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不忘掘井人——创作豫剧《南水迢迢》的初心 作者:陈涌泉 《剧本》月刊

5 青山常在 2年前 175次点击

豫剧《南水迢迢》是继《丹水情深》之后我与河南豫剧院一团再度合作的一部作品。同一院团、同一剧作家就同一题材连续创排两部大戏,在全国并不多见。这里面有机缘巧合,更重要的是双方有高度共识——南水北调题材是一个富矿,库区群众长达半个世纪的奉献牺牲值得持续讴歌;对题材本身再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对移民情感的与日俱增,激发了我们强烈的创作欲望。当然,作为一个河南南阳人,近水楼台先得月,一次又一次身入库区采访,我接触到成千上百的移民,后来我老家村子周边也建起了几个移民村,每次回家都会经过。我目睹了太多的移民故事,深切感受了他们的喜怒哀乐,亲身见证到南水北调工程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些都为我创作《南水迢迢》提供了充沛的源泉,让我拥有了天然深厚的情感,自觉实现了身入、心入、情入。

我在题记中写道:“迢迢者,时间久也,道路遥也,水流长也,过程艰也,情感深也,境界高也。”南水北调被称为“世纪工程”,从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视察黄河时提出这一宏伟设想,到2014年12月12日中线工程正式通水,整整62年;若从1958年9月1日正式开工算起,也超过了半个世纪。当时的移民,除了就近安置、临县安置,主要分布在以下两大流向:一是湖北,二是青海。以湖北大柴湖为例,这里原本是长江最大支流汉江屡次泛滥形成的沼泽区,移民们就在潮湿的沼泽地上建起简易住房,芦苇根没拔净的屋子,一夜间还会长出芦苇。有民谣曰:“大柴湖,臭水窝,出门就得把鞋脱。蚊子多得绣成蛋,把人咬得无处躲。男人怕咬上房坡,女人怕咬烤大火。”青海的环境更加恶劣,这里“一年一仗风,从春刮到冬”“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刮石头跑,四季穿棉袄”。生产上刀耕火种,生活上得不到温饱,劳动强度却出奇大,移民每人每天要开垦七分荒地。

贫困、饥饿、水位上涨导致就近安置的移民一搬再搬。然而,为了大局,为了国家,也为了如期让一渠清水润泽北方,他们再次踏上了搬迁之路。这就是可爱、可亲、可敬而又可怜的移民!当干渴的北方喝着清澈甘甜的丹江水时,千万不要忘了,那甘甜的丹江水中,有多少移民苦涩的泪,而又饱含了几代移民浓浓的情!

本剧的女主人公张秀芳是千千万万移民的缩影。半个世纪,她见证了南水北调的整个过程。30多岁时,她和父老乡亲们一起奔赴工地,投身大坝修建。为响应国家号召,18岁的儿子齐玉柱报名到青海支边。临别她牵着儿子的手千叮咛万嘱托,送了一程又一程。丹江水库完工后,她和村里的乡亲们由大坝建设者变成了移民。水库蓄水时,他们看着自己的家园一点点消失在水下。他们被后退安置到几十里外的山岗上,在乱石窝里垦荒造田,重建家园。丈夫在一次事故中不幸牺牲,她悲痛欲绝。送走丈夫,擦干眼泪,她重新投入劳动。比起日子的艰难,更让张秀芳揪心的是对儿子的思念和牵挂,支边青海的青年不断有人逃回,反馈的信息让她惶恐不安,也让淅川县委沉重焦虑。一份紧急报告飞向南阳地委、飞向中南局、飞向中南海,在周总理的关心批示下,支边青年才得以全部撤回原籍,从而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上留下了为民请命、勇于担当的光辉一页……40年过去,经过乡亲们的艰苦奋斗、不懈努力,昔日乱石岗,已变成米粮川。然而,一场新的移民又要开始了……

本剧试图全景式、史诗般展现横跨半个世纪的南水北调移民心灵史,勾勒出一幅南水北调世纪工程、国家行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铭刻移民和广大基层干部艰苦奋斗的创业足迹,热情讴歌库区移民舍小家、为大家、爱国家的崇高精神和奉献与牺牲,在大的历史背景下书写小人物命运,通过个体命运表现中原人乃至中华民族的群体性格和精神特质。通过记录老百姓多次移民的难忘岁月,折射出国家在一个大的历史时期艰难前进的曲折历程和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的精神魂魄,真实反映了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和中国农民精神面貌的变化,也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有观点认为本剧写移民的苦难多了些。持此观点者要么是不了解真实的移民史,要么就是缺乏悲悯心。悲悯心是一个优秀剧作家必须具备的品质,拥有它才能真切体会到底层民众心底最柔软的部分,才能听到他们最细微的呻吟,才能真正担当起社会的良心。移民在苦难面前所表现出的坚韧顽强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巍然屹立的根本所在,是最可宝贵的民族精神。单从艺术上而言,不正面表现移民所经历的苦难,就不足以彰显他们一再搬迁的不易和移民精神的崇高与伟大。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河川之危、水源之危是生存环境之危、民族存续之危。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北缺南丰。京津所在的海河流域,由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华北地区地下水长期超采,一度形成世界上最大、最深的“漏斗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以来,累计生态补水超过53亿立方米,超过1.4亿人口受益,有效推进了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遏制了华北地区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部分地区止跌回升,河湖生态得到复苏。沿线的白河、滹沱河、海河、永定河等多条河流水清岸美,水位升高;在北京中心城区,一杯自来水中有七成来自“南水”;河北500多万人告别了长期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的历史,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水环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提供了水资源安全保障。移民为此作出很大贡献。

行文至此,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2021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南阳考察期间来到南水北调工程移民村淅川县邹庄村,了解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他对乡亲们深情地说:“你们为了沿线的人民能够喝上好水,舍小家为大家,这是一种伟大的奉献精神,沿线人民、全国人民都应该感谢你们。吃水不忘掘井人,你们就是掘井人!”

牢记移民的奉献,感恩“掘井人”的牺牲,为千千万万的移民树碑,为南水北调的精神立传,正是我一再抒写南水北调题材的初心。物质丰盈的时代,一条大渠流淌的不仅是清澈甘甜的丹江水,更是中华民族不竭的精神源泉。以移民的奉献精神为主体的南水北调的精神是典型的时代精神,必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持久动力。

共 6 条评论
缘分 2年前
0 

不错不错。

缘分 2年前
0 

分享的好。

0 

这个唱段去哪里找?

青山常在 [楼主] 2年前
0 

中华戏曲网

青山常在 [楼主] 2年前
0 

或喜马拉雅,或学习强国

0 

值得点赞。

添加一条新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表评论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