。民居与民居的间隔既保证了一定的独立性,同时形成一个封闭的村落格局,这样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建筑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藏房内部,干净整洁(夏雪东尔 摄)

传统的阿坝夯土民居建筑布局一般为三层,高度为一层三米,第二层三米,第三层四米,总体建筑高度保持在9米或10米。建筑以正方形为主,外部美观不是传统建筑考虑的主要因素,以保证质量和安全为主要要求。而近现代修建的夯土建筑的高度也随着人们生活的改观或不同需求而变化,现代夯土建筑总体高度可达到11米或12米,正方形建造方式逐渐消失,房屋建筑规模大小上也有扩展,更多是为美观和方便。

现代夯土民族建筑格局较好地适应了生产生活需求。第一层为牲畜用房,有堆砌牲畜草料及防卫作用。进入大门,左侧为马槽,往内隔着一间封闭的牲畜圈,主要为牛羊圈,墙上没有开窗。从外向里走共有三至四道门,层层递进,第一道门为一层的主大门,较为敞亮,主要设有通往二层的独木梯及马槽;第二道门较封闭,内部基本没有光线,唯一的通风口和微弱光线由“气洞”代替,洞口斜向天空,略有光线透入。

第二层为日常生活起居场所及客厅,装潢设计都会比较讲究。古建筑更多地讲究起居生活的实用性能,灶台的设计、用具的摆放、储物空间的运用都融入了传统风格。而近现代的夯土建筑更加注重美观,木柱上精心雕琢的各类图案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也是整栋建筑中最花心思装饰的楼层。

第三层主要是经堂及放置重要物品的仓储空间。一般客人都不会到三层,经堂的装饰雕刻与信仰的派别有极大的关联,其风格色彩多样华丽。最顶层为平层屋顶,主要功能为晒台。打青稞等需阳光直晒的平台,称之为“晒坝”,也有民居在第三层隔出晒坝。平顶上是黄泥铺面,滴水不漏,雨季踩踏时也不会泥泞。平顶较为开阔,与自然的接触更为直接。一般家家户户都在平顶上设有煨桑台或桑炉,可祈祷祝愿。

夯土建筑很好地体现了“外不见木,内不见土”的传统,但其内部依旧是传统木构。以木柱支撑,木框架与夯土墙混合承重体系保证了外部构造的封闭性,又起到了保暖作用,也保证了空间划分的可利用率。

整体上,夯土建筑朝向在居住环境中表现出对安全的强烈需求。整个建筑除了三楼的晒坝以外基本没有光线投入屋内,一楼只留几处气洞,二楼有一个可伸出头部大小的窗户。因此,这样的建筑有着较强的防御功能,成为居住、军事防御功能合二为一的典型建筑(近年来,因为经济水平的发展和对舒适性的要求,有了一些改变)。

在保护中传承的地域文化

夯土民居是在选址、造型、选材、布局及功能上都凝结了藏族先民智慧的建筑艺术。聚落间隔既有相对的独立性也保持了空间密集型的特征,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构建了一个“天、地、人、神”多方面因素和谐统一的空间系统,满足了乡土社会特殊居住环境中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堪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筑典范。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乡村振兴成为国家战略,全域旅游、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十四五”规划等的相应落地,阿坝县夯土民居聚落群的保护和发展也有了切实的方向。当地将在保护传统民居聚落建筑、生态环境及文化传承的基础上,结合阿坝县“中阿坝旅游环线”中的民俗、建筑、宗教、田园等系列文化体系,将中阿坝旅游环线打造为安多文化核心旅游区及川青甘三省的旅游集散中心、阿坝草原上特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美丽乡村范本。

共 2 条评论
缘分 2年前
0 

不错。

青山常在 [楼主] 2年前
0 

添加一条新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表评论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