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仗剑走天涯 2天前 42次点击
“两山”理念20年:从萌芽到蓬勃发展的绿色传奇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余村考察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犹如一声春雷,在中华大地乃至全球范围内,奏响了绿色发展的激昂序曲。2025年,站在“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的重要节点,回顾其发展历程,我们能清晰看到一幅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念萌芽到实践腾飞的壮丽画卷,以及这一理念对未来发展的深远指引。
理念萌芽:扎根乡土的生态哲思
在提出“两山”理念之前,习近平同志在多地任职时,就对生态环境保护有着深刻思考与实践探索。在河北正定,他积极推动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在福建,他提出“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倡导山区发展要做好山水田文章。这些早期实践,为“两山”理念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5年的余村,正处在发展的十字路口。过去,余村依靠丰富的矿产资源走上致富路,却也付出了生态环境恶化的沉重代价。习近平同志来到这里,敏锐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本身,它有含金量” 。这一理念的提出,为余村乃至全国的发展指明了新方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非对立,而是可以辩证统一的。
发展历程:从地方实践到全国共识
在浙江,“两山”理念率先落地生根,结出累累硕果。浙江积极推进生态省建设,大力整治环境污染,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曾经污染严重的河流湖泊逐渐恢复清澈,高污染、高能耗企业被绿色、低碳产业取代,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等蓬勃发展,实现了从“卖石头”到“卖风景”的华丽转身。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两山”理念从地方实践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从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到黄河流域以生态保护为重要背景依据的高质量发展;从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国土绿化行动,到大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的道路上大步迈进。
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正式确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两山”理念作为其核心理念,地位更加凸显。此后,一系列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和法律相继出台,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守护绿水青山。在“两山”理念引领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蓝天白云、清水绿岸成为常态,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等绿色产业发展迅猛,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全球回响: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
“两山”理念不仅深刻改变中国,也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广泛而深远影响。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丧失、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挑战,“两山”理念为世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思路和中国方案。
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卓越成就,成为全球典范。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者用半个多世纪的坚守,将荒原变林海,为世界生态修复提供宝贵经验;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让乡村焕发新颜,推动农村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也积极担当,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并扎实推进,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作出巨大贡献。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认可“两山”理念,纷纷借鉴中国经验。在非洲,中国的治沙技术帮助当地固定沙地、建设绿洲;在东南亚,中国与周边国家分享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经验。“两山”理念已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彰显着中国在全球生态治理中的大国担当。
未来展望:续写绿色发展新篇
展望未来,“两山”理念将继续引领中国和世界朝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向前行。我国将继续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持续推进产业绿色转型,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在全球层面,中国将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与世界各国分享“两山”理念与实践经验,携手共建清洁美丽的地球家园。“两山”理念提出20年来,深刻改变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它是中国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认识的智慧结晶,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的宝贵财富。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一理念必将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照亮人类前行的道路 。