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篇华为工程师,对无障碍的努力,与他们背后的故事。

18 乔峰K40X 2年前 2704次点击

有爱无碍,带你看世界 ]无障碍专项团队

,时长02:00

听到手机来电时,如何知道是谁打来的电话?拍照的时候,如何知道拍摄物是否在取景框内?录入指纹时,如何知道是否按压到了正确的区域?……这些对明眼人来说很简单的手机使用功能,却是视障者难以攀越的一座座大山。

据统计,我国有1700万左右的视障人士,也就是说,每80人之中,就有一名视障人士。当智能手机给每个人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时,视障人士却很难享受到同样的便利。

华为如何满足特殊群体的需要,帮助他们提升手机的使用体验?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我们都在死磕这个问题。从通话、短信、拍照等32个模块的基础业务出发,一个一个bug来解决和推动,一点一点把消费者了解透,一步一步把功能做起来……我们的想法很简单,要把无障碍功能体验打磨到用户需要的每一个生活场景中,让这个特殊的人群能够借由华为的产品,“看见”更广阔的天地,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这背后有很多看似微不足道,却足以打动人心的故事。

01用户的吐槽让我们下定决心

2015年,在华为P10手机上,信息无障碍Talkback作为EMUI5.1的一个特性发布后,第一次针对50多个控件做了无障碍标准化改造,系统级统一了内容播报规则,填补了华为手机在无障碍领域的空白。但在随后几年时间里,手机功能频繁更新换代,无障碍体验的提升却遇到了瓶颈,这块业务怎么随着手机功能的更新进一步提升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听到更多真实的声音,找到提升的方向,我们去了盲人推拿店。一提起华为手机,大家七嘴八舌:

“我的手机之前用还好,现在不敢升级,就怕升级后手机就没有语音播报了,它一无语,我就更无语了。”

“现在华为都已经很困难了,还能顾得上我们这群人吗?华为会真心做无障碍吗?”…… 听着这些话,我们坚定地回答:“我们是以客户为中心的,不管多难,我们都不会改变,用户有需求,不存在顾不上的说法,我们一定会在无障碍体验上持续发力的,你们放心。”听到表态,盲人师傅向我们竖了大拇指。

回来以后,我们下定决心,无障碍是一个有温度的业务,为了这个群体的体验,从2015年开始我们就一直在探索和努力。面向未来,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干好,而且还要带头干好,只有我们带头干好了,更多人才会重视这个人群,关爱这个群体,带来更多的社会价值。

怎么进一步提升视障人群的使用体验?团队内部经过多次讨论,结论是要从两个方面发力:一是直面问题,花大力气打磨基础体验。二是洞察用户的刚需和痛点,为这个用户群带来更多高价值的特性,方便他们的生活。

02看不见,也不被看见

一个正常人很难体会到,看不到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会对衣食住行有什么样的影响,又会对手机功能有什么特别的需求。为了更好地了解视障用户,我们展开了一系列的用户调查。

团队成员小陈和视障朋友一起通勤、工作、吃饭、就医,去观察不同视障朋友的日常生活,像影子一样跟随用户(“影随法”)记录最真实的视障朋友的生活,但不能进行干预。

初次跟随视障人士张老师通勤,走在早高峰的地铁人流中,看着张老师不断被只顾着看手机的行人撞到,停住、再继续慢慢往前,小陈的鼻子酸了,张老师却反过来安慰她:“没事,已经习惯了。”下班回去的路上,有辆车停在了路口,张老师顺着盲道往前走,盲杖碰到了车屁股,司机听到响动后不断按车喇叭,那尖锐的鸣笛声让他根本无法判断盲杖的声音。看着张老师忍着刺耳的鸣笛声不断试探的场景,小陈再也忍不住了,跑上前去敲窗示意司机,帮助张老师绕开。

还有一次入户到用户家中访谈,视障朋友非常热情地拿出了自己珍藏的牛肉干,邀请大家一起尝尝,但是看着手里的牛肉干,大家都愣住了。牛肉干早就坏了,但是这位视障朋友不知道,以为就是这个味道。

这些亲身经历让我们不由得唏嘘,这群看不见的人,真的很需要被看见。如果我们能通过完善华为产品无障碍的体验,帮助他们更好、更便利地生活,那是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事。

而通过这些走访和调研,我们也在一点一点接近真实的他们。

比如,我们发现,很多视障朋友都是隐藏的“能力者”,对于声音频率和声音强度的细微差别更为敏感,出行时会综合考虑道路上的各种声音信息,包括垂直和水平方向的车流声以及行人的脚步声等来判断决策,所以不希望设备影响他们获取最原始、真实的环境声音信息,这对于我们的设计交互很有启发。再比如,以前我们以为视障者都基本足不出户,无法独立生活,但实际生活中的部分视障者可以借助盲杖独立出行,甚至旅游、出国;以前我们以为视障者不能工作,或者只能在盲人按摩店工作,但实际中,他们有的是钢琴调音师,有的从事语音标注工作……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因为视力而失去活力,对于手机的需求和正常人更没有什么不同,甚至不少人可以用倍速屏幕朗读功能玩转手机。我不能拿我们的“想当然”来理解这个群体。

03把“他们”的事,变成“我们”的事

更好地提升华为的无障碍功能体验,并不是搞定一个模块就行了,而是涉及手机所有模块的优化,任何一个界面,任何一个功能,都需要重新设计无障碍的交互方式,手机上几乎所有模块需要协同发力。

面对32个核心业务模块,我们邀请2012实验室的专家一起,通过分析视障用户使用手机的数据,结合舆情中反映的痛点问题,梳理了不同模块的KEP(关键流程节点)。每一个小模块,大家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整理,最终整合出430多条KEP,汇总了3000多个体验问题。

找到明确问题后,我们一致认为无障碍只有真正落入IPD流程,才能保证质量得到延续。为此我们从需求阶段就开始审视无障碍设计,这样做可以极大的减少后端的补救成本。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不仅在两个月内完成了流程落地,我们还在软件标准委员会发布了首个华为无障碍研发规范,覆盖到了软件、智慧、云业务、IOT等多个领域。

与此同时,我们联合第三方团队在深圳、上海两地共举办四场吐槽会,邀请了24名视障用户到现场,体验核心业务模块的鸿蒙特性及核心操作任务,并且相应业务模块的设计师、SE、产品经理也共同参与,现场观摩视障用户如何使用这些应用,倾听视障用户最真实的声音。

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很多视障用户在使用“相机”功能时,频频受阻,无法操作。“未加标签”的播报不时在会议室中响起,显得特别刺耳。对于视障用户来说,没有加“标签”的功能,就像是一个不亮的灯泡,只能当作摆设。

一个视障用户皱着眉头问:“手机材质手感摸着不错,但我咋用呀?按钮没有添加说明文本,就播‘按钮’,那么多按钮,我怎么知道点哪个?连蒙带猜吗?”

面对质疑,我们心中也有了疑惑:“平时大家真的会拍照吗?”

“肯定用啊!”会议室的其他视障用户纷纷停下手里的操作,一致而肯定地回答:”你们平时想怎么用手机我们也是一样的!不是因为我们看不见就代表我们不需要体验这些功能。”

还有一个视障用户掏出自己的手机,快速调到拍照界面:“你看,别人的手机拍照时都有语音引导。我儿子生日我就会给他拍照,虽然我看不到,但是我儿子能看到,希望记录下这些特别的时刻。”一个看似他们用不到的功能,可能恰恰是他们最在意的功能。这个特殊人群,不希望被特殊对待。

在一次次的用户访谈和吐槽大会中,大家的观念逐步更新,“原先以为视障人士不会使用相机,但其实他们常常使用这个功能;原先以为视障者很少用华为视频,结果发现视频月活反而比音乐更高,还有视障创作者自拍视频甚至自己编辑,对华为视频、花瓣剪辑都有诉求;原先认为视障朋友与游戏无缘,后来才发现他们会玩基于听觉的游戏,甚至少部分人还能够玩动作游戏、射击游戏……”

通过4次吐槽会,我们共发现了188个问题,结合无障碍设计规范和竞品分析提供了相关的解决方案并闭环解决;聚类提取出共性问题25项,总结成无障碍设计和产品测试规范,有效提升鸿蒙系统视觉无障碍的使用体验。

有同事感慨地说:“等我老了,肯定也有视力逐渐退化的一天,现在好好做这些应用的无障碍体验,不仅仅是为了视障朋友,也是为了将来的自己。”

04每一个细节都是温度 针对用户反馈的TOP需求,我们和各个模块的工程师一起,将无障碍理念融入HarmonyOS的设计之中,对高频使用场景进行了优化。

比如,针对拍照功能,我们在语音播报上做了深度优化,现在手机可以播报面部在取景框中的位置,引导视障用户调整最佳的拍摄方位,告诉他们“往左一点”“往右一点”。如果拍摄多人照,还会提示当前摄像头识别到几张面孔。为了让视障用户的感知更好,我们还增加了“人名识别”的功能,只要提前拍一张照片,录入对应的标签,如“儿子”“爸爸”“妈妈”等,再次拍照的时候手机就能自动识别人脸,播报出“儿子在画面的中央,爸爸在画面的左边,妈妈在画面的右边”等语音提示,让拍照体验更有温度。 指纹功能也是我们重点解决的功能之一。由于视障用户只能通过听觉和触觉进行代偿,指纹可以简化他们的很多操作步骤,但录入指纹是一个关键的步骤。针对视障用户无法自主完成指纹录入的痛点,我们在手机上采用语音引导的方式,如“手指向左移动”“手指向右移动”“已录入80%”等;针对视障用户找不到指纹区域的痛点,我们不断调整声音和震动的组合形式,当手指划过指纹区域时,还增加了语音播报和加强振动反馈的方式来进行引导。 类似的细节还有很多,HarmonyOS几乎所有应用:桌面、设置、相机、图库、音乐、 视频、钱包……都被我们翻了个“底朝天”,然而功能是否真正实现了无障碍?我们说了不算。在攻关过程中,负责HarmonyOS开发的工程师和视障工程师们一起反复研讨、论证Demo,验收标准就是项目组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蒙上眼睛自主完成自己负责的功能,如此反复,直到最终获得视障工程师的认可。

05科技向善,我们想多做一点

比起其他普通用户,视障、听障的用户更期待、依赖通过AI技术“还原”自己的能力。他们渴望手机帮助他们“看”到看不到的景象,“听”到听不见的声音。所以,带着用户的需求和憧憬,我们想要看看AI智慧能力,可以给他们带来什么。

用通俗的语言“描述真实世界”就是我们在AI上的一个发力点。只需要打开相机,就可以识别并提取景框里面的人和物,并且把他们的关系像读课文一样播报出来,帮助视障用户“看”到生活中的现实景象。开

共 13 条评论
0 

非常的好。

0 

给华为点赞

0 

鸿蒙系统不仅对自身wuzhangai大幅增强,还优化了其他应用的wuzhangai,鸿蒙手机在开启读屏的情况下使用搜狗输入法会有惊喜哦

0 

刚接触手机那会儿,经常见到未加标签未加标签,现在发现这个越来越少,华为做的挺好的。

远洋 2年前
0 

谢谢华为对无障碍作出的巨大贡献,,小米手机的无障碍也不错,希望更多的手机 更多的APP 进行大幅度的无障碍建设

暖乡 2年前
0 

很好很好。继续努力。

老蚂蚁 2年前
0 

現在為啥用1,700萬這個數字呢?我記得10多年前那時候都一天800萬了不出意外的話,現在我個人認為應該突破2,000萬了,不知道為啥現在要用1,700萬這個數字。難道是脫貧攻堅以後瞎子的數量也減少了嘛。這個咱不知道咱也不敢在大的場合問啊,衹能在這裡悄悄的問問大家。

棒棒军 2年前
0 

其实我觉得吧。他们那个拍照,那个赢其实可以再增加一点,就是形容的更详细,比如,您对错了,请往后转连往后转,再向下一点这些提示的更详细,这样好一些。因为盲人不是所有的盲人,他的方向感很到位,敏感性也不是所有的盲人敏感性都很强。

棒棒军 2年前
0 

啊,要是他能做得像苹果手机那种好就好了。

0 

系统不一样,这已经就够不错的了。我们要感恩华为的工程师了。

棒棒军 2年前
0 

但是我个人觉得嘛,还是有一点不同。哦,这个我们可以放到一边,但是他那个语音库啊,语音库倒可以那个嗯怎么说呢,可以理解哈,唉,不好听呢可以将就,但是那个语速啊,语速感觉对于我们这些盲人来说,有些盲人听力本来就很厉害,然后呢,新的语速呢有可能要求比较高,所以爱要是他能像苹果手机那种嗯感觉就好了。

叶力森 2年前
0 

给华为点个赞,加油

0 

我太爱华为了给华为点赞。

添加一条新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表评论 去登录

作者

积分:10242

人生如梦,年华似水,一个转身便是一个光阴的故事,一眼回眸便是一处风景,走过红尘岁月,不过是淡然最美,看尽人世繁华,不过是平淡最真。人生路上,携一缕清风的洒脱,采一片流云的飘逸,淡然前行,让心灵沐浴着阳光,且闻花香,感受生活的诗意,左手懂得,右手幸福,一路欢笑一路歌。每个人的心中,都会装着不愿说出来的心酸和无奈。 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