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以勤克惰,只争朝夕

9 另眼看世界 5个月前 89次点击

《管子》有言,“解惰简慢,以之事主则不忠,以之事父母则不孝,以之起事则不成。”大致意思是说,抱着懈怠懒惰、倨傲轻慢的态度,用来处理政事就是不忠,用来侍奉父母则为不孝,用来办事是不能取得成功的。由此可见,懈怠、懒惰很容易让人一事无成,凡事只有以勤克惰,方能有所为、有所成。,勤乃立身谋事之本。南宋学者陈耆卿《嘉定赤城志》有载,“古有四民,曰士、曰农、曰工、曰商。士勤于学业,则可以取俸禄。农勤于田亩,则可以聚稼穑。工勤于技巧,则可以易衣食。商勤于贸易,则可以积财货。”在古代社会,读书人勤于学习,可以求得功名爵禄;农民勤于耕种,就会收获粮食;手工业者谙熟技艺,就可以换取衣食;商人勤于贸易,就可以积累财货。这再次表明,无论从事何种行业,都离不开勤奋与努力的优良品行。,晚清名臣曾国藩一生以“勤”字为本,无论为学、理政、治家、修身,都从未懈怠过。梁启超称其为“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如斯而已,如斯而已。”,曾文正公的勤奋不乏事例。他读书勤奋刻苦,常常是“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坚持每日早起,“虽风潇雨晦,疾病忧郁之时”,仍然不肯耽误公事,“率以鸡鸣而起,夜分始息,盖数十年如一日也”;一生坚持写日记以正己修身,以家书教导子女要勤以修身、俭以养德。曾国藩的功业,绝非是凭空取得的,足能说明勤奋才能成就一番功业。,图片,世间之事,贵在有勤,贵在有恒。宋代词人叶梦得在《石林治生家训要略》中写道:“昔东坡曰:‘人能从容自守,十年之后,何事不成?’今后生汲于谋利者,方务于东,又驰于西。所为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可见,任何成功不会是一蹴而就,也没有捷径可循,只能脚踏实地、勤奋刻苦、持之以恒。,史学家司马光“欲以身殉社稷,躬亲庶务,不舍昼夜”,为编撰《资治通鉴》这部史学巨著,呕心沥血,花费整整十九年时间才完成,其所收史料除正史之外,诸如稗官野史、百家谱录、总集别集、传状碑志等总数不下300多种,长编长达6500多卷,3000多万字。,世代更迭,岁月轮转,但无论世事如何变换,勤勉的精神价值却永远不会变。,“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代诗人钱福这首《明日歌》,实际上就是警醒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懒散、懈怠,务必要珍惜时光,只有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奋进姿态,让勤勉成为工作和生活的常态,用好当下每一天,干好每一件实事,才能不负生命,不负自己,让有限的生命活出无限的价值。

共 2 条评论
时光冉 5个月前
0 

真的是好文章。这样的文章越多越好。感谢楼主分享。

绚丽之色 5个月前
0 

坚韧不拔的粒子

添加一条新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表评论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