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博主爱看央视新闻夜读 1年前 308次点击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夜读专栏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许多诗词歌赋、名言警句,每每读来,都会触动我们不同的心境,引发我们不同的感受。有些经典名句广为流传,但它的另半句却鲜为人知。
“书到用时方恨少”“人生若只如初见”“不如意事常八九”……这些耳熟能详的句子,你都知道它们的另外半句吗?
那些“半句封神”的句子
01
人逢喜事精神爽,
闷向心来瞌睡多。
——《隋唐演义》
前半句大家想必已经非常熟悉,现在后半句你也知道啦!整句话其实都非常富有趣味和生活气息,大家不如一并记下。
02
殚竭心力终为子,
可怜天下父母心。
——《祝母寿诗》
应该没有人不知道“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但对它的上半句未必熟悉。哪怕子女不理解甚至误会父母,但父母对子女却始终殚精竭虑、处处考虑,这份苦心,也许就是“可怜”吧。
03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清·纳兰性德《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常在经年之后用来感慨:人生如果能一直像初次相遇那般相处该多美好!其中的伤感不言而喻,而后半句的“何事秋风悲画扇”让这份伤感又更进了一层。
04
粗缯大布裹生涯,
腹有诗书气自华。
——宋·苏轼《和董传留别》
读书多了,胸中有学问,人的气质自然会光彩夺目,这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强调的是内在的重要性,而它的上半句“粗缯大布裹生涯”则强调不必过分注重外在,哪怕着粗布素衣,也不影响内心的美丽。
05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
——《济公全传》
上半句被引用得非常多,下半句许多人却未必知道。如果说上半句是劝勉人们要“学”,那么下半句“事非经过不知难”,就是强调“行”的重要性,“学”与“行”相结合,才能真正受益。
06
君子之交淡如水,
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山木》
正人君子之间的交往不带功利色彩,淡得像水一样,却心地亲近;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样,却容易断绝。大家引用时多说上半句,其实下半句也很有意味。
07
不如意事常八九,
可与语人无二三。
——宋·方岳《别子才司令》
人生中经历的事情十件里有八九件都是不如人意的,可与之倾吐心事的人连两三个都没有。前半句大家听得很多,后半句虽没有那么广为人知,但亦是好句。
08
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愁来明日愁。
——唐·罗隐《自遣》
今天面前有酒,那就酣畅淋漓地大醉一场吧!明天要发愁的事,那就留着明天再发愁吧!哪怕偶遇人生失意,也不要郁郁消沉,紧紧抓住今天吧!两句一起记,心态更豁然。
09
因过竹院逢僧话,
偷得浮生半日闲。
——唐·李涉《题鹤林寺僧舍》
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人人都希望可以“偷得浮生半日闲”,这“闲”该如何偷?倒也简单,拿诗人来说,趁春天还没结束去爬个山,在栽满竹子的寺院里与僧人聊聊天,闲情便有了。
可能因为后半句实在过于出名,以至于前半句完全失去了光辉,但其实,前半句也可视作“偷闲”的某种方法。岁月极美,春花秋月,夏雨冬雪,只要你想,都可以“偷”来赏味。愿我们都能畅享世间万千美好,找到藏于生活的种种小欢喜。
10
山僧不解数甲子,
一叶落知天下秋。
——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
不久前立秋了,虽然气象意义上的秋天尚未到来,但节气意义上的秋天确实已经到了。在迎接新秋的时候,我们常会用上这句“一叶落知天下秋”。而“山僧不解数甲子”是说,山中的僧人并没有计算年月时间。其实我们也是如此,说到立秋,第一反应也是: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也祝大家立秋之后,开启属于自己的收获之旅。
文/央视新闻《夜读》整编
你还知道哪些名句的另外半句?
来留言区分享!
精选留言 标题 2
九门提督 来自江苏 , 肉到减时方嫌多
万物生长 来自浙江 , 菜到点时却嫌少
H. 来自浙江 , 奇变偶不变 符号看象限
空山新雨后 来自湖南 , 抱歉,我想的是书到用时方恨少,钱到月底不够花 [流泪]
607℃拿铁 来自内蒙古 , 还有还有: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中国诗词大会忠实观众前来报到 [胜利] )
H 来自山东 ,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 来自山东 ,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小范范 ღ 来自陕西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Mr鱼 来自浙江 ,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云朵有点甜 来自北京 , 听过“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当时就被震撼了
XuZY 来自黑龙江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牛奶、丑宏 来自山西 ,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Out of comfort zone 来自河南 , 书到用时方恨少,我竟然想到的是白首方悔读书迟 [捂脸] 但是这俩莫名很搭
R齐皮皮 来自山东 ,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仰望星空 来自广东 ,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这次记住了,希望不要忘 [旺柴]
, 来自河北 ,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曹公yyds
迎 来自天津 ,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土豆 来自广东 ,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远处风景,近处人生。 来自陕西 , 有像我一样,每当夜读的时候,就有一种“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心境 [偷笑]
笑笑 来自云南 , 林深时见鹿 溪午不闻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