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你好!

3 博主爱看央视新闻夜读 6个月前 165次点击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绿泡泡公众号《夜读》专栏

点击此处查看小暑节气

立夏时节

7月6日22时20分迎小暑节气。

“小暑过,一日热三分。”夏天渐渐掏出她浓烈的热情,邀请我们感受。

诗人说:“风说了许多,把夏天注得盈满。路标也说了许多话,主要说我们一走动就会长大。”穿梭在明亮的夏天里,只要敞开心扉去迎接,就会有热烈的故事发生。

这是一张描绘植物的图片。图片中的主要元素是一株绿色的植物,看起来像是棕榈树或类似的热带植物。这株植物有长长的叶片,叶片从中心向外展开,形状呈羽毛状。背景是黑色的,与植物的绿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图片的左侧有一个浅绿色的矩形区域,可能是用来强调或突出显示植物的部分。整体上,这张图片给人一种简洁、抽象和艺术化的感觉。

小暑·一隅

执一笔纯真,画一隅烟火,赠你一方生趣。

这是一幅描绘两个孩子在荷花池中的图画。图中,一个男孩站在荷叶上,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棍子,似乎正在玩耍或探索。他的表情看起来很快乐和自在。与此同时,一个女孩坐在一块石头上,她的脸上带着微笑,看起来非常开心。她的双手放在膝盖上,好像在欣赏周围的景色。

周围是大片的荷叶和几朵盛开的荷花,颜色从淡粉色到深红色不等。整个场景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仿佛是在一个夏日的午后,两个孩子在大自然中找到了乐趣。

央视新闻《夜读》X水墨画家皇小小

特别呈现

小暑·美文

作者/宋英杰

节选自/《二十四节气志》

小暑节气到了。古时候,消暑能力有限,面对酷热,古人似乎只有两个字,一个是“逃”,一个是“熬”。

惹不起还躲不起吗?“偃仰茂林逃酷暑”。如何“逃”?深藏。“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到林中、到水边……躲避烈日。

这是一张美丽的图片,展示了一个女子站在荷花田中。她穿着传统的服装,包括一件淡色上衣和一条长裙,头戴蓝色的头巾。她的手里拿着一个篮子,似乎正在采摘或欣赏荷花。背景是一片盛开的荷花和大片的荷叶,给人一种宁静和和谐的感觉。整体上,这张图片传达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感觉。

如何“熬”?熟睡。

陆游有一首诗,题目就很有意思:《逃暑小饮熟睡至暮》,小饮然后熟睡,一直躲到梦里去。

苏轼同样以酣醉和沉睡的方式避一时之暑:“有道难行不如醉,有口难言不如睡。”

辛弃疾更是对于避暑方式做出全面概括:“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

这是一幅具有东方特色的水墨画。画面中,远处有连绵的山脉,山间云雾缭绕,给人一种宁静、淡远的感觉。在湖中央,有一个传统的亭子建筑,亭子的屋顶是典型的东亚风格,红色的柱子和装饰与周围的绿色植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湖面上,有一只小船正在划行,船上的人似乎正在享受这片宁静的景色。湖面上还漂浮着许多荷叶和荷花,其中一些荷花已经盛开,展现出它们的美丽。此外,还有几只鸟儿在空中飞翔,增添了一丝生机。

整体上,这幅画展现了一个宁静、和谐的自然景色,充满了诗意和浪漫的氛围。

当然,皇家的避暑,还可以选择冰。

周代开始,皇家就有负责制冰的专业人士,称为“凌人”。盛夏开始皇室启冰、赐冰,把冰块赐予群臣,这属于“浩荡皇恩”的一部分。

在清代,紫禁城内便有五座冰窖,一尺三寸见方的冰块,储冰25000块。紫禁城外还有十三座冰窖,储冰近20万块。

唐代是夏至日开始赐冰,宋代是初伏日开始赐冰;明代是立夏之后陆续赐冰,清代是数伏之后陆续赐冰,历朝风俗各有不同。

这是一张展示茶具和食物的图片。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淡蓝色的茶壶和一个茶杯,它们都放在一个木制的托盘上。在茶壶旁边,有一个小碟子,里面放着一些绿色的糕点。此外,还有一个碗里装满了绿色的葡萄。背景是一个模糊的花园或庭院,有竹子和其他植物。整体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仿佛是在一个安静的下午享受茶点的时光。

什么是“暑”?

古人有很多种解释。比如“暑,热也”。这几乎相当于没有解释。再比如“暑,热如煮物也”。这个解释很形象,所谓“暑”,就是在锅里被煮的感觉,相当于一种烹饪方式。

小暑时节似乎是各种烹饪方式的集成。天气变化,就是由“烤”到“蒸”的转变。

这是一张荷花的照片。图片中,大片的荷叶在前景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其独特的叶脉清晰可见。其中一朵盛开的荷花位于图片的中心,颜色为淡粉色,花瓣展开,显得非常美丽。旁边还有一朵尚未完全开放的荷花花蕾,呈淡粉色并带有一些绿色。背景是更多的荷叶和一些模糊的花朵,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整体上,这张照片展现了荷花的纯净与优雅。

农历六月称为“焦月”。按照《尔雅》的解释:“六月盛热,故曰焦。”“焦月”这个称谓,是万物几乎被炎炎烈日烤焦的情景写照。六月也被称为“溽月”。焦月的“焦”,体现的是干热暴晒;溽月的“溽”,体现的潮湿闷热。

虽然“烤”和“蒸”这两种炎热都很难受,但“烤”完全是靠烈日的暴晒,还可以在空间上躲一躲,在树荫下,在房间里,躲避烈日;也可以在时间上躲一躲,

日出之前、日落之后,至少还有些许的凉爽。

但“蒸”就完全不同,它是温度和湿度的相互加持。如果说温度是“主犯”,那么湿度就是弥漫在空气中的无数个“从犯”,成为高温天气的“帮凶”。即使真实温度未必有多高,但人们的体感温度却已是无法承受之高。

这是一张在田野中的女孩的照片。女孩站在一片绿色的稻田中,手里拿着一块西瓜。她穿着白色的背心和短裤,头发扎成两个辫子。背景是一个晴朗的天空,没有云彩,远处可以看到一些树木和建筑物。这张照片传达了一种宁静和自然之美的感觉。

宋代戴复古《大热》有云:

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

万物此陶镕,人何怨炎热。

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结。

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天气太热了,万物仿佛正在被烧制的陶具,整个世界就像一个大窑炉,太阳像炭火一般。农夫在田里耕耘,田里的水像是煮沸的,背上的汗像是盆泼。

但人却没有理由抱怨,秋天的硕果,就是因为炎热而结实。

“盛夏日长,暑以养物”,人们更在意万物之长养,不疾不徐,不烦不躁,过好小暑,方显智慧。

小暑·草木人间

热情的空气

充沛的雨水

植物们就很愿意

与暑相处

太阳晒不过强壮的

雨水冲不掉坚固的

植物们知道

只有身和心都强实了

很多难题自然就有了答案

央视新闻《夜读》X科普博主@一方见地

独家呈现

小暑·絮语

到了小暑节气,天儿才真正地热起来了。太阳高照,热浪滚滚,有雨将至之时,更是闷热难耐,然而对于喜爱夏天的人来讲,正因为有这样的热,才可以享受到一些夏日独有的乐趣。

躺在平滑凉爽的竹席,看窗外绿树浓荫,枝叶葳蕤,房间里餐桌上有鲜嫩的瓜、浸凉的桃子,还有加冰的冷饮可供消暑,好不适意。

闲来翻几页书,在一眼入心的句子里徜徉,倦了便拥书而眠。“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古人的审美体验,在当下复现。

这还不够,傍晚时分常有盛大的晚霞相见,天际间的绚烂,像一杯酒,醉倒了欣喜仰望的人。在城市的街道漫步,在路边小店吃些烧烤,回到家洗澡、刷剧、无所事事地发呆,猛一瞧窗外,星子才刚刚升上夜空,还有漫长的时间可以享用,夏夜如此慷慨,多么好,多么值得为幸福欢歌。

在你眼里,什么是夏天最浪漫的事?

留言区里分享给小编~

点赞,小暑快乐!

共 6 条评论
历史狂粉 6个月前
0 

你不說我都還不知道今天已經小暑了

古月娜 6个月前
0 
所以有时候看看日历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我们也不是农民,24节气好像没啥用
0 

我一按电源键,在origin锁屏就已经知道,今天是小鼠了。然后还能看农历,不用到日历浏览一下才知道 今天农历都6月初一了

绽放 6个月前
0 

不用小树已经体验到热情了,我这里前几天几乎天天三十八九度40度。

0 

我这里昨天才开始天天35度

0 

福建省全省都是高温预警

添加一条新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表评论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