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永恒的流星 2年前 207次点击
在没有光的世界里,精益求精。在枯燥乏味的世界里,勤恳做事。谭光明,家住渌口区龙门镇邓家村,两岁因病失明,10岁自学竹器编织,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54年来,以手为眼,“编织”出光明的人生,成为十里八乡抢手的篾匠师傅。
一个盲人靠自学竟然编织出了篾器成品
多彩的世界,太短暂。两岁时,一场重病后,谭光明失明了,眼前的世界,只剩下漆黑。感知世界的途径,只剩下一双手。6岁时,其父去世,母亲带着4个孩子改嫁,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他想学一门傍身的手艺,但家里交不起师傅钱。
在当地,竹子很常见。10岁那年,母亲和继父挑了一些柴回来,其中夹杂着几根竹子。闲来无事,他花了几天工夫,摸索着做竹锅刷,这给了他极大信心。每天,他满脑子琢磨着能用竹子做点什么。其母生怕他拿刀子不小心伤到自己,总把菜刀藏在高处或隐蔽角落。有一次,他四处寻找,差点被柜子上掉下来的刀子砸中,但这,并没能让他放弃。
1972年,14岁那年,他终于编出了一对箩筐。尽管手艺粗糙,形状不好看,其母仍满心欢喜,挑着这对箩筐去打米,被邻里取笑是“跛萝货”(编者注:方言,指伪劣商品)时,她一脸骄傲地介绍,这是盲人儿子织的。一个正常人尚且需要拜师学艺几年才能出成果,一个盲人靠自学竟然编织出了篾器成品,这可把乡亲惊到了。收售竹制品的小贩承诺“4.1元一对,光明做得差一点,3.5元一对。”
编的东西还能卖钱!小小少年更加有瘾了。他白天黑夜地在家琢磨,用手一点一点地摸撮箕、竹筛的形状,摸篾丝一根一根之间的纵横交错,到第4次交货时,一个美观且扎实的篾器诞生,收购价和普通篾匠做的产品没了差别。
每一道工序都有讲究,谭光明烂熟于心
“3年的竹子最好编东西。”摸摸竹节,听听敲竹子的声音,谭光明就能迅速判定竹龄。和竹子打了50多年的交道,他对竹子的秉性了然于胸,太嫩,不坚韧;太老,易折断。
竹器品的制作,要经历选竹、砍竹、破竹、劈片、剖篾、撕篾、刮篾、定型、固边、编篾、锁口等10多道工序,全是手工操作,每一道工序都有讲究,环环相扣,谭光明烂熟于心。
破竹劈片后,将竹皮竹心剖开,就是撕篾,这最考验篾匠的手艺。只见他手来手往,刀起刀落,全凭手感判断竹篾片厚度,熟练地分出青篾和黄篾。
经过他用手刮出来的篾,厚薄匀称,细腻柔软。一片片细蔑条在他手中,上下翻飞,左穿右插,篾丝一根接一根地纵横交错,像经纬织布法一样,一环扣一环,最后,把篾丝反过来压进箢篼的边口,一个箢篼就完整地编出来了。
物美价廉受欢迎,做工需提前3个月预约
“盲人当篾匠,你肯定吹牛。”“你怎么请个做不得事的盲人回来咯!”……尽管手艺好,一开始,谭光明总被人连番质疑。
实力是最好的通行证。上世纪90年代,谭光明在渌口镇一家旅店住宿,闲聊时,对方以为他是算命先生,得知他是篾匠后,以为他在吹牛,并且用100元作赌注。不久后,他按照约定,上门去做事,慢慢看到成品后,对方终于相信了,“100元的赌注我没要,但他帮我在周边广而告之,他好多邻居都晓得我的手艺,我在那个地方做了好几个月。”回想起这件往事,谭光明依然很骄傲。因为手艺好,谭光明还无偿带过3个徒弟。现在徒弟们都转行了,只有他还在坚守着这一传统行业。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塑料制品,但他名声在外,一传十、十传百,请他上门的人一直不断,甚至还需要提前3个月预约。到了一个村,往往需要待8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渌口区龙门镇果田村的蔡作美16年前就认识谭光明了,“当时也是听邻居说谭师傅手艺好,我一开始也是将信将疑地请他来家里做事。”今年3月16日,是谭光明第4次上门给蔡作美家做事了。从箢篼到米筛、蒸笼等,谭光明承包了蔡作美家所有的竹制品。在蔡作美看来,谭师傅编的竹制品物美价廉,特别受欢迎。“有时,在这一家刚做完,其他人家就抢人,把他的工具箱提走。”村民说。
早几年,谭光明到了领“五保”金的年龄,但他并没有因此退休。“大家用我做的东西,我很有成就感,只要能干得动,我就要一直编下去。”他说。
记者手记
竹子陪伴了他大半辈子。编织篾器除了谋生外,更是他的爱好,他把自己的心血注入每一件篾器中。“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工匠精神,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虽然眼睛看不见,但他的世界里有光,他靠着一双勤劳的双手创造未来,创造光明的人生。他活出了希望,活出了自信,他身残志坚,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也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来源:株洲新闻网
好厉害啊,佩服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