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萧萧冷雨夜 1天前 187次点击
多少钱能要一条人命?
最直接的答案是910元。
这几天热搜上河南小伙的悲剧,看得人无比揪心。
先把时间倒回三个多月前。
今年刚满19岁的小郭,只身一人来到上海打工。
小郭家里条件很差,父亲身体患病没有赚钱能力,全家五口人都仰仗着母亲在外面打点零工,赚点零花钱度日。
小郭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原本应该备受呵护的他,早早就懂事地替母亲扛起了生活的重担。
他这次来上海,是为了投靠在当地的堂哥,带他进厂打工。
从上海虹桥站出来后,人生地不熟的小郭对出站方式不熟悉,就打了一辆在出站口拉客的出租车。
他和司机私下约好,100块钱把他送到浦东新区。
可以想见,从小县城来到繁华的大上海,少年的心里该有怎样的忐忑和紧张。
40公里的路程飞驰而过,到达目的地后,小郭痛快地给司机转了钱。
可到家才发现,原本100块的路费,被他错误转成了1010元。
这下小郭急疯了,他着急地给司机发信息,哀求他能给自己把多转的910块钱转回来。
但消息发出,石沉大海,那个司机一直没有回音。
堂哥见状,连忙带小郭去报了警。
可警察也只能提供给他一个车牌号,没有更多关于司机的信息了。
意识到追讨无望的小郭,渐渐变得萎靡不振。
工作也不找了,每天沉浸在深深的自责之中。
没多久,小郭不见了。
害怕他做傻事,家人连夜从河南赶到上海,查监控,找线索。
一路从上海跟到了苏州,可还是没能阻止悲剧的发生。
几天后,小郭的尸体被人发现。
他是喝了敌敌畏自杀的。
19岁的少年,怀着无数美好憧憬来到大城市,只因为一次错误的付款,他带着无限的懊恼和痛苦,决绝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件事背后的悲凉,沉重得让人无法承受。
然而,事情在网上发酵之后,评论区的画风却走向了不一样的地方。
很多人不去骂那个不退钱的司机,却指责这个孩子心里太脆弱太执拗,是他自己心理素质太差。
站在我们的角度,为了那点钱确实不至于这样,但是如果我们替换到孩子当时的真实处境,或许说不出任何指责的话。
900块钱,对有的人来说可能就是一顿饭钱。
但对小郭这种刚到上海的穷苦人家孩子,可能是他一个月的生活费,可能是他半个月的工资,失去这笔钱他的生活将会变得极其艰难。
而且更多的是自责和懊恼。
就因为自己的大意和错误,可能就把母亲打工一个月的工资就随便错付了,可能就把父亲的药钱给错付了。
穷苦人家孩子最擅长做的事情就是把刀子插入自己的内心。
再加上那个无耻的司机一直不肯退钱,就加快了他自己伤害自己的速度。
钱对每个人的重量是不一样的。
我们没有过过和他一样贫穷的日子,很难去指责他为什么做这样的选择?
何苦呢?不值得。
这样的喟叹在这件事中显得那样苍白无力。
其实,比起去质疑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我们更应该对那个贪小便宜的司机进行谴责。
作为一个成年司机,搭载着一个来自农村、稚气未脱的孩子,明明知道他生活不易,又怎么能忍心贪图一个孩子的几百块钱?难道他自己没有孩子吗?
孩子涉世未深,性格有缺陷可以理解,但大人这样做就真的难以原谅了。
据家属说,直到现在,司机都没有为他的所作所为道歉,甚至起诉他之后,都没有露过面。
整个事情,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恶以及现实的无奈。
对穷人家的孩子来说,人生的容错率到底有多低?
对我们来说,如果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可以打电话到出租车公司投诉,可以打12315举报,还有很多方法维权,实在不行,父母再补一笔钱给你也行。
但对于一个穷苦孩子来说,或许就是堵住了他的出路,或许就是一笔很重要的钱,或许就是他生命中不可承受的痛。
他们就像是一个濒临爆炸的气球,一根稻草,就重如千钧。
眼前任何一件难以解决的小事,都可能成为戳破他们气球的那根针。
小郭的故事,让我想起了那个被诈骗学费而死的徐玉玉。
她家庭穷苦,每一笔钱都精打细算。
高中时期的她每个月只有两百块钱的生活费,但她还是能攒下来一大笔。
好不容易考上了重点大学,攒够了上学的学费。
一天一个电话打进来,和她说:“你有一笔两千六百八的学生助学金,如果要领取的话,今天是最后一天了,你需要跟某某财政局工作人员联系,电话号你记一下。”
对方让徐玉玉在20分钟内赶到ATM机旁。
徐玉玉按照对方的提示操作了一通,但没能成功。
对方就趁势问她身上是否有其他的银行卡。
徐玉玉没有任何怀疑,拿出了自己交学费的卡操作,就这样被骗子骗走了父亲含辛茹苦多年才攒下来的1万块钱。
随后意识到被骗的徐玉玉如遭五雷轰顶。
她坐在父亲的三轮车上,气急攻心,不省人事,经紧急抢救,仍不幸离世。
当时很多人指责说,徐玉玉经受不住打击,心理太脆弱。
可是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对他们这种贫困的家庭来说,一万块钱究竟意味着什么。
没有钱,她只能辍学。
寒窗苦读十几载就这么失去进入大学的资格。
没有钱,父亲又要出去低三下四的借,没日没夜的工作一年甚至更久,才能攒起这笔钱。
这场骗局,其实并不高明。
但是对他们这种涉世未深的农民孩子而言,处处都是杀机,刀刀取人性命。
我们痛恨无情的骗子,没有错。
但是这还不够,根本问题还不在于明面上的钱,而是当代社会对穷苦人家容错空间的极致压缩。
操作失误→追讨无门→求助失效→尊严崩塌,环环相扣,就是穷苦人的死亡链条。
徐玉玉为什么会被骗?
因为她一心埋头学习。
没有智能手机,接触不到网络,不知道有那么多隐秘的骗局。
更不知道被骗后应该如何为自己维权,只能任凭愤怒占据了身心。
小郭也是一样。
生活困苦的孩子,可能根本没有机会熟练地使用手机,更不知道如何去维权。
对贫穷的他们来说,生活的困境和认知的困境,几乎是无解的。
我们很多人没有穷过,所以不懂他们的人生,更不懂贫穷是真的能压死人的。
之前曾看过这样一个问题:
有人问,为什么穷人似乎更容易做出极端的选择?
评论区回答:因为贫穷,所以命没有那么值钱。
旁人眼中的一点点小事,就成了他们心中无法解决的大事,就足以剥夺他们生存下去的希望。
我想起那个听说自己要做心脏支架手术,而去寻短路的农民父亲。
几万块钱的开销,让他无力承受。
不愿给家人增添负担的他,最终自我了断。
我还想起那个因为生意失败,而烧炭自杀的穷苦父亲。
临死之前,他将身上全部的890元转给了女儿。
为了不让家人和他一起吃苦,他独自走向深渊。
都说活着才有希望,但是在一些人眼里,钱真的比命重。
他们没有任何抗风险的能力,一步走错脚下就是万丈深渊。
我们或许很难感同身受这种痛苦,也不曾体会过这样的绝望,但生而为人,我们应该对他人的苦难和人生产生共情。
我们的眼睛,除了能看到纸醉金迷的世界,更应该能装下弱者的心酸和为难。
一个孩子的逝去,我们不必如此急着指责他为什么如此脆弱。
而是应该要追问他到底经历了什么?谁造成他这样的?如何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
那些被生活压弯脊梁的人,他们的绝望从来不是“脆弱”二字可以概括的。
当我们站在自己的世界里谈论“选择”时,或许从未真正看清他们的人生。
生活不是电影,生活比电影苦太多了。
转自桌子先生
我只能说双方都有问题
暂且不说他自杀和这910块钱有没有关系。司机多收了钱还不返回,这就是司机的问题了。
况且还是人家给他发信息,他还给人家拉黑了,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他肯定是看到消息了,只是不想回还给拉黑了,这性质就更恶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